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漠河第七天至鄂尔多斯吉日嘎朗

柳河汀

<h3>二零一九年五月十一号,星期六,天气晴朗,顺风。下午阵雨,逆风,顺风。</h3><h3>早上,辞别乌海的住处,安人红宾馆。刚刚开始的一段路,路况糟糕透了,坑坑洼洼特别不好走。大约九点多,抵达鄂尔多斯境界,道路状况明显好了起来。道路两边非常荒凉,沙漠化很严重。沙丘中也有戈壁滩,田园越来越少了。路边的沙地里,有一丛丛的马兰花。盛开的马兰花,为荒凉枯燥的沙漠带来一线生机勃勃,增添一缕吸引眼球的靓丽色彩。直至后来绿色越来越少,满目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沙丘。沙丘中有一丛一丛发白的芨芨草,也有许多种荆棘类,叫不上名字的灌木丛植物。</h3><h3>可能是早上道路太颠簸,郑师傅的行李架支撑坏了。幸亏他发现的及时,没有造成完全断裂而导致行李塌陷掉落。立马就停下来,在路边的沙滩上准备处理故障,取下所有的驮包和物品。郑师傅取出工具及备用材料,放翻自行车开始维修后车架。郑师傅操作,别人只是打打下手,不一会就大功告成,万事大吉。搭上驮包,装束好所有行李物品,继续开始前进。</h3><h3>看到大面积的沙漠,出于好奇,大伙停下来在沙丘上嗨玩了起来。先把自行车推进沙漠,杨师傅试图骑行,那软绵绵的细沙表面,承载不住人车的重负而深深陷入其中。想在沙漠上骑普通自行车,显然是行不通的。细腻的沙粒,洁净的沙垄,有一种很诱惑的力量叫人不得不扑入怀抱亲近。那就在沙面上奔跑,摸爬滚打,做出各种各样与沙漠亲近的动作。大家躲在稀有的草丛后面,争相在沙漠中留影,力图将大片的沙丘带回去,作为炫耀的资本,起码可以做个纪念。</h3><h3>中午,在一个叫做巴拉貢的地方停下来。在街边饭馆吃了午餐,是蒙古人特色的焖面。焖面的材料,是用豆角洋芋大块的猪肉与面条一起焖熟的吃法。店家端来一大盆焖面,各自往自己的碗里盛,吃饱为原则。吃多吃少管饱,每个人收二十五元。实惠的午饭,平常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东进西出过往的汽车司机。</h3><h3>就在等吃饭的时候,有一位好心的司机建议我们走阳巴线。是一条新路,继续从黄河南边一直往东走。这条路上没有大车,路况又好,直接抵达巴彦淖尔市。我们采纳了司机的建议,的确,这条路上几乎没有行使的机动车,骑行爽快的很啊。在黄河南岸走,一路顺风抵达下一座黄河大桥处。此地的位置,在巴彦淖尔之东。已经比巴彦淖尔市,靠东了二十多公里。要去巴彦淖尔市区,就得过黄河大桥。然后,往回返二十多公里。假如住在巴彦淖尔市的话,明天早上又得走二十多公里回头路。这样一来一回,就要绕行四十多公里路程。与其过河走回头路抵达巴彦淖尔,不如一路向前赶到前面的小镇。于是,征得大伙意见后,选择继续往前赶路。计划途径巴彦淖尔市,现在临时改道前行。三十五公里左右有个小镇,就是今天晚上的临时家。此时,头顶黑压压一片乌云,好像有雷雨的样子。说时迟那时快,说风雨就来了,大风夹杂着大滴雨点劈头盖脸倾泻而下。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大家纷纷快速穿好雨衣,顶着疾风,冒着阵雨,奋力向前骑行。</h3><h3>就在风雨停息后,视线中出现了大片大片的沼泽地。路边澄澈的池沼连环相扣,被成片的芦苇荡簇拥着围拢着,一汪汪延伸至远方。是夕阳光线映射的因素,池水呈现出湛蓝湛蓝的色调,绸缎般柔和软绵绵的,极具诗情画意的美妙绝伦。可遇不可求的美景,绝不能错过赏析的机会。停下来,站在路基上静静观赏一番。从不同角度,拍摄下水光潋滟晴方好,不打招呼打包拎走。</h3><h3>一鼓作气骑行,三十多公里路程,只用了一小时过点。傍晚时分,抵达鄂尔多斯市的吉日嘎朗小镇。找到住处,安顿好行李。外出吃了晚餐,回房休息,一夜无话。</h3><h3>今天,大家骑行一百九十公里。骑行最多的是光年,骑行200公里。他老脱离队伍,自由散漫不可避免走了弯路。</h3> <h3>乌海的住处,准备出发了</h3> <h3>走出乌海,进入鄂尔多斯地界</h3> <h3>鄂尔多斯市欢迎你</h3> <h3>途中小憩,在沙漠上</h3> <h3>荒凉的戈壁滩</h3> <h3>郑师傅的车架故障了</h3> <h3>沙漠里顽强的植物</h3> <h3>风雨欲来</h3> <h3>昏天黑地,沙尘满天</h3> <h3>风沙过后的沼泽地</h3> <h3>沙漠上,大伙玩的很开心</h3> <h3>在巴彦淖尔大桥头,与临河市隔河相望</h3> <h3>与暴风雨赛跑,一小时骑行三十多公里至吉日嘎郎</h3> <h3>在巴拉貢吃焖面</h3> <h3>抵达吉日嘎郎</h3> <h3>谢谢大家关注支持点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