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母亲的母亲节——永远的怀念

好梦成真

<h3>  都说母爱如海,父爱如山,我们就在这如山如海的爱中幸福的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在我的记忆中,爸爸妈妈对我们虽然爱,但很放手。记得我下乡时,妈妈掉眼泪不舍得让我离开她,爸爸劝她说:“孩子们大了,让他们去外面闯一闯有好处。我们不能像老母鸡一样,把孩子放在自己身边。”<h3></h3><h3> 妈妈曾经对我们说过,她出生时因为是女孩就被送人了,从来没有享受过母爱,经常偷偷地掉眼泪。她曾经多次对我们说过,如果有一天做了母亲,要把母爱都留给孩子。妈妈做到了!妈妈的爱滋润着我们,我们在浓浓的母爱父爱中快乐成长!当我们羽翼丰满了,要出去闯世界了,要脱离爸妈的庇护了,妈妈那既留恋又不舍又无奈的神情常常在我眼前浮动。我们兄妹每次回京探亲,总是高高兴兴到家,难分难舍离京,之后妈妈就会病上一场。有一次妹妹无奈的对我说:“要不,你少回来几次吧,每次你走了,妈妈都会病上一场。”可是如果我不回家,妈妈更是思念。妈妈说:有时觉得我在外面喊:“妈妈!”然后匆匆出门,并没有人;有时走在路上,恍惚中会觉得前面走的那个人是我,她会紧走几步赶上前去看看,原来又搞错了。那一年我的婆婆到北京住在我家,回呼后就对我说:“你请假回京吧,你妈妈想你呢!想的直掉眼泪。”我在外地工作生活了24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妈妈天天盼着我能回京团聚。</h3><h3></h3><h3> 终于有了政策,我带着先生和儿子回到了北京,和爸爸妈妈住在了一起。房子虽小,却装着浓浓的化不开的亲情。下班回家,冬天会有一杯沏好的茶水,喝下去暖暖的;暑天会有一碗绿豆汤,喝下去爽爽的。有时我也会觉得妈妈的爱太沉重了,爱得我都喘不上气来;可是当妈妈离开我们去到另一个世界,把母爱也带走了,这时感受到妈妈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的重要!听不到妈妈的嘘寒问暖,我的心里始终是空落落的。虽然有爱我的先生和儿子,还有那可爱的小孙子,但是谁也替代不了我亲爱的妈妈。在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是我亲爱的妈妈!</h3><h3> 记得那一年的夏天,骄阳似火,我骑着车子从市局学习回家,路上就找着阴凉地骑车,仍然热的汗流浃背。我想像着一进家门能喝上一口冰镇的绿豆汤,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就这样想着想着到了家。放下车子,我喊了一声:“妈妈,爸爸我回来了!”妈妈迎了出来,满脸慈祥的笑容,对我说:“赶紧擦把脸,冰箱里有给你煮的绿豆汤。”真有绿豆汤!我高兴的搂住妈妈说:“你怎么知道我想喝绿豆汤啊?”“快喝去吧!”妈妈笑着推开我。喝着凉凉的绿豆汤,心里爽爽的,深切的感受着母亲的爱,那叫个舒服!</h3><h3> </h3></h3> <h3> 今天是母亲节,对爸爸妈妈的思念潮水般涌进我的心房。<h3>  妈妈曾无数次地对我们说:“女人经济上一定要独立,爹有妈有不如自己有,丈夫有还得伸只手。”“经济是基础,女人在家没有经济基础就没有地位。”这些话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心里,影响了我们一辈子,鼓励着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再努力,每个人都做出了成绩,如今退休了,拿着退休金,享受着医保,过着幸福的生活。