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

蓝天南山

<h3>“为人民立功光荣得很”</h3> <h3>刘伯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h3> <h3>智歼日寇民族功</h3> <h3>太行山,绵延400余千米,地势险竣,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古人云:“得太行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h3> <h3>抗日战争爆发,刘伯承任八路军129师师长,和政治委员邓小平一起,率部奋战在太行山上。面对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他经常用“勇是男儿头上的桂冠”、“无角锦羊受欺压,有蛰的黄蜂不可侮”等话语来激发将士们的对敌斗争信心。实行“敌进我进”的战术,向敌占区、交通线出击;同时把游击战的指挥艺术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游击战的‘游’就是机动,‘击’就是歼灭敌人,‘游’以掩护自己的弱点,寻找敌人的弱点,‘击’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撇开敌人的特长”。将正规军、游击队、民兵组合成游击集团;“猛虎掏心”、“釜底抽薪”、“狼的战术”、“麻雀战术”、“黄蜂战术”、“拖刀计”、“杀回马枪计”、“吸打援敌计”……夜袭阳明堡,炸毁敌机数十架;两次设伏七亘村,数百日军丧了命;长生口、巧设伏兵神头岭,千余日军断了气;响堂铺、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冀南反十一路“扫荡”、百团大战中的正太榆辽等一系列著名的战役战斗,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h3> <h3>经过询问老乡和反复侦察,陈锡联等人查明距阳明堡镇外有个日军机场,场內共有24架飞机,白天分三批轮番出动,晚上停在那里。经过详细研究,陈锡联等人决定趁夜色朦胧,让三营袭击阳明堡机场,一营负责阻击增援之敌,二营负责策应三营,团迫击炮连和机枪连随时准备支援三营。10月19日晚,三营的同志们悄悄涉过滹沱河,来到机场外,然后发起了攻击。经过不到一小时的激烈战斗,日军24架飞机被毁坏,一百多人伤亡。等阳明堡镇上的日本鬼子赶来增援时,三营早已撤出机场。师长刘伯承接到陈锡联夜袭阳明堡机场的捷报后,赞不绝口:“首战告捷,打得好,打得好!”</h3> <h3>兵法有云“兵不重伏”,在同一个地方多次设伏是兵家大忌,可是刘伯承却反其道而行,3天内在同一个地方两次设伏,歼灭日军精锐400多人,战损比例罕见,所运用的战术足以成为经典传世。1937年10月,刘伯承发现七亘村到石门的路正好是10里峡谷,谷深有数十米,谷边的道路宽不到3米,刘伯承下令772团进入埋伏地点,只等日军来送死。10月26日,天刚亮,从测鱼镇走出了一队日军,第3营放过前卫部队。突然一声令下,八路军突然向日军开火,手榴弹似一阵下雨,日军无处逃。接着,八路军冲下去和日军拼刺刀,日军300多人就此报销。此战缴获的弹药物资巨大,骡马就达300多匹。由于急于打通正太路,骄横的日军还要通过此地。刘伯承让772团离开七亘村绕一圈后再悄悄回来。28日清晨,日军果然再次走老路,这一次多配备100多名骑兵,日军再次遭到772团的伏击,可惜这次日军逃得快,只被歼灭100多日军。但缴获的各类弹药物资颇丰,由此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h3> <h3>解放战争建奇功</h3> <h3>日本投降后,刘伯承就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于1945年9一11月率部发起上党战役,歼北犯的国民党军近6万人,并争取其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编第8军军长高树勋率部起义,有力地配合了党中央与国民党的谈判,打破了蒋介石北进的战略企图,为实现党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作出重要贡献。</h3> <h3>1945年9月上旬,高树勋派人秘密来到上党战役前线指挥部面见刘伯承、邓小平,商讨和平事宜。同年10月,孙连仲率高树勋、马法五、鲁崇志等三个军沿平汉路北上。大军走到邯郸、磁县一带,被我军围阻,我军发起了平汉战役。我军区参谋长李达冒险穿过火线亲自到高树勋军营面谈,这使高树勋很感动,终于下定了决心起义。10月30日,高树勋率新8军及河北民军万余人在马头镇正式宣布起义。《停止内战团结建国的起义宣言》,震动敌军,使其丧失顽抗信心。刘伯承重新调整作战步署,于运动战中歼敌2.3万余人,生俘敌40军军长马法武、副军长刘世荣等高级将领,取得了平汉战役的胜利。由此胜利,蒋介石阴谋部署发动内战的大量文件被缴获,延安新华社选其部分重要密令公开发表,使全国人民认清了国民党挑动内战的真相。