<p class="s6" style="line-height: 21.600000381469727px; text-align: justify;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8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span style="font-size: 1.5em; font-family: Calibri;">2019年5月9日,</span><span style="white-space: pre-wrap; 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石嘴山市教育体育局主办,石嘴山师资培训中心,北京四中网校承办的“互联网+教育”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高级研修会</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Calibri; font-size: 1.5em;">在中国宁夏,美丽的石嘴山市举行。本次研修活动共吸引了15位精英老师前来献课。</span></h3> <h3>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的王昱兰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乙醇》这样一堂精彩纷呈的翻转课堂公开课,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br></h3> <h3>现场座无虚席</h3> <h3>课前推送预习任务如下</h3> <h3>学习目标一。</h3><h3>通过学情反馈1,形成学习目标一:通过错误再现,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br></h3> <h3>错题再现,准确率较低的第一题和第四题,重点解决,王老师找出错的同学来讲思路,找错因,针对性突破🌟🌟<br></h3> <h3>学习目标二。</h3><h3>通过学情反馈2,形成学习目标二:通过乙醇和钠的反应演示实验,验证乙醇的结构。<br></h3> <h3>成果展示1</h3><h3>展示学生预估的结构,学情具体到个人,柳军霞同学,杨杰同学,请你来自查,哪里有问题?😂😂</h3> <h3>成果展示2,</h3><h3>展示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学生之间点评,并邀请学生做演示实验,验证乙醇真正的结构。</h3> <h3>小试牛刀</h3><h3>学生拍照上传,王老师查看每一位同学的答案,关注到全体,同时把具有代表性的答案推送到全班,学生进行点评,补充,质疑。👏</h3> <h3>再检测一下,平板出题,方便快捷</h3> <h3>准确率95%👍👍👍<br></h3> <h3>学习目标三。</h3><h3>通过学情反馈,形成学习目标三: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br></h3> <h3>1、乙醇和钠的反应<br></h3> 小组合作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h3><br></h3> <h3>2、乙醇的催化氧化</h3> <h3>体外模拟乙醇的催化氧化,这下我们你明白了吗,原来喝酒脸红的人确实不能喝酒✌️✌</h3><h3>做完实验,全场自发的掌声雷动,为这些优秀的孩子点赞👍👍真的太棒了!<br></h3><h3><br></h3><h3>身边的听课老师说,这个真方便,全班同学都看到了实验操作。这个其实很简单,就是咱们爱学派助手的直播功能呀!🌟🌟<br></h3> <h3>实验总结和反思</h3> <h3>3、乙醇的可燃性</h3><h3>追问,还涉及到了乙醇的什么化学性质?答:可燃性!酒精灯里放的就是乙醇。这位小帅哥,你怎么这么棒呢👍👍👍<br></h3> <h3>4、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交警如何查酒驾,这下清楚了🌟🌟</h3><h3>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h3> <h3>四、准备抢答,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h3> <h3>王老师最后高度总结,下课!老师再见✌️✌</h3> <h3>王老师提到,出发前原本根据自己班的情况进行了备课。但通过平台远程推送任务,收获学情后,果断推翻了原来的思路。二次备课,调整如下,对于乙醇的物理性质依据大数据反馈,讲解错误率高的,对于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则重点讲解。经过上课,王老师觉得自己的果断修改是正确的。</h3><h3>二次备课后,王老师对学生学情了如指掌,课上精准教学,师生产生共鸣。这正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魅力所在啊👏👏</h3> <h3>课后收获粉丝,王老师,您的课上的太好了,可以加个微信吗?这节课录了吧,想回去再学习一下。👏👏</h3> <h3>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设立“PAD班”后,老师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提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随之课堂教学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将课前和课上联系了起来,将老师和学生联系了起来,将学生和学生联系了起来。另外,利用平板拍照上传、投屏、主观题互批互评、客观题当堂统计等手段,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一年使用下来,平板班的运行,让教师的教更精准,让学生的学更高效,实验班的成绩也较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br></h3> <h3>教师反馈1:很多化学老师都说,这节课设计的真好,尤其是学情的把握,太实了,针对性太强了,学生肯定收获很大。👏👏</h3><h3><br></h3><h3>教师反馈2: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回民高级中学,化学老师张瑞提到先学后教,变传统教学我们教学生学内容为学生想学,知识系统化,将应用很自然过渡到化学性质中。👏👏<br></h3><h3><br></h3><h3>教师反馈3:现场听课老师强烈建议能把这节课放到‘’一师一优‘’课里。👏👏</h3><h3><br></h3><h3>教师反馈4:平罗中学化学老师说平板的投屏功能使后面看不到实验的学生和老师看到了实验现象,可以让老师更好的掌握学生学情,可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避免了学生不预习,使课堂容量更大,课堂充满乐趣。👏👏</h3><h3><br></h3><h3>教师反馈5:光明中学化学李佳佳老师同时也是这个班的化学老师反馈:我认为本节课最新颖的地方在于由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就是学生学情定学习目标并展现了出来,让学生明白目标。这节课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动手实验能力,解说实验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迁移应用能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