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眷恋

王景臻

<h3>正是稻田注水的时节,马上就要插秧了。我们回到了曾经工作生活廿五年的第二故乡-----东风厂。</h3> <h3>在这里工作时的办公大楼,现在已是人去楼空。</h3> <h3>大楼后边的响水河依旧不停的哗哗流淌,只有她还铭记着当年隆华人在这里曾经奋斗的足迹与辉煌。</h3> <h3>今年干旱,响水河水量特别少,河床裸露,似溪水般的涓涓细流仍然昼夜不停的流向远方。</h3> <h3>连绵起伏的七峰山。</h3> <h3>原技工学校办公室,现在是一家小卖店兼旅店,有四个房间能同时按排十几个人的住宿,有免费WiFi,现在移动信号从五家户到厂部办公楼基本实现全覆盖。</h3> <h3>这是原东风粮店老黄的老伴,陪大儿子黄显忠在山里养牛种地。</h3> <h3>房前屋后都是耕地。</h3> <h3>中学后边的耕地。</h3> <h3>后山上的刺五加叶还是蛮多的。</h3> <h3>看看新采的刺五加叶,新鲜吗?</h3> <h3>釆累了就歇一会儿。</h3> <h3>这颗刺五加可够大的。</h3> <h3>标本级的刺五加。</h3> <h3>这棵刺老芽老了,长梃了。</h3> <h3>这棵刺老芽正是最佳采摘期。</h3> <h3>采摘刺五加叶。</h3> <h3>采摘刺五加叶得在沟塘里边找。</h3> <h3>原工厂招待所锁头把门空无一人。</h3> <h3>通往厂区的砂石路。</h3> <h3>原工厂基建办办公室。</h3> <h3>工𠂆搬迁出山已有廿五年,原技工学校办公室门前的松树都长这么高了。</h3> <h3>原技工学校办公室,现在是小卖店和旅店。</h3> <h3>中小学门前的大操场,是工厂职工和学校学生每年开运动会的地方,现在全变成了耕地。</h3> <h3>厂子弟中学。</h3> <h3>小学原来的教室已经扒了。</h3> <h3>从三干米至厂办公大楼这个区域,工厂九四年开始搬迁时划规山河屯林业局管辖,并在此地成立一个养殖场,记得当时的场长叫罗友春。现在养殖场不存在了,巳合并到旭日林场。目前这段区域共三十几户人家五十几口人,其中还包括哈尔滨在此买房的几户人家,真正属于林业局养殖场的只有廿十几户。他们现在有的承包响水河养林蛙,有的养木耳,并在每年的五月至九月采摘山货维持日常生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