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实景旅行真人秀节目:四位中国过期少女之走遍大半个西班牙(第三集到第七集)》

Ella

<h3></h3><h3></h3><h3></h3><h3></h3><h3></h3><h3><b>第三集 塞戈维亚之「邂逅小鸡哥」</b> 四个无所畏惧的中国阿姨,由暴走模式切换到自驾模式,取车后驱车北上,前往第二站塞戈维亚。 这是一个古风肃穆的小镇。古罗马时代以巨大石块砌成的拱门水渠,为这里定下了淳朴而怀旧的调子。连我们入住酒店的“房卡”,都还是挂着房号贴牌的老式铜钥匙。 </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出门转弯,抬头看到对面的钟楼上有一个巨大的巢,一只白鹭正站在巢里,心不在焉地梳理它的羽毛。再往前走,路过街边一家商店,贩售各种各样的小玩意。Y阿姨随口说了句,她在想要不要买橱窗里那只玩具鸡回去送给好朋友的孩子做礼物。才和这只鸡对视了一眼,我就连拉带拽地拖着她进了商店:买买买,买买买!其实我心里想的是:“本编剧才不关心你要送谁,这只鸡眼神挺有戏,你买了我要拿它做拍照道具!”。小Z也为儿子买了一只玩具羊,再加上我从国内带出来见世面的王二喵,一个正经旅行团,就这么变成了不正经的卡通电影海外摄制组。<br></h3> <h3></h3><h3></h3><h3></h3><h3>为了不耽搁接下来参观当地教堂和城堡的计划,午餐就在水渠旁边一家斜坡上的餐厅Casa De Comidas随便吃点。离开大城市后,我们才察觉到在小镇试图使用英文沟通的困难性。负责点菜的胖大婶,无奈地用关爱智障的眼神,耐心地看着我们。最后大家决定采用最原始也最靠谱的做法:盲点。放弃翻译软件的我,好容易在西班牙文的菜单中艰难识别出了Salmon和Tomato两个词,暗想今天还是吃一点外观安全,口味正常的食物,才符合我长辈的气质。X阿姨也跟我一样,在汉堡三明治区选择了一份正经的充饥食物。年轻的小Z,走的是年轻人无所畏惧的路线,她坚决点了一份西班牙血肠试试。看看那黑褐色条状的外观,不先关掉想象力的开关按键,还真吞不下去。领队Y阿姨点了一份加了蘑菇的Omelette。可这Omelette上桌后,她却不敢和它彼此相认:“是你么,蛋卷?”敢情这西班牙蛋卷并不是个卷,而是个金黄松软的厚厚的大圆饼,或许应该说是块糕才对。直到后来经常看见这个家伙的身影出现在隔壁的餐桌或超市的冰箱,才搞懂它原来是西班牙人民日常的国民美食。 </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最终在教堂与城堡之间,我还是怂恿Y阿姨买了教堂的门票。跨入建筑内部,一股石墙中渗出的湿漉漉的阴森气扑面而来。高处透过花窗玻璃射入的彩色光线与整个空间中飘荡着的巴赫圣歌旋律,丝丝缕缕地荡漾和交互渗透着,将人的视觉与听觉,置于某种空灵、飘渺、恍惚的世外境界。也难怪历史上有那么多杰出的建筑师、画家、雕塑家、音乐家,将自己一生的热忱献给上帝。不进入教堂,你很难真正理解过去那些原本无信仰的民众是如何被天主教转化为基督追随者的。 </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参观结束,当我们从地下室的画廊返回到一楼,推开沉重的木门,重新见到室外熙熙攘攘街景时,竟有一种美梦被现实惊醒的不真实感。<br></h3> <h3>在塞戈维亚,我们头一回遇见了西班牙圣周游行的队伍:从敲小鼓的小朋友,到穿西班牙黑纱女郎服装的奶奶,大家都将游行当作一个严肃的仪式郑重完成。不难看出这是镇上的一件大事。此时的我们,还不知道Holy Week后续将会对我们的行程造成多大的影响,只是怀着惊奇兴奋的心情与其他镇民一起在路边看热闹,直到簇拥着基督圣像的黑衣人队伍,在夕阳下渐渐远去。<br></h3> <h3>天色即将转黯,在传说中与白雪公主童话故事有关的城堡外围稍微感受了一下夕阳的余晖,本团便在小Z阿姨的催促声中,匆匆返回已预定好的米其林餐厅,准备吃一顿本镇的正宗招牌美食,烤乳猪。<br></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餐厅提供各国语言的菜单,甚至还有中文菜单,看来是相当热门的本地网红没错了。