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人生路(上)

可欣

<h3>  人生已走过六十五载,白发也难遮掩了,曾经那么努力的自己,忽然间没有了欲望与奢求,平淡平安成为了渴望,老啦!</h3><h3> 翻看老照片,一幕幕曾经的过往呈现在眼前,我们无法抗拒长大-成熟-老去,往事也令我无法忘怀,回头看看,一切仿佛就是昨天。编辑这本图文相册,只为让自己的生命年轮更清晰、更久远……</h3> <h3>曾经的岁月、童稚的面容、兄妹间情缘、珍惜的画面。</h3> <h3>中学毕业照,美好的年华。</h3> <h3>1973年,我从农村知青点来到沈阳上学,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h3> <h3>1974.10.13日,大哥结婚时送亲的车队。</h3> <h3>1975年.6月,在沈阳故宫留影。</h3> <h3>1976年10月,大专毕业后分配到抚顺市红旗仪器厂工作,这是工作证件照。</h3> <h3>当年我市的地标建筑~百货大楼,是那时拍照留影时最美的背景。</h3> <h3>由于我自身的努力,24岁时,我已担任车间付主任,兼车间调度。</h3> <h3>1983年,我任电子仪器厂厂长助理,生产部部长,兼企业整顿办主任。</h3> <h3>这是生产部的办公室,那年我的基本工资是56元。</h3> <h3>假期休息,带儿子到劳动公园游玩。</h3> <h3>1987年,任抚顺市空压机配件厂的厂长,这是我们领导班子成员。我的工资87元,那时候的工资是随着职务而定。</h3><h3><br></h3> <h3>因工作的需要,单位给我家安装了固定电话☎️,那时谁的家里有电话是很荣耀的事。🤗</h3> <h3>1979年结婚在这栋平房里, 旧家难忘,在家门前照张像,留作以后的回忆。</h3> <h3>虽生活和工作环境艰苦,但是年轻有为的自己还是踌躇满志向往未来。</h3> <h3>那时全民玩麻将成风,就连单位组织去水库游玩也不忘带上搓几局。</h3> <h3>这身蓝料子中山装,是岳母给我做的,花费了她几个月工资。</h3> <h3>这是我的办公室,现在看来略有寒酸,那个时代国家贫穷,这种条件已是不错了😊</h3> <h3>1990.4月,我厂在市友谊宾馆开订货会,为企业开拓产品途径竭尽全力。</h3> <h3>介绍本企业情况,为产品扩大销量,即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自身能力的体现。</h3> <h3>年轻有为的好年华,全身心的情系企业的发展壮大中。</h3> <h3>1990.6月,参加抚顺市总经济师学习班。</h3> <h3>乘座民航小型客机出差去温州。</h3> <h3>奇峰异嶂、飞瀑流泉,彰显雁荡山景色的奇伟壮丽。</h3> <h3>来到温州市的雁荡山,号称“东南第一山”。</h3> <h3>这是我在空压机配件厂时的助手,副厂长关志军。</h3> <h3>1992年,我在38岁时任电子仪器厂付厂长,县团级企业,同时兼任三分厂厂长。1994年,任电子仪器厂厂长兼党委书记。</h3> <h3>这是在1992年评选为机电局模范共产党员,奖励一级工资。这张照片是局里光荣榜橱窗里拿回来的😄</h3> <h3>38岁时可谓:年轻有为,潇洒倜傥。😍</h3> <h3>92年夏天来到黑龙江省中苏边界,在界碑前留影。。</h3> <h3>因苏联经济开始下滑,人民生活物质匮乏,在边境我用床单等针织用品和他们等值交换,换了很多东西,包括一台照相机和手表等。</h3> <h3>黑龙江饶河口岸,是中俄对应城镇距离最短的口岸。</h3> <h3>在普陀山开订货会,会后,大家合影留念。</h3> <h3>带队洽谈为企业谋略,年轻的自己在领导与经营的路上日臻成熟。</h3> <h3>洽谈顺利,收获满满,拍照都流露出无比的得意。🤗</h3> <h3>三分厂我的助理金磊,工作上鼎立相助,生活中好友相携。</h3> <h3>每次公出都会到所在地景观游览,即是观光,也是卸下平时工作繁忙的重担,借此放松自己。</h3> <h3>游览杭州灵隐寺,在这大肚弥勒佛前留影,喜欢他袒胸鼓腹而开怀大笑的造型,将“容天下难容事,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h3> <h3>位于杭州西湖西北角的岳王庙,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宋高宗为表彰他的战功,赐了一面“精忠岳飞”的旗帜给他,“尽忠报国”就被大家传成了“精忠报国”。</h3> <h3>这张在西湖游览时特意拍下的照片,是难得一见的“桃红柳绿”画面。</h3> <h3>点燃红蜡烛: 祈祷家庭幸福,事业有成。