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五一假期,应朋友之邀,去保定一游。</h3><h3> </h3> <h3> 保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大慈阁、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白洋淀等观光景点,本次首先游览了保定的徽派建筑——保定徽园。</h3> <h3> 这座占地60亩的“徽园”位于保定北二环植物园东侧,于2010年开始动工建设。<br></h3> <h3> 至今已完成17栋古宅的复原工作。</h3> <h3> 园区以明、清时代徽派建筑为主,代表建筑有翰林第、大夫第、天官第等。</h3> <h3> 最终将复原20余栋徽派建筑,均为明清时期官宅或商宅。</h3> <h3> 届时,保定将拥有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为古城保定增添一道亮丽景观。<br></h3> <h3> 徽派建筑是汉族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并非特指安徽建筑。始于唐末、盛于明清,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 祠堂、牌坊等建筑实物中,因此民居、祠堂和牌坊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br></h3> <h3> 而在民居、祠堂、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最具特色的又数传统民居,它集中反映了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 </h3> <h3> 徽园建筑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h3> <h3> 建筑物以木构架为主,梁架用料硕大,全部来自安徽旧址拆迁,依照原构造复建。</h3> <h3> 建筑现场一隅。</h3> <h3> 年轻的工匠在制作木雕。</h3> <h3> 保定直隶总督府,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该署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帝,计有180余年历史,直到清朝末代皇帝逊位才废止。所谓“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h3> <h3> 直隶,因直接隶属京师得名。清初所设置的直隶省,至光绪年间,其辖区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和山东、山西、河南、辽宁、内蒙古的一部分。所以直隶总督署为清代省府第一衙。</h3> <h3> 从1729年至1911年,先后有74人99任次就任直隶总督,唐执玉、李卫、方观承、琦善、曾国藩、李鸿章、荣禄、袁世凯等都曾坐镇于此。直隶省总督集军事、行政、盐业、河道及北洋大臣于一身,其权力已大大超过直隶省范围。</h3> <h3> 李鸿章任直录总督时的为官理念:能教民能养民便是亲民,不生事不懈事自然无事。</h3> <h3> 整座建筑坐北朝南,东西宽134.4米,南北纵深约224米,占地3万多平方米。</h3> <h3> 分东、中、西三路,由中路的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官邸、上房等五进院落构成了一条南北中轴线。</h3> <h3> 目前中路整体和东路的东花厅、外签押房等建筑基本保存完好,体现了雍乾时期的建筑风貌。</h3> <h3>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规模较大的正规化高等军事学府。1912年至1923年期间,保定军校办过九期,毕业生有6000余人,其中不少人成为黄埔军校教官。</h3> <h3> 保定军校先后任职共八位校长,其中第二任校长为民国最著名的军事家蒋方震(字百里,蒋英之父,钱学森岳父)。</h3> <h3> 教官和科队长聘用留德、留日的学生及陆军大学和本校的优秀毕业生担任。</h3> <h3> 军校主要训练初级军官,学期两年,分步、骑兵、炮、工、辎重五科,学制章程参照日本陆军士官学校。</h3> <h3> 课堂除军事战术、兵器、测绘、筑垒及典范令外,增加理化、数学、历史、地理等,普通知识和外语是辅助教育。</h3><h3> 术科训练,先在操场进行各种制式教练,再到各教练场演习。</h3><h3> 野外演习,由简入繁,逐步进入全面联合演习。</h3><h3> </h3> <h3> 实弹射击有打靶场,乘马训练有马场,炮兵训练有炮场,工兵有土木工作业场、架桥作业场,爆破演习则选择不致造成危害的场所。</h3><h3> 辅助术科如体操、劈刺、武术等,都有专业教官,在大院进行。</h3> <h3> 军校校训“守信 ,守时,苦读,勤练,爱校,爱国”。</h3> <h3> 古莲花池,保定八景之一,全国十大名园之一。</h3><h3> 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亲书了“古莲花池”横匾,该名沿用至今。</h3><h3> 明朝知府查志隆把莲池作为一面“水鉴”,门上悬挂“水鉴公署”四字横匾,以激人励己。从此,达官贵人云集此地,“水鉴公署”也成了莲池的别称。</h3> <h3> 古莲花池汇集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的精华。有"城市蓬莱"、"小西湖"的美誉。</h3> <h3> 直隶图书馆。清雍正十一年,直隶总督李卫奉旨开办直隶省最高学府莲池书院,届时人才济济,扬名中外。</h3><h3> 毛泽东莅临莲池时说:“莲池之所以有名,关键是莲池书院有名,莲池书院在清末可称为全国书院之冠”。</h3> <h3> 藻咏楼,是分曹射覆、诗赋酬唱之处。藻咏楼上循栏四望,园中诸景依次浮现眼前。当年著名学者章学诚登楼赏景,赞美“步移影转,处处叹绝!”由此可见楼名“藻咏”的佳妙之处。</h3> <h3> 水东楼南的的木槛内共有六座碑碣经幢,皆是移入莲池的文物珍品。《田琬德政碑》和《王阳明草书诗碑》都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苏灵芝生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他写碑很多,留传至今为数寥寥,是研究我国唐代行书的重要“唐碑”之一。</h3> <h3> 莲池园藏石刻可谓一大景观。仅北塘北侧的碑刻长廊,就长达33米,嵌有三段82方碑刻。</h3> <h3> 保定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互成掎角之势,自古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保定即“永保大都(即元大都北京)安定”之意。</h3><h3> </h3><h3><br></h3><h3>图片供稿:福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