招呼我们的餐厅服务生,是一位目测海拔一米九以上的高个子先生。只可惜我们高端大气有内涵的正常中国观光客画风,也仅从点菜保持到第一道沙拉上桌前。菜一上桌,Y阿姨就一把从购物袋里拎出了那只刚买的玩具鸡,紧接着我们纷纷低头掏口袋,把玩具猫和玩具羊也拽出来放在了烤乳猪的盘子旁。本应是“中国游客吃烤乳猪大快朵颐”的主题气氛,瞬间变成了农场小动物们对不小心丧命的猪大哥的心疼。 </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据说当时正站在我身后的一本正经的高个子服务生先生,那一刻再也无法做好自己的表情管理,噗嗤笑出了声。临别送客,他还不忘一路用打结的英语,给这几个不好好吃饭的中国人讲解,他家都曾有哪些名人光顾。送客到楼梯玄关,这位先生主动提议:“要不,我帮你们四个人也合个影?”拍完回翻相册看了看效果,他摇摇头对我说:“效果不太行啊,你这手机是苹果还是华为?”看来连西班牙大哥都知道,华为手机拍照最好看了。真优秀。<br></h3> <h3></h3><h3>第二天离开塞戈维亚前,在一家皮具店,店主爷爷结完账,不断以西班牙语重复着一句我们听不懂的话。多次信号发射失败后,爷爷改用一根手指在空气中连续画起了M,我猛然反应过来:“他这是在问我们有没有去看罗马水渠!”于是四个人赶紧一起点头如鸡啄米状。爷爷开心得笑成了一朵花。后来的经历也多次证明,在几乎不通英文的西班牙小城镇上,与流利的整句英文相比,使用生动表情+手脚比划,再穿插一点中式散装英语,大家反而更好沟通呢。</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b>第四集 托莱多-风车镇之「骗人的艾尔·格列柯与没骗人的塞万提斯」</b> 旅行还有一层意义,就是用事实不断告诉你,以前的你有多无知。我一直以为西方油画上的那些树是出于造型和构图需要才被画成那样的。从塞戈维亚一路到托莱多,才搞懂原来人家都是非常写实主义的:缀着果实的柑橘树,叶片泛着一层银光的橄榄林,仿佛向着天际燃烧的丝柏……从车窗外那风景长卷上任取一帧定格,就是科罗、洛兰和梵高的油画啊。行走在托莱多古城,脑子里第一浮现出的是艾尔·格列柯那幅《托莱多地区的风景》。只不过,此地哪里有画中那古黑云压境、电闪雷鸣的诡异和阴郁感啊?分明是明媚且秀丽嘛!大概被格列柯人工黑化的托莱多风景,只是他本人那段时间心境的写照吧。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托莱多大教堂也一座哥特风格的天主教堂。与法国著名的亚眠、兰斯、沙特尔和巴黎圣母院四座哥特式大教堂相比较,托莱多大教堂的外观,可能显得过于简朴了。你需得走进教堂内部,才能感受到那种叠床架屋、七宝楼台式的繁复哥特美学。漫步于细巧尖拱与十字交叉肋拱撑起的挑高空间之下,随处可见如錾花银器般美丽的建筑细部纹饰;面容恬静平和,姿态却飞扬扭转的圣象雕塑,带有典型的巴洛克时代印记。<br></h3><h3></h3><h3></h3><h3></h3> <h3>抬头仰望,户外强烈的白日光射入高处彩色拼贴花窗玻璃后,被柔化成了带有橙、蓝、洋红与玫瑰紫的半透明雾氛,天顶亦可见构图华丽,登场人物众多的天顶湿壁画,引领观赏者宗教情绪的飞升:已熟练掌握了透视技法与短缩法的画家,在天花板的平面上,制造出一种令人目眩神迷的视错觉深度,这大概就是3D特效的手工版鼻祖吧。<br></h3> <h3>大量艾尔·格列柯的画作也被用于装饰这间教堂。正是在这里,让我彻底改变了对他作品的个人偏见。从前只在缩微的印刷品上看,我对他作品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刻意拉长的人物比例、鲜艳又阴郁的服饰配色、和暗黑背景上局部使用白色点亮的诡异方式上。所以虽然对这位出生在希腊的西班牙画家印象极深,却始终觉得“不好看”。直到亲见他的作品与教堂建筑整体融为一体的效果,才真正被他笔下圣经人物的目光中所闪动着的虔诚与纯净光彩深深感动。那是怎样的一种高贵与圣洁啊!<br></h3> <h3></h3><h3></h3><h3>也是在这里,我才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教堂里的巨型管风琴是什么样,古老的羊皮卷圣经、红衣主教华贵的衣袍以及使用两百多公斤黄金打造的黄金圣体匣又是什么样。