“高树勋运动”成了一面旗帜,国民党广大官兵在前线大批倒戈起义,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h3> <h3>他采取“攻其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的战法,先后取得陇海、定陶、巨野、鄄城、滑县、巨金鱼、豫皖边、豫北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歼敌数十万,解放大片地区,挫败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有力配合了,其他战场的作战。</h3> <h3>“狭路相逢勇者胜”,为了掩盖真实的用兵企图,刘伯承指挥军队作出许多“示假”举动,把敌人引入迷途。刘伯承首先指挥军队打了鲁西南战役,使敌人误以为我军要夺陇海,于是调兵防守,随后,命令部队在黄河渡口佯攻,造成北进回归根据地之势,蒋介石立即调三十个旅分五路开进郓城、巨野。然后,刘邓大军的行动方向却相反,待蒋军明白我军的意图时,悔之已晚。在前有阻敌、后有追兵的紧急关头,刘伯承和邓小平亲临前卫团指挥,杀开血路,在远离根据地、无后方作战的困难条件下,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捣国民党统治腹心,牵制蒋军南线兵力九十个旅。与陈谢集团,华东野战军形成三路大军互为犄角,迫使国民党军陷于被动防御地位,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毛泽东对此称“历史的转折点”。</h3>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打法是夹其额、楸其尾、断其腰,置之死地而后已”,1948年5月,任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司今员的刘伯承告诉邓小平、陈毅、栗裕、谭震林这次淮海战役的具体方针,果断地指挥部队截断徐蚌铁路,使徐州之敌完全陷入孤立,接着他和邓小平指挥部队在双堆集地区围歼黄维兵团,成为淮海战役承前启后的关键一仗。淮海战役的胜利,大大地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其以少胜多的战例,已载入中国、世界军事史册。</p> <h3>“拊敌侧背,断敌逃路,各个歼敌”,渡江战役、京沪杭会战,进军大西南,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割据长江、西南、伺机反攻的企图。在四川、云南、贵州、西康,采取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的方法,促成大批国民党上层军政人员率部起义和投诚,在近半年的时间內共歼敌约90万人,剿匪作战、准备进军西藏,为巩固西南边疆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h3> <h3>王克勤被俘后,经教育自愿参加我军,不久便当上了班长。他针对班里俘虏兵思想不稳定、解放区入伍的新兵不会打仗的特点,在班里开展“思想互助、技术互助、生活互助”三大互助活动。开展思想互助,组织战士介绍个人家史、个人经历和我军战斗传统,提高战士特别是新战士的阶级觉悟;开展生活互助,根据训练、行军和作战之需,把全班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助组,以老带新,以长补短,训练中互帮互学,生活上互相关照,战斗中互相支持;开展技术互助,练兵学技术、战术,相互高标准严要求,战时灵活利用地形地物,根据敌人攻防方式而改变战术。在敌人飞机大炮的进攻面前,王克勤将全班分成两个战斗小组,手把手教新战士作战,灵活转移射击位置,坚守阵地一天,消灭敌人123名,全班无一伤亡。战后,全班荣立集体一等功,3人被评为战斗英雄,王克勤被提升为排长。王克勤一战成名。由下至上,各级积极推广王克勤的带兵方法。1946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在家靠父母,革命靠互助”,王克勤的这句名言随之传播四方,“互助”的理念在全军确立起来。</h3> <h3>从戎救国誓立功</h3> <h3>1892年12月4日,刘伯承生于四川省开县赵家场。5岁开始读私塾,后与其父偕往考试,因祖父曾业吹鼓手,被密告发检名,登时逐出考场,刘伯承为此事在精神上受到极大刺激。在12岁开始接受新式教育。他崇尚“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精神,上学时,最先到校,最后离校。他不仅把课文背熟,而且连注释也背下来。15岁时因父病故、家庭困难,被迫辍学务农。</h3><h3>父丧负债其重,家境更苦,甚至亲伯父也当街逼债,人情冷淡,感困交集,饱受生活艰辛。目睹遭屠杀的,多是贫苦朴实的农民,便深感自己的境遇与当时农民的命运有不可分离的关系,立志“拯民于水火”。1911年,他怀着富国强兵的信念,毅然选择了从军之路。1912年2月考入重庆蜀军政府开办的将校学堂,近代军事课程、《孙子》、《吴子》等经典名著都得心应手,举止操行也甚称全校典范。</h3> <h3>1912年底毕业后被分派到川军第5师熊克武部,1915年护国战争爆发,由司务长改任排长,由于作战勇敢,他被火线提升为连长。</h3> <h3>1913年参加四川讨袁之役,失败后于1914年在上海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15年奉命返回四川,拉起400人的队伍,组成川东护国军第4支队。