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的八十年代小学生涯 </h3><h3> 作者/陈福存</h3><h3> 前几年老有幼教和卖儿童营养品的人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又有专家们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跑没有必要抢跑。弄得我这样的七零后无所适从,到底孩子该怎样教育?要知道,我们七零后是没有享受过幼儿园和辅导班的教育的。对于现在的学生培养,我感觉家长们操心过度,孩子们如同温室大棚的作物,缺乏风雨历练。而在我们小时候长辈们也羡慕我们生活舒适未经历饥饿苦难。</h3><h3> 虽然我这人木讷笨拙,但是幼年智力开启较早,记性强,学步和学话的事情都有片段记忆。甚至感觉幼儿时期就有关心宇宙天文哲学的思维,经常思考自己身体为什么长成这个样子?为什么人分男女?到了五六岁,就在村里大街小巷光屁股乱跑乱钻,偷拔萝卜趟泥浆,爬树掏鸟追螳螂,作的无法无天。于是在我村的老师毛金来我们前街动员孩子们上学时,父母便痛快的答应了。</h3><h3> 其实之前就对上学羡慕了,看到姐姐和周围大孩子们总爱搬个大椅子到院子里当桌面,再坐在马扎或小板凳上,一丝不苟的在洁白的田字格演草本上用铅笔做作业,不时用橡皮摩擦和吹气,打开的课本有两三页彩图 ,其中有毛主席的汉白玉坐像。</h3><h3> 从当时普遍的小土坯房的家进到宽敞的石墙大瓦房,我们感觉眼前一亮,充满自豪感。教室窗户没有玻璃,冬天会糊上油布,课桌椅子是绿色环保无甲醛污染的纯天然材料土坯做成的,有的凳子垮塌了,分到该座位的倒霉学生就自己到外面野地遛达一圈,捡些石板过来垫屁股下。学校的大教室有三排,之前还有八年级教室的牌子。记得本家大哥联合光荣毕业,学校还敲锣打鼓把他们送回家,所以当时去上学以他为榜样,以为象他那样被送回家就是最光荣的好学生。却不知他仅仅是高小毕业没有再考学,之后成了农村最早的打工仔。</h3><h3> </h3><h3></h3> <h3> 在教室忽然发现了熟悉的身影,竟然是大我六七岁的本家春哥,他上学多年了竟还在一年级蹲级等着我!而象他一样智力不高考试经常得零蛋的学生竟然不稀罕,学生普遍留恋小学时光多留级两三年。</h3><h3> 开学了课本却没来,学生只是跟着学唱歌,后来课本陆续来了,我却有点失望,因为没有了毛主席像的彩页。之后就是“啊我饿姨无语,机器洗,剥婆馍……”的拼音学习和简单的数学启蒙。再后来老师兴致勃勃的教“王老妈妈白腚膀,一腚拍到石头上。”的“碧”等生字。回家后点着煤油灯也得把抄写几十遍的生字作业做完。再往后的短课文读两遍我就可以背下来了。</h3><h3> 那时候手表很珍贵,挂钟几乎没见过,所以大家上学作息不是看钟表,而是凭睡眠和肚皮的感觉。即使半夜醒来,天还漆黑,也会爬起来去上学,沿着幽深狭窄的胡同,看着月亮或星星在屋脊之间时隐时现,周围只有自己怯怯的脚步声,连狗叫声都没有,偶尔有雄鸡打鸣的喔喔声音此起彼伏。走进教室,往往有数个趴在座位上补觉的同学,因为没有电灯也就只得趴在课桌上再睡觉。待到人多吵闹了也有光亮时,大家就人声鼎沸的朗诵起课文来。早晨晨读后再上一节课,八九点是农村的早餐时间,大家欢快的回家吃过饭,再回校上上午的四节课,下午一二时许,再回家吃午饭,回校再上下午的两节课。冬天由于太冷,孩子们长坐听课会生冷,害怕把脚趾头冻僵,就经常跺脚,老师的讲课声就经常被淹没在踢踏舞步里了。</h3><h3> 夏天的中午,由于昼长夜短,孩子们经常在课堂上睡倒一大片,老师的粉笔头对准酣睡的小脑瓜扔弹的弹无虚发也难以阻挡瞌睡虫,所以农村学校普遍在上午十一时许,让学生在校午睡一个多小时。