<br></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教堂侧廊上,纤美的哥特式细柱撑起一个个尖拱形,将室外那蓝天白云、高远的钟楼与果实累累的橘树庭园,分割成一格一格移步换景的天然风景画。从前,当建筑师们第一次发现,建造教堂竟可不用笨重的实心墙,仅以这样细巧的骨骼结构支撑,至多再加上外侧飞扶壁分担压力,就能大幅度增加建筑的通透感和灵巧感时,该是如何沉浸在强烈的美学狂喜中啊。<br></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离开托莱多后,我们驱车赶往孔苏埃格拉的风车小镇,沿途大家还在取笑小说中与风车大战的堂吉诃德究竟是多没见过世面,能被区区几个风车吓成那样。最终讨论的结果是,塞万提斯的文学描写手法,恐怕是过于夸张了。然而事实很快就证明了塞万提斯没瞎说。在风景明信片上看,云卷云舒的晴空下,七座黑屋顶的雪白风车静静伫立在山丘上,可谓是岁月静好。实际上呢?我们一下车就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妖风,360度无死角的狂吹。偏偏山丘坚硬的地表之上,还覆盖了一层同样坚硬的碎石细沙。一路爬坡时,脸上逆风拍打,脚下砂砾打滑,让几个人的爬坡姿势渐渐变的滑稽起来。再加上各自被吹到倒竖的头发和鼓起如斗篷的风衣下摆,十分怀疑自己可能是被哪个疯狂漫画家用马克笔随便画在这一集里的卡通历险记主人公吧。这一站,咱连玩具猫、玩具羊都不敢掏出来,生怕一不留神来个撒手没。 下山后我们一致决定,立即取消对堂吉诃德先生的一切嘲笑。这个地方太吓人了。<br></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b>第五集 不甚友好的科尔多瓦</b> 在科尔多瓦的地界上,一路都是路障和警察,凡是导航能去往酒店的每条路都走不通。鬼打墙一般兜兜转转了大半天,连一向自信满满的柴油车师傅也急得直挠头。打电话给酒店前台,前台员工则爱莫能助:“亲,我们前台是二十四小时云在线的,您任何时候到达都可以办理入住的。但是你们过不来,这个问题我们也没办法啊亲。走哪条路能进来,你得在路上问警察。我们在前台等你们哦,亲~” 车子外围绕了一圈又一圈,我们终于渐渐看出了苗头,这是在为城市圣周游行的队伍封路呐!道路一时半会是不会解封的了,只能就地执行B计划:就近停车,先吃点东西再拖着行李步行去酒店吧。饥肠辘辘的我们扑向一家路边餐厅,却在试图向服务生姐姐要一份菜单时,再次感受到了沟通的困难。姐姐噼里啪啦讲着西班牙语,我们小心翼翼说着结结巴巴的英语,西班牙姐姐终于在一阵沉默后灰了心,手动切换到人类最原始的肢体语言:你们是要咪咪咪咪?(做勺子吃饭的动作)还是要喵喵喵喵?(做仰脖子喝酒的动作) 我们做出了勺子吃饭的动作,这才拿上了菜单。翻开一看,没图片,没英文?算了,随缘瞎点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垫饥要紧。直到上了菜才知道,我们刚点了一大盘火腿和一大盘芝士。服务生大概会觉得这几个中国人是傻子吧。 吃饱喝足,四位阿姨拖着箱子,打开手机导航开始找酒店。直到看见前方全都是由鸡蛋大的鹅卵石铺就的台阶和坡道,我们才知道领队说的“这一站咱们的酒店在景区里”究竟意味着啥。那个时候真想扶着行李箱大哭一场。唯一庆幸的就是还好没穿细跟鞋/尖头鞋了。人可以累趴,行李箱轮子可不能磨坏。各自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拽呗。终于来到酒店前台,已是凌晨近一点了。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血槽已空,赶紧洗洗睡吧。 第二天中午,能量终于回满的本摄制组,兴冲冲前往著名的热门打卡景点,科尔多瓦大清真寺。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在此处神奇地融合统一。能让两个自带排他属性的一神教信仰自然融合在一起,大概也只有艺术才能做到了。