1923年8月在作战中右腿负重伤,在成都治疗期间,结识川籍共产主义者杨間公、吴玉章,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h3> <h3>在一次护国战斗中,刘伯承率领川东护国军第一支队的部队向反动军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刘伯承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却不幸被一颗敌弹射中,子弹从颅顶射入,从右眼眶飞出,血流如注,他当即昏厥倒地。后来,刘伯承被群众所救,高明的德籍医生听从了刘伯承的请求,不用麻醉药,阿大夫聚精会神地用锋利的手术刀将腐肉割去,然后将破碎的眼球挖掉,安上假眼球,在长达三小时的治疗过程,刘伯承没呻吟一声。阿大夫惊奇对刘伯承赞叹道:“军神!军神!您是我亲眼见到的军神!”</h3> <h3>土地革命屡建功</h3> <h3>1927年4月,刘伯承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暂编第15军军长,8月1日与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同年底奉派赴苏联学习军事,他“视文法如钱串,视生字如铜钱,汲汲日夜积累之;视疑难如敌阵,惶惶然曰夜攻占之,不数月已能阅读俄文书籍矣。”他系统研究了罗马战史、拿破仑战史、日俄战争史,系统研究了苏军的条例、条令、作战理论,开阔了军事视野,增长了正规化军队和打王现代战争的知识。</h3> <h3>刘伯承1930年学成回国,先后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谋长、长江局军委书记兼参谋长、中央军委委员,协助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处理军委日常工作。举办短期军事训练班,讲授暴动方略、游击战、运动战等课程。撰写《现在游击队要解答的问题》、《到敌人后方开展游击战争的几个教训》等,并翻译多篇苏军教材和理论文章,促进了红军干部军事素质的提高,为瑞金取得前四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作出了应有贡献。1934年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面对“左”倾路线和李德的瞎指挥,他告诫李德:“如果我们不停止这种拼消耗的战术,采取机动灵活的方针,根据地将会丧失,红军将会拼光,我们将变成千古罪人。”李德因此将刘伯承降为第5军团参谋长。</h3> <h3>在后有数十万追兵,前有金沙江天险的情况下,许多人怕部队过不了江,毛泽东却风趣地说:“朱德同志说,四川称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江水怎么会挡得住龙呢?他会把我们带过去的!”刘伯承果然不负重望,使大军安然渡江。他还组织先遣部队智取遵义,让疲惫的红军得到休整。在遵义会议上,他坚决拥护毛泽东的主张。5月,同政治委员聂荣臻率部进入大凉山,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使全军顺利通过彝族聚居地。继而指挥所部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打开红军北上的通路。</h3> <h3>遵义城的底细摸清楚了,红军手里又掌握着一批俘虏,政委王集成与团长朱水秋将商量好的计策报告了刘伯承,刘伯承听了非常赞同:“很好,这就动了脑子。不过装敌人一定要装得像,可不能让遵义的敌人看出来。”“是!”王集成敬礼后,安排一营和军团侦察连化装国民党溃军,在国民党军俘虏连长的引领下,冒雨来到遵义城下,那个国民党军俘虏连长按照红军事先讲好的内容,骗守军打开了城门。红军冲进城里,隔断电线,收拾了城楼上的敌人。二三十个司号员一起吹响了冲锋号,红军大部队乘机迅速突进城区,守敌顿时惊恐万状,乱作一团,狼狈弃城而逃。早晨,红军顺利地占领了遵义城。</h3> <h3>开国元勋立新功</h3> <h3>“三更灯火五更鸡”,“宵衣旰食,手不释卷”。1950年,刘伯承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亲自培训师资、撰写审定和翻译教材,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防化兵、情报等系,繁衍发展了我军诸军兵种齐全的指挥院校体系,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中高级军官。毛泽东对此非常满意,评价道:“军事院校的创办及其一年多以来的教育,对于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是有重要贡献的。”</h3> <h3>刘伯承1955年9月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h3> <h3>在炮火中细扣兵书,置生死于一旁,而入心思于兵法之中,不绝于耳的枪炮之声时常成为他研读兵书的伴奏曲。