几十个孩子或趴或仰在自带的麻袋或席子课桌上,睡的横七竖八。醒来时,往往有男生的裤衩因被人拉下露出隐私部位,而遭到大家的哄笑。还有调皮捣蛋鬼想出很多恶作剧整人,我堂哥连军曾因为对某双胞胎姐妹头发洒沙子,被教办干部夫人找来沙子洒脸回赠。</h3><h3> </h3><h3></h3> <h3> 学校老师有十多个,大多是民办教师,大都是附近几个村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他们在农忙时节会喊学生到他们家地里拔花生、掰棒子、刨地瓜。一年级的刘老师家远,就把家里的花生带到课堂,让孩子们为她剥花生。还有个邻村教师爱讲故事,过一段时间他整堂课就是各类有趣的故事,一点课文内容也不讲。由于大人的教导,要尊重老师,听老师的话,不然老师会打人,而挨老师打的学生回家后,如果说了还会再挨爸妈的打,所以孩子们从来不敢质疑老师。</h3><h3> 到了二年级,我们学校终于有了木头课桌,但却没有抽洞,放书不如原来方便。二年级的学生心眼就多了,老师们明显管不住了,教导主任袁豆豆多次发火也未能让吵闹的自习课纪律好转。但是有次放学他把我留下训话,拿出我的作业本我才知道是因为我额外画了一男一女两小人,还连线标出是两口子,这点歪心思引发教导主任的警惕,警告我以后不能乱想学习外的事情。 </h3><h3> 学生们之间相处久了也有了矛盾嫌隙,我因为怀疑同桌偷拿了铅笔刀,倒写他的名字试探竟然被这本族孙子打了。还有一次我抓住两个课桌头玩后空翻,被外号胡萝卜的家伙一推,我栽头在地导致头皮出血。</h3><h3> 三年级,我转学到乡中心小学读书,感觉正规老师多了,竟有老师说着我们听着娇气的普通话,在课堂上展示他亲手用泥团做的梯形,多边形泥块。可是一名刻薄的女老师却歧视我们,在她的课上经常骂我们外村学生是外来户,而我还被纯农村学生误解为吃公家粮的孩子,曾遭到过孤立,游戏时还曾半真半假的打过架。其实只是因为父亲在乡企业工作,我借住单位宿舍。我这个半公家粮孩子因此又有点嫉妒纯公家粮孩子,因为只有他们的父母会在雨天带伞接送他们,其他人都是三五结伴步行数里路来回。逢集市时我喜欢独自到说书场和狗皮膏药滩逛逛。</h3><h3> 有点失望的是这个学校农忙后也要求交数斤粮食或钱,虽然校长多次开会强调,不是家长们想象的老师们又想要点粮食和钱换酒喝了,周总理在法国时就勤工俭学,这是上级的要求云云,但是我至今不明白学生交学校小麦和钱与勤工俭学有多少关系?学校的无尘粉笔小厂也从不提供小学生的勤工岗位。</h3><h3> 这里的学生并不比我村的素质高,课桌上刻有很多“早”字却未见早来;有的男同学浑身脏兮兮,脖子耳朵满是灰垢,浑身臭味扑鼻;而表面干净的女生也未必利索。某王同学在请教老师问题时,头上的虱子竟赫然掉落到课本上,被老师打趣:“你家养的老母猪挺肥呀!”</h3><h3> </h3><h3></h3> <h3> 中心小学也有不靠谱的老师,曾经给捣蛋学生的脑袋套上水桶,让他在教室走一圈,同学们挨个敲水桶底,震得捣蛋学生耳朵轰鸣如闻天钟,从此老实多了。还有位年纪大的奶奶老师讲课时竟然数次瞌睡着睡着了。</h3><h3> 让我们那几届学生心有余悸的是一名体力过剩的新民办教师,他经常喊女生到他宿舍私下辅导功课,引发很多早熟男生的私下议论和非议。我当时以为是蜚短流长,但是在两年后却不得不改变看法。我初中一年级时,竟然在电影院召开的全乡罪犯宣判大会上看见了五花大绑的他,听宣判宣读得知:他以组织班级爬山为由,将某女生单独骗上山去,实施了强奸犯罪,被判处了有期徒刑。