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栖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水平,栖霞市综合实践学校经过前期酝酿,精心准备于2019年5月7日开课试运行。栖霞市西城希望小学三、四年级134名同学作为第一批学生参与了为期两天的实践体验,并取得圆满成功!<b></b></h3> <h3> 栖霞市综合实践学校是一所集生命安全、科学实践、文化创意、劳动技术、餐饮文化等五大教育系列为依托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相继开发开设了应急救护、创意搭建、陶艺、丝网花、衍纸、烘焙、面食等多门课程,并建有“防震减灾体验馆、交通安全体验馆、饮食营养安全体验馆、5D立体影院”等主题教育馆。为了保证开课工作的顺利进行,局领导开会研究成立了以徐海勇局长为组长的“开课领导小组”,全市12名综合实践骨干教师在综合实践室的领导下提前半年制定开课计划,备课、磨课,每人掌握多种课型,熟练掌控两种课程,同时联合西城希望小学从活动设计、素材筹备、安全预案等方面进行了统一布置和审查,西城派出所、卫生院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确保活动安全高效。</h3> <h3> 在充满希望的《世界可以是这样》的歌曲中,开课仪式正式开始。全市12名综合实践骨干教师在栖霞市综合实践研究室主任张书喜、小学室副主任张晓琳的带领下迎接首批同学的到来,会上张书喜主任勉励大家珍惜这次实践机会,磨练自己意志。全体同学呼号宣誓: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爱惜公物、自治自律、保证安全,争做一名合格的实践队员。随后,同学们按照事先定好的课程表陆续走进了自己的活动室。</h3> <h3> 美味齐分享,巧手包馄饨。馄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是大年三十的美味佳肴。活动课上,老师们介绍了馄饨的演变历史、制作过程。既传承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又教给学生包馄饨的各种技巧。同学们戴着帽子,系着围裙,挽着袖子,吃着自己包得馄饨,香在嘴里,美在心里,笑在脸上。</h3> <h3> 泥沙入手经抟埴,光色便与寻常殊。陶艺课上,同学们穿着特制的围裙套袖,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亲手创做自己喜爱的笔筒,塑造出自己内心的情怀,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可谓“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h3> <h3> 造型高雅,颜色靓丽。丝网花课上,老师的演示刚一结束,同学们就迫不及待的用一块块普通丝网布,一根根细铁丝,精心编制着一支属于自己美好心灵的花朵。 </h3> <h3> 创意搭建,思维无限。“科乐思”课上,老师向同学们详细演示了每个部件的拼搭技巧,展示了许多已经拼搭好的剪刀、飞机、摩托车等实物,大家兴趣盎然,快乐探究的氛围立刻展现出来。</h3> <h3> 香气弥漫,沁人心脾。烘焙课上,带着厨师帽,穿着厨师服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和面、打蛋、加糖,耐心、细心的制作过程充分锻炼了同学们的顽强毅力。</h3> <h3> 美轮美奂,流光溢彩。衍纸课上,同学们用灵巧的双手演绎着古老的西方艺术,一张纸条,一根魔力卷棒,在老师的引导下,将颜色各异的纸条用多种方法卷出各种各样的形状,组成形态各异的美丽图案:可爱的小猪、芳香的花朵……</h3> <h3> 主题教育馆里,同学们进行了交通安全体验、地震安全体验、消防安全体验,了解了饮食健康文化,观看了5D电影。馆里的每一种体验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在体验中,同学们对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有了更实际的理解与收获。</h3> <h3> 开课期间,衣晓东副局长、隋民炤主任、基教科长王永林、综合实践基地办公室主任刘玉成代表局领导到学校聆听了老师们的授课情况并给予充分的肯定。</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栖霞市综合实践学校作为全市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搭建了一个良性互动平台,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向校外延伸,社会实践向校内拓展。本次开课试运行,拉开了栖霞市综合实践活动高效运转的帷幕,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方向起到引领的作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