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至汇武,骨在丹心。 ——柳公权《跋王献之〈送梨帖〉》书法赏读

黎德良

<h3><br></h3><h3> 濯 堂</h3><h3><br></h3><h3> 唐代书法家,理论家孙过庭在《书谱》中说,时称善识书的人却本末倒置,常常闹出笑话。所谓善识书者都不能识书,证明识书决非易事!难识在于现象的相似,容易混淆不清,只有找出异同的本质才能搏开云雾,见得青天。学习书法,重在先识!因为只有先识才会有前行的方向,所以我常跟学生谈到“认识”的重要。</h3><h3> 几年前,有学生给我看一幅书法的图片,他故意将图片放大,掩没落款的名称。可能是想考一下我吧,问我看不看得出是谁写的?我接过手来,只见寥寥数行,几十个字,乍看未见奇异,但能给人沉稳厚实之感!我说,应该是古人的笔墨,感觉功底好深!学生说,下角有落款,为柳公权所书。我再次接过来,反复端详之后说,古人功底深,虽是墨迹,但笔墨深沉,有凿石之感,生浑然之态。功底深,自然感,这是古人的本质!虽然被我识出,但扪心自问,具体是谁写的,我并没有看出来!也就是说,柳公权的个人特质我还没有把握。自此,柳公权这幅《跋王献之〈送梨帖〉》的墨迹书法一直存放在我的记忆深处。</h3><h3> 朝阳与落日。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时序的不同大家都明白,不会是非颠倒,如果是将出水朝阳和落水夕阳摄入镜头,就很难分得出来!我曾经就犯过一次这样的错误,在一个宣传短片中,本想置入一个朝阳的镜头,却从网上下载了一张夕照。后被人看出来,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特地将两种不同本质的照片摆到一起,反复推敲其中的异质,发现了清晨的”清”与夕照的“浊”。就在今天早上,一同学在群里发了一个表情,是带着朝阳喷搏的图片。另一同学也跟着发了一个图片,看得出是其站在自家楼上拍摄的。凭着感觉,我说,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同学说,是昨天傍晚拍的,以为我们分不出来!其实我也不敢完全肯定,有点将信将疑,但我确实感觉到了一种沉浊的气息。一样的现象,有不一样的本质!同理,赏析书法作品,如果从现象上难以分辨,就只有从本质上去找依据,脉络越清晰,分辨就会越容易。</h3><h3> 前几天,看到一个帖子,《大唐第一宝藏文人韩愈:文学和人格魅力界扛把子,读完你会爱上他》,文中主要说了唐代两位文学巨匠韩愈和柳宗元的异同个性,和相同的文人风骨!我读完帖后,在发帖的朋友后面留了一句:文到极处便是武!朋友认为总结得好,便在后面补了一句:琴心可退百万兵。俗话说,文弱的书生,习武的莽汉!大凡习文的人给人一种胆小怕事,习武的人给人一种大胆鲁莽的感觉。所谓书生的文弱是学得不够透彻,精神不达,胆小怕事;习武的鲁莽是练得不够深入,功夫浅薄,轻率容易坏事。但无论是文还是武,真正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具备了一种特别的精神,是一种求真和无畏的精神。这种精神主要来源于底气,源于通透和明了,常常以一种稳重的气度来显现!慎重者,始若怯,终必勇;轻发者,始若勇,终必怯 。这就是本质的区别!说到这里,让我想到了柳公权的《跋王献之〈送梨帖〉》书法,感觉到了其中的关系,具有一种稳重真实,刚正无畏的文人本质!</h3><h3> 《送梨帖跋》是柳公权五十一岁时,在王献之《送梨帖》后的跋,小楷四十三字。此跋自然洒落,隐藏了碑字的拘谨;而意气的映带,中含着本质的筋骨。笔致含蓄,自得真趣,被世人誉为“神品”。</h3><h3> 观其点法,印印泥用笔,一反碑刻的内擫拓法,少了顺势的舒畅,显得沉扎深入,迟重艰涩。虽是小字,却能以小见大,显示出一派浑穆苍茫的气象!观其结构,体态悠游,又有一种坦腹东床的闲致,显得圆和饱满,自在得意,有一种无尽的底气!四行,四十三字,珠含合浦,剑入延平,道尽献之风流的同时,无意之中明白了自身的意志!一方面尊重古之贤达,另一方面见贤思齐的飞扬意气得以自然生发。于此,我感受到他那是卓然风骨的本质!</h3><h3> 文至汇武,骨在丹心。《送梨帖跋》是柳公权极少难见的墨迹小楷!由于其表象上的独特,几年前的无识,一直让自己心存纠结。通过生活的点滴际遇,让我通读了它的其中要义!是刚正,是稳重,是通透,是无畏!柳公书文,其重在骨,是内含一种侠骨与丹心的本质!学习《送梨帖跋》书法,真正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让人懂得从文与习武的宗旨在于求真!偏离这个轨道的后果就是书生显得文弱而无用,习武徒添鲁莽而失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