</h3></h3> <h3> 想起那一年妈妈的生日,我们的孩子还小,自己的工作也很忙,事先就没告诉妈妈她的生日如何过。到了生日那天,我招呼上在京的妹妹们一起去给她过生日,事先做好了分工,有买蛋糕的,有买食品的,有买礼物的,按照约定的时间我们一起到了妈妈那里,妈妈那惊喜的眼神我永远忘不了!席间我给妈妈唱了那首“党啊,亲爱的妈妈”第一段,唱到“你用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大”的时候,妈妈止不住的流下了热泪!那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时我就下定决心,无论多忙多累,他们的生日都要给他们过!<h3>  2005年,当妈妈躺在抢救室的病床上,我拉着妈妈的手,妈妈爱抚的眼神从我脸上掠过,轻声说到“真想听你再给我唱那首生日歌”,我哽咽着轻声唱着,妈妈在歌声中慢慢的合上了眼睛睡着了。</h3></h3> <h3> 我们兄妹六个,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哥哥身体好以外,我们姐妹五个一人一场大病。爸爸妈妈工作的机关都没有给家属报销药费这一项,不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出麻疹,出水痘,腮腺炎都是一个病了,姐妹几个就全病了,真不知道那几年他们是怎样过来的。<h3>  听妈妈说,姐姐很小的时候得了猩红热,那时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传染病,在医院住院隔离,妈妈去医院看她,她在窗户那隔着玻璃喊着妈妈,妈妈看着她,朝她挥着手,眼泪哗哗地流。姐姐回京生孩子的时候,住院三天了,肚子疼得要命,孩子就是生不下来,妈妈早上去医院,姐姐从病床上爬起来,披头散发倒在妈妈怀里,哭着说:“妈妈,太疼了,我坚持不住了。”妈妈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告诉姐姐一定要坚持,不要大声喊叫,要留住力气。然后就去找大夫,哭着对大夫说:“快想想办法吧,我的孩子受不了了。”大夫却对妈妈说,生孩子哪有不疼的,你又不是没生过孩子。</h3><h3> 我上初三那一年的四月,一天下午全校师生在操场上站着听报告,忽然感觉脚脖子疼,低头一看,原来是脚脖子肿了,疼的我迈不开步了。老师让同学背着我,把我送回了家。第二天爸爸妈妈请了假,爸爸用自行车推着我到离家最近的鼓楼医院就诊。记忆中那天看病的人特别多,妈妈挂号以后,我们就坐在椅子上等着,等着等着,我感觉手背疼,低头一看,手背上肿起一个包,然后就越来越大,候诊的一个多小时里手臂上,小腿上对称的肿了好几块,而且胳膊上腿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红色的斑,好像被蚊虫叮咬过一样。妈妈焦急地一会一趟医生办公室,好容易等到了,大夫看了看,摇摇头说,从医几十年没见这种病,转院吧,去协和医院看吧。爸爸拿着转院单骑车到协和预约了一个号。那时爸爸在房山工作,为节省几个路费来回都是骑车,一般是周六下午早点下班,骑车4个小时到家,到家一般都得7点钟以后,周日早上4点就起床出发了。我这一病,爸爸一周就来回跑了两趟。去协和医院看病那天,爸爸用自行车推着我到汽车站,妈妈扶着我上汽车,请乘客给我让座,到了医院那站,爸爸在车站等候,再用自行车推着我就诊。协和的大夫从我的小腿上取下一块红斑做化验,妈妈心疼的不敢看,等我从病床上起身,妈妈满脸焦虑的神态我至今都不能忘怀,她一会问我:“疼吗?”一会说:“咱们歇一会吧!”扶着我慢慢地向门口走去。大夫诊断是过敏性脉管炎,开了点药并开了假条,嘱咐我好好休息,连续看了几次,我感觉好多了,腿上的红斑实际上是皮下出血,也好了许多。我不想耽误太多的课程,想着马上要升学考试还要填报志愿,就又去上学了。