</h3><h3> 但正式教师明显多了,有的非常敬业,三年级班主任竟然是我村本族大哥,他对付捣蛋学生经常高高举起教杆,声色俱厉的大声怒斥,似乎要暴揍一顿,但是最终却只是轻轻的敲身体几下;四年级班主任朱老师非常敬业,从不打骂学生,经常宣讲很多新教育学习理念,对我特别重视,发现我画画好鼓励我出黑板报;有位教地理的老师把考试内容都编成了顺口溜;五年级班主任任老师是从中学转过来的,属于资深老教师,正好也教他亲生儿子;当时有位时老师教数学课很好,爱课堂发挥些外星球知识,登月故事和宇宙奥秘,听得我们对未来浮想联翩,心驰神往。而当时他预测未来人类能到达火星,现在看来真的快实现了。还有陈大哥预测会有人形语音报时钟表,没过多少年就果真有了类似电子钟。</h3><h3> 任老师虽然表情严肃刻板,但是非常健谈,尤其喜欢讲一些往年的奇闻轶事,比如五八年大跃进,我们乡举行小麦产量誓言大会,各村大队誓言亩产由千斤到数万斤,再到百万千万斤,弄得开始发誓的村支书赶紧再上台改口吹更大牛皮,搞得不可收场。还有因为美国总统嘲笑我国不懂经济钢铁少而大炼钢铁提升指标,每家的锅碗瓢盆零碎铁器都被强行收公扔进炼铁土高炉,有位大叔在高炉上熬夜加班栽下地摔歪了脖子……任老师说事从来有凭有据,这从他一眼认出高同学系几十年前我乡名医之孙可见一斑。</h3><h3> 但是阅人无数的任老师也有无奈之时,我们五年级寒假为了升学率而加课,刚上了几天,敲上下课钟的钟锤不见了,师生们正心急如焚寻找时,邻近小院里教办的某干部夫人主动来宣布为此事负责,说是她故意藏起来了,直白的表明就是因为嫌上下课的铃声太烦人,寒假也不让她清净而藏的,要求停止加课。听完后,有学生们知道该夫人精神曾不正常,故意带动大家齐声欢呼喝彩,为停止加课助威。任老师当时气得一声不吭,但是在干部夫人走后仍然发泄了愤怒骂了娘。我们小学的最后一个寒假就没被学习加课而耽误,我至今不知道该精神病妇女做的是对还是不对?其实那时候升学压力也非常大,农村学生似乎只有考学和当兵两条出路,不然回家修理地球只能解决温饱。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也是非常关心,但仅限于语言训斥和教导,以身说法,对比身边人,还没有出现家教和辅导班的苗头。那些年我村大人口中废寝忘食学习的典范,神话一样的大人物,后来竟然只是我后来单位的中层干部。</h3><h3><br></h3><h3></h3> <h3> 当时校园里没有美观的花木,但都种植合欢树,冬青都被当成名贵花木少量种植,后来学校买来一棵塔松栽种在大花坛里,成了当年学校最欢欣鼓舞的大事。有水泥板的乒乓球台,操场是泥土地,跑起来无法绝尘而去,下雨就得停好几节体育课。小学里有一架小钢琴 ,印有毛主席语录:“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但是我却没有碰到一个甘愿在农村发展的好青年。我的印象里只有邻班班主任客串过几堂音乐课 ,他英俊潇洒,会弹钢琴,教会了我们唱《生活需要七彩阳光》,后来这老师成了城里最好小学的校长。</h3><h3> 那时候没有学校门卫和保安,寒假暑假会安排学生轮流来教室看守财物防止被盗,其实课桌凳子都摞起来堆积在一起了,没有值得担心的,借此机会学生们可以在教室里尽情玩耍。平时不知道,有次教室看守我竟然亲历了一出男女同学们表演的黄梅戏剧审案,我出演不说话的衙役,没想到我班竟还有会戏剧表演的文艺范。</h3><h3> 我们回忆过去总是充满甜美的感觉,不是曾经的年代多么的美好,而是曾经的年代里我们正值青春芳华,花一样的生命在贫瘠的土壤里依然会吐露芬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