一百天完成校正《合同战术》下半部译稿,计十万字,一百天歼灭国民党军十一个旅,五战五捷,平均二十天作战一次。</h3> <h3>“五行术”:在“五行术”中我军看成战争主体,把任务当作中心,把敌情看成前提,把时间和地形看作物质条件。刘伯承常说:“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h3> <h3>1962年10月,刘帅对印军的弱点进行了详细分析,要害就是西山口至邦迪拉公路一线,印军成一字长蛇配置,看是首尾呼应,其实任人横斩。刘帅戏称为“铜头、锡尾、背紧、腹松”。他要求部队避开敌人右翼的坚硬脊梁骨,而从左翼软肚子插进去,直插申隔宗,把长蛇的肚子挑破,再分割歼灭敌人。山地战要熟悉地形和方向,确保进攻方向的正确。如果是沿河流攻击,要夹岸前进。真到了非硬顶不可的时候,就要坚決勇敢地打过去。开战后,我军气势如虹,打得勇猛顽强,印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标准部队败得一塌糊涂。毙伤俘印军两名准将以下8000余人,取得了中印自卫反击战的全面胜利,打出了国威军威。</h3> <h3>名帅风范千秋功</h3> <h3>面对荣誉和功劳,刘伯承谦逊地说:“我自己的一生,如果有一点点成就,那是党和毛主席所给的。离开党,像我们这些人,都不会搞出什么名堂来。因此,我愿意在党的领导下,做毛主席的小学生,为中国人民尽力。如果我一旦死了,就在我的墓碑上题上‘中国布尔什维克刘伯承之墓’十二个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荣。”</h3> <h3>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元帅病逝于北京。党、国家和军队领导,党政军各机关团体代表和各界人民群众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追悼大会。邓小平主持大会,胡耀帮致悼词,沉重悼念和深切怀念这位戎马生涯75年的伟大战士和伟大元帅。遵照他生前的夙愿,他的骨灰播撒在太行山区、淮海大地、南京和他的桑梓故乡开县。开县人民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和骨灰安葬仪式。</h3> <h3>智歼日寇民族功,129师以太行山为根据地,发动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采取各种方式歼灭日军,分化瓦解伪军,立下赫战功。部队越打越壮大,由开初的13000多人,发展到近30万人。解放战争建奇功,第二野战军进军豫西、纵横驰骋于长江、淮河、黃河、汉水之间;进军西南、西藏,歼灭国民党军200余万人,其中投诚、俘虏160余万人。从戎救国誓立功,常人难以忍,挫折和痛苦。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终走共产主义道路。普通一兵、司务长、排长、连长……共产党员身份的国民革命军长,冲锋在前,重伤不怕死,轻伤不下火线,打硬仗、打恶仗、巧打仗,化敌为己人。土地革命屡建功,南昌举义旗,苏联学军事。回国主训练,讲课育骨干。四道封锁线,浴血护中央。突破乌江水,智取遵义城。抢占皎平渡,巧过金沙江。四渡赤水河、彝族歃血盟。飞夺卢定桥,强渡大渡河。开国元勋建奇功,军事院校亲主持,高级干部学理论。遍布全军多骨于,强国强军世界立。名帅风范千秋功,刘伯承同志身经百战,屡建奇功。他勤学苦读,理论联系实际。他顾全大局,胸怀坦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他功高不居功,位尊不恋位,权重不擅权,一心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而鞠躬尽瘁。他德高望重,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学习的楷模。</h3> <h3>“为人民立功光荣得很!”刘伯承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而且做得很好!很好!!</h3> <h3>后记:2019年5月2日,小学三年级学生小涵参观了《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她参观时不但怀着崇敬的心情看,还细心地用笔记录,回家的路上还给我们滔滔不绝地讲,回家后,还用心写了作文。这些,让多次参观《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的我,受到感动。于是,我根据《刘伯承同志纪念馆》中展示的相关资料,再收集网络的有关内容、图片,编辑了《立功》这一美篇。其目的是:1.鼓励小涵好好学习,健康成长,长大为人民立功。2.读者阅后,加深对刘伯承元帅的印象,为国、为民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也算是有功吧!3,感谢相关人员所编排的文字资料、图片,您们再现了历史,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功不可没!</h3> <h3>谢谢您的阅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