</h3><h3> 谁曾想这个病不是那么轻易地治愈。也就在上学后的两周,食堂的韭菜包子引发了我呕吐和胃痉挛,同学带着我去医院看了病,拿了药送我回家。妹妹看着我的难受样,到公用电话给在单位的妈妈打了电话,不到半个小时,妈妈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轻轻地来到我的床前关切地问我,并把手放到我的肚子上,轻轻地揉着。妈妈的手就像神奇的药,我立马就感觉疼痛减轻了不少。</h3><h3> 平时妈妈上下班全靠两条腿,从家到单位怎么也得走半个多小时,这么快就回到了家,肯定是三步并作两步。在妈妈的抚摸下我逐渐进入了梦乡,等到我睡醒了,胃不疼了,腿上,胳膊上的出血点又多了起来,小便也呈红色。妈妈急坏了,赶紧打电话叫爸爸回来商量。再去协和医院,大夫摇头了,他说:西医治不了你的病,转中医治疗吧。爸爸妈妈当时就愣在了那里,说不出话来,我看看妈妈,看看爸爸,知道自己的病有点麻烦了。突然妈妈眼睛一亮,对爸爸说,她的管片有一个老中医,在一个中医医院专门给首长看病,要不试试找他看看吧。妈妈带着我到了老大夫的家,老大夫家人看到是妈妈来了,特别热情地请坐,老大夫好像是半日门诊,这会正好在家。老人家给我号了脉,看看我的皮下出血,详细的询问了病情,安慰妈妈说:“没关系,这是过敏性紫癜,吃中药调理会好的,但是需要卧床休息,保持好的心情,避免下肢下垂,减少皮下出血的机会。”妈妈松了一口气,老大夫用毛笔写了一封信,让我第二天拿上它去挂号,直接去他的诊室看病。晚上我躺在妈妈的床上,妈妈对我说,休学吧,明年再考学。我一听就哭了起来,我可不想在家白呆一年,不能浪费青春。妈妈安慰我,我怎么也听不进去,就是一个劲的哭。妈妈又怕我心情不好会加重病情,就说,好了,先不说休学的事了,你在家学习,到时看情况参加升学考试吧。每天妈妈做饭时都要既考虑我的营养,又要考虑家里其他人的营养,我是鱼不能吃,羊肉不能吃,葱也不能吃,一切的发物都不能入口。妈妈就按照老大夫说的,买些红枣和党参煮成水,让我每天喝,补充饮食营养的不足。我每周去医院找老大夫看病,妈妈去中药房抓药,下班后还要给我煎药。病情很快就减轻了,血尿止住了,腿上和胳膊上的皮下出血渐渐减少了。我学会了自己去药房抓药,自己学着煎药,让妈妈的负担减轻一些。汤药吃了3个多月,病情稳定了,老大夫就把药方制成了药丸,连续服用到那年的年底,终于彻底治好了。</h3><h3> </h3><h3> </h3><h3></h3><h3><br></h3></h3> <h3>  妈妈退休后,一直坚持锻炼,又是太极拳又是太极剑,据说妈妈的太极拳在全市的比赛中还拿过奖呢。</h3> <h3>  妈妈在住地居委会成立了老姐妹合唱团,她不仅教唱还自己弹琴,指挥。有时我会去看她们的演出,每当报幕员说到:“下一个节目,由某某社区老姐妹合唱团演出,指挥。。。。。。”下面的观众就会有节奏地喊出“罗老师、罗老师。”这支老姐妹合唱团屡次获奖,居委会特地给妈妈做了演出服。</h3> <h3>老爸老妈金婚纪念</h3> <h3>  恩恩爱爱老两口携手走过了60年,这时他们已经80多岁了,我们姐妹五个就在家里给他们举办了小小的庆祝会。</h3> <h3>山,没有母亲的爱高大<h3>海,没有母亲的爱深沉</h3><h3>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h3><h3>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h3><h3>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摘自网络)</h3><h3> ——谨以此文献给我在天堂的母亲并致敬天下所有的母亲</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