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20180714)从满洲里来到地处内蒙古最北边的俄罗斯民族乡。(2011年,原室韦俄罗斯民族乡划分成蒙兀室韦苏木和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进入恩和,首先看见的就是这个俄罗斯民族风情的牌楼。<br></h3> <h3>恩和列巴房特别多。列巴,俄语"面包🍞"的音译。在俄罗斯族民族村,大多手工制作列巴,味道比咱们内地的面包好吃多了。<br></h3> <h3>列巴房里漂亮的窗帘</h3> <h3>等待出售的列巴。</h3> <h3>到了列巴之乡,当然不能放弃这个品味美食的好机会。我们买来列巴,大快朵颐,真的美味可口。瞧:驾驶员、副驾驶员正狼吞虎咽。<br></h3> <h3>这里的酸奶也是非常正宗的,完全用上好的鲜奶发酵而成。这是用饭盆自制的酸奶。</h3> <h3>味道一个爽。</h3> <h3>按照计划住宿室韦,所以在恩和逛了一圈吃了列巴和酸奶后就驱车向室韦而去。</h3><h3>室韦是一个内蒙古最北边的一个边境小镇,与俄罗斯奥洛契隔河相望。刚到镇头,一位热情的老板就邀请我们到她家住宿,盛情难却来到她家。这家的男主人是俄罗斯后裔,女主人是汉族人。她家旅店取名索妮娅之家。在木篱笆的包围下,用圆木对接而成的“木刻楞”房屋,房檐下是宽宽的走廊,室内铺设着木地板,干干净净,窗台上摆放的花盆中鲜花盛开,院子里安放有秋千椅,空地上种着绿油油的蔬菜,整个院落充满着浓郁的俄罗斯风情,清爽悦目。毫不犹豫,我们就住在了索妮娅之家。</h3> <h3>索尼娅之家明亮干净</h3> <h3>窗台上摆放有花盆,窗外是菜地。</h3> <h3>用圆木对接而成的“木刻楞”房屋,房檐下是宽宽的走廊,小院中嫩绿的蔬菜。</h3> <h3>笑嘻嘻坐在院子里的秋千椅上。惬意呀。</h3> <h3>安顿好行李,出门来到江边。</h3><h3>江上横跨的友谊桥,是根据2001年2月15日,中俄两国政府于北京正式签订的共同建设室韦——奥洛契界河桥的协定而建。该桥于2001年4月22日破土动工,同年9月20日竣工。雄伟壮观的友谊桥横跨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连接中俄两国口岸——室韦、奥洛契。</h3><h3><br></h3> <h3>画面远处就是友谊桥,虽然桥很一般,但象征中俄友谊就意义重大。</h3> <h3>友谊桥头留影</h3> <h3>界碑前留影。</h3> <h3><br></h3><h3>沿江一线,是室韦俄罗斯民族乡正在打造的观景带。刚刚修建好的1055米观光栈道散发着白桦木的芳香。额尔古纳河蜿蜒流淌,两岸风光绮丽,室韦一侧,宽阔的河滩湿地绿草如茵,一直延伸到额尔古纳河边,河滩上有骑马等游乐项目,也有了一条游览栈道,旅游开放势头正旺。观景台上,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尽情享受这大自然的美景。河对岸,却没有这边的热闹。</h3><h3><br></h3> <h3>走在晚霞映红的沿江栈道上。</h3> <h3>河滩上已经建好游览栈道,游人观景,骑马,拍照,马儿自顾吃草。</h3> <h3>夕阳西下,渲染出五彩缤纷的天空。额尔古纳河上,阳光照亮的地方金光灿灿,天空中的云朵,反射在绿茵中的沼泽上,瞬息万变。</h3> <h3>奇异的天空,灵动的水面,共同演绎出三个太阳的奇观。</h3> <h3>摄影师不停的按动快门,记录瞬间的永恒。</h3> <h3>魔幻般晚霞映照下,绿草滩蝶变为金草滩。</h3> <h3>驰骋草原的骏马,大材小用呀,委屈在这里载游人水边慢步。</h3> <h3>美景醉游客。</h3> <h3>清晨的额尔古纳河畔明兰色天空高远,云飞云走。可惜观景台上空无一人,这般美景却少了欣赏她的人。</h3> <h3>界河两岸绿茸茸芳草萋萋。</h3> <h3>蓝色意境惹人醉</h3> <h3>室韦镇一瞥</h3> <h3>这样的旅店像不像童话世界再现。</h3> <h3>这是室韦汽车站,外观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但看上去却感觉汽车站的功能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餐饮。不知道室韦是否有了新的汽车站🚙。</h3> <h3>看标识这里也属于兴安林场管辖范围,林场办公楼还在,但是职工已经变换角色,从伐木工变成了护林员,变成了一个个客栈老板或生意人。</h3> <h3>多么和谐美好的大自然画卷,为美丽祖国点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