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9月9日我们一行四人游览了涿鹿县黄洋山国家森林公园——清凉寺景点。</h3><h3>黄羊山又名黄阳山,属燕山余脉,因古时有黄羊繁衍出没、黄伯阳在此隐居而得名。黄羊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张家口市涿鹿县,距涿鹿县城不到五公里。是河北省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占地三万多亩,千年古刹清凉寺就坐落于此。</h3>公园坐西朝东,大门依山而建,高大雄伟,气势恢弘,颇具汉唐风韵。进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条宽阔平整的水泥路,曲曲弯弯地通向远处的顶峰,路两侧低处是各式花草,再往上是丛丛灌木以及攀爬缠绕的藤蔓,更往上往远是层层叠叠的森林,森林的最上端不时裸露着荦荦确确、嶙峋怪异、千姿百态的岩石。步行大约两公里后两侧的天空豁然开朗,四周群峰环绕出一块盆地,宛若高原上平阔静谧的一泓湖水,形成一片自然景观中难得一见的天然广场。此时有明确的指示牌:右拐通往香峰寺,去香峰寺需四个多小时。左拐通往清凉寺,去清凉寺只需一个半小时。我们决定到清凉寺去。广场到清凉寺盘桓的山间小径随着高度的抬升,植被渐渐由灌木林、阔叶林变为针叶林,榆树、柳树、橡树以及油松依次粉墨登场,偶尔还可见只有高山草甸才能生长的地榆。这一段行程很是令人享受:苍台映节,曲径通幽,风声飒飒,群鸟欢鸣,少了烈日的曝晒,多了花草的馨香,舒适惬意,让人不自觉地扮演起了古时之骚人墨客,与林间秋虫百鸟应和,吟诵起断断续续的诗句来。 <h3>大约一公里后,满目苍翠的视线里跳动出一斑鲜艳的红,千呼万唤始出来,拨开眼前最后一丛树叶,闻名遐迩的清凉寺驀地矗立面前:山门红墙黄瓦,单檐硬山顶,门楣上“京西第一寺”的匾额蓝底金字,为启功所提。</h3> <h3>清凉寺始建于西汉,扩建于唐朝,明末清初达到鼎盛,康熙、乾隆、咸丰等历代皇帝都曾来此寺敬香拜佛。清凉寺至少有三处值得称道的地方:一是历史悠久,论规模说不上很大,但据记载建于西汉,历史可堪比“中国第一古刹”的白马寺,(该寺建于东汉明帝永平11年),只不过白马寺为最早的官办寺院;二是佛学底蕴深厚,该寺藏经数量与山西五台山齐名,是全国藏经最多的寺庙之一。其中《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印度传入我国的原版经书,文革时期,为保护这部佛经,当时的住持登果法师,将经书揉捻成绳使之得以避险;三是美丽的传说,清凉寺最具传奇色彩的就是愣和尚的故事了。愣和尚即能禅大师,原籍四川黄县,平素呆傻痴愣,传说他烧大腿、煮石头,修成正果。据庙里记载:明正德元年四月十八日,双手合十,自西方微笑而去,并留下肉身佛像于庙内,成为清凉寺稀世之宝。</h3> <h3>与大多数庙宇一样,清凉寺也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不同的是这里的山门因山势面东而开,大雄宝殿等主体建筑则坐北朝南,大雄宝殿前有四株古松,其中被誉为“龙凤松”的树龄已逾千年。大殿后面山上是三世佛殿,其下两侧为钟鼓楼,这也是与一般寺庙钟鼓楼置于天王殿两侧不同的地方。在三世佛殿的东南侧有一棵矮矮的千年古松,枝干纷繁下垂,视如华盖,传说康熙帝曾在树下小憩,被称为“卧龙松”。</h3> <h3>龙凤松</h3> <h3>钟鼓楼</h3> <h3></h3><h3></h3><h3>清凉寺西侧山上有一处独立的庙宇名为观音殿。</h3> <h3>卧龙松</h3> <h3>这里山好,寺庙、树木花草都好,虽没有溪水伴山间小路逶迤蜿蜒,但自在的草木依旧葱茏青翠,葳蕤蓬勃;虽冷落得只有四人在偌大的景区游览,但无人打扰对这里的山川草木岂不是件好事?</h3> <h3>虽然我们这儿距涿鹿县仅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过去也曾听说过黄洋山国家森林公园,但从未到此游览。今天身临其境才感到这是一次愉快的旅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