</h3> <h3>这是我给岳母祈福,请回来的福袋。</h3> <h3>山东长山岛月牙湾公园留影。</h3> <h3>严冬时节来到鸭绿江边。</h3> <h3>在珠海渔女雕像前留影,位于珠海风景秀丽的香炉湾畔,是珠海城市的象征。</h3> <h3>珠海的道路两边长满了椰子树和棕榈树,它们高大挺拔、郁郁葱葱,令我这北方人驻足留影。</h3> <h3>云南瑞丽江边“共饮一江水”汉白玉雕塑,象征着中缅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雕塑前的大理石碑上镌刻着陈毅元帅《赠缅甸友人》。</h3> <h3>到缅甸看人妖表演。</h3> <h3>岳母70岁生日,每年今日家人都聚齐了为老人生日致贺。🍁</h3> <h3>平日里的岳母家,老少欢乐相聚,我和妹夫也连下几盘象棋。</h3> <h3>岳母73岁生日。</h3> <h3>这是我们给岳母过的最后一个生日,半年后老人家离开了我们,她待我像亲儿子,很是想念她!</h3> <h3>我的父母家里也是亲情集聚地,我们哥仨陪着老父亲打麻将,老人的快乐就是儿女的心愿。</h3> <h3>母亲65岁生日。因为父亲从小闯关东,不记得自己的生日,所以在母亲生日这一天,我们给父母同时过生日。</h3> <h3>母亲68岁,父亲69岁,父母生日我们全家合影留念。</h3> <h3>点燃生日蜡烛,祝爸爸妈妈生日快乐!🍁</h3> <h3>拥抱妈妈,感谢妈妈养育之恩。</h3> <h3>母亲70大寿,我们哥四个和父母合影。</h3> <h3>兄弟四人在父母生日宴上合影,并肩走过的岁月时光,每个人都努力工作并取得成绩。</h3> <h3>母亲77岁生日。</h3> <h3>2004年10月6日,参加大侄的婚礼。</h3> <h3>2010年4月2日,母亲82岁生日,四世同堂。</h3> <h3>我们全家去沈阳植物园游玩。</h3> <h3>1998.12.28日,儿子应征入伍,部队在山西太原,我去新兵连看望,部队首长让我代表新兵家长讲话。</h3> <h3>从部队回来,我感慨万千,在报社投稿一篇,感谢儿子能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得到了锻炼成长。</h3> <h3>2007年7月21日,儿子结婚了。</h3> <h3>家门前喜迎儿媳过门。</h3> <h3>从此我们两家人和谐相处一家亲。</h3> <h3>2009.6.10日,是我结婚30周年纪念日,这是我们的全家福照。</h3> <h3>陪着孙子玩耍,尽享天伦之乐。</h3> <h3>和孙子在一起,是我最开心的时候。</h3> <h3>孙子的长大也倾注我的关怀与培养,孙子是我的开心果😁</h3> <h3>冬日里老少齐动手堆雪人。</h3> <h3>2014.9.12日,我们全家给刚上学的六岁孙子过生日!</h3> <h3>今天我来接放学的孙子回家。</h3> <h3>寒假时辅导孙子练写钢笔字。</h3> <h3>柚子皮也成为咱爷孙的雕刻道具,乐在其中嘛😍</h3> <h3>寒假里,陪孙子到河边滑冰,玩的开心,忘记了寒冷。</h3> <h3>为陪伴孙子成长,我从网络里学会国际象棋,爷孙俩常常一起切磋棋艺,娱乐一下。</h3> <h3>一路相伴相随,孙儿长大了。</h3> <h3>看书是我多年的爱好,汲取知识充实头脑,一生受益匪浅。</h3> <h3>年龄大了带着花镜时常还在书海里畅享,只不过现在更多的是在网络上追寻知识的更新。</h3> <h3>看电脑💻,查找资料,玩一会游戏。</h3> <h3>通过看书,学习了有关用煤精合成的工艺流程,利用业余时间,做一些合成煤精的工艺品。</h3> <h3>合成煤精的工艺品,我做了很多,可惜都送给了别人,唯独没给自己留下一个。</h3> <h3>这是我唯一留下来的一件作品,文房四宝,留作纪念。</h3> <h3>我很喜欢核雕,用小桃核雕刻出形状各异的小玩意,因为桃核太小,需要在放大镜下才能完成,放大镜也是我自己做的。</h3> <h3>适合作钥匙挂坠和手链的小雕刻品,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h3> <h3>给我自己做的把玩核桃。</h3> <h3>在淘宝网上买的橄榄核,初试雕刻弥勒佛。</h3> <h3>做的手串。</h3> <h3>我也喜欢篆刻,买了好多有关篆刻的 书籍,仔细研究、琢磨,练习书写字体,练习刀工。</h3> <h3>每刻好一个印章,先欣赏一下,找出不足之处,反复琢磨、摸索、直到满意为止。</h3> <h3>退休后我的时间更加充裕,喜欢手工缝皮质的感觉,开始体验尝试,缝制一些皮包、钱包、钱夹等。</h3> <h3>精心设计,各式各样的款式,计算尺寸,画出图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