历经波折,终于找到了通关秘籍上说的那位在橘园里撑蓝雨伞的人,却被告知当日接待量已超过负荷,因此有票也无法入内参观,需要联系携程办理退票。那么我们昨天夜里的历经艰辛又是为了什么呢?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就算只能在外围和橘树庭园的四周走走,好歹视奸一下宣礼楼上的钟、墙壁上阿拉伯风格的繁复装饰纹样和柱廊上方那些别具一格的红白相间的拱券,再戴起墨镜,裹起纱巾,自娱又自嘲地在外围强行与大清真寺的气氛彼此融入一番,也算是认真爱过了。 </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被放鸽子后多出来的时间余额,索性拿来去附近的百花巷与古罗马桥消磨一番。沿途经过许多以鲜花盆栽精心装饰的窗台、阳台,更有天井中央布置了大理石白色小喷泉,周围点缀以橘树、棕榈、常春藤、与斑斓花架的的美丽庭园。或许从前庞贝古城变为废墟前,居住在那里的人家,庭园也是布置成这个样子的。<br></h3> <h3></h3><h3></h3><h3></h3><h3>对于科尔多瓦有限的印象仅限于此。或许,还可以加上湛蓝天空下,雪白粉白墙上那半墙壁色彩热烈的三角梅,路边买到的白色柠檬味霜淇淋,与早餐喝咖啡时,静静飘落在咖啡杯旁的小花瓣吧。 回酒店取行李的路上,随口嘲笑了一下鸽子的身材,还被立马腾空而起的那只鸽子给扇了一翅膀。看来科尔多瓦这个地方,不是很欢迎我们,还是速速起身去下一站碰碰运气罢。<br></h3><h3></h3><h3></h3><h3></h3> <h3></h3><h3><br></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b>第六集 塞维利亚之「亲历圣周游行」</b> 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到了塞维利亚,本摄制组已能老远用耳朵辨别出圣周游行的鼓点和乐声了。在酒店办完check in,游行队伍也刚好从门前马路经过,我们也就顺便加入了路边的观看队伍。这里的游行规模,比塞戈维亚要大很多。游行者们身着白色长袍,头戴只露出眼睛的深紫色连面罩尖顶帽Capirote。其中尖帽中有支撑物的,拿的是齐肩高的白色长蜡烛;帽中没有支撑物而软软垂在脑后的,肩上扛的是木质十字架。大多数人穿着统一的黑色鞋子,也有一些人只穿着薄薄的袜子,甚至是赤足行走,以示赎罪者的虔诚。 队伍就这样保持着持重的节奏,跟着鼓乐节奏的指引走走停停。以人力轿夫扛起的耶稣像与圣母圣像花车,被簇拥在这长长的队伍当中。据说这些逼真程度惊人的精美圣象,都是十六到十七世纪木雕大师的杰作。游行沿途,许多穿着便服的亲朋好友在游行者一侧全程伴行。<br></h3><h3></h3><h3></h3><h3></h3><h3></h3> <h3>每当队伍停下,路边就会有小孩子跑上前来。这时游行者往往会从口袋里掏出一些可能是糖果或圣象卡片之类的东西,塞在孩子手里。入夜,带着尖帽的忏悔者们纷纷点燃了手中的白色长蜡烛,为游行增加了些许神秘而温暖的气氛。此时,大一些的孩子会掏出已攥在手心许久的蜡烛球,上前请求这些忏悔者给他们的蜡烛球滴蜡。我们这时才想明白,前两天在路上看到的地上许多凝固的蜡烛油是怎么来的。这个时候方觉此前因圣周带来的种种不便,也是值得的。毕竟这样的盛大活动,选择其他时间来西班牙旅行,是无缘得见的。<br></h3> <h3>隔天早上,连日过度操劳的领队Y阿姨,终于产生了旅途中第一次起床困难。于是我就拖着自己的室友X阿姨,到对面的西班牙广场抢先自我剧透了一圈。环形建筑与人工河将广场以270度曲线温柔环抱;以陶瓷栏杆装饰的四座拱桥,轻巧横跨于河两岸;水面悠悠荡着几只小船,桥下红色的鲤鱼浮上来,轻轻唼喋着偶然飘落在水面的花瓣;河岸边的草地上,枝干壮硕的玫瑰,绽开象牙色与蜜桃色巨型花朵,香气沉重袭人;姿态娴雅的小鸽子们,或高踞于路灯杆顶端好奇地俯视着一切,或在玫瑰花树下悠闲地漫步;栗色与白色的马,拉着姜黄色轮辐的老式马车,在广场步道上优雅地缓步提着马蹄经过,发出好听的咔哒声……眼前犹如一个梦幻的玩具世界。<br></h3> <h3></h3><h3></h3><h3>待Y阿姨满血复活,四人再次结伴来到广场。此时,在广场建筑的二层长廊上,有一位面朝广场的先生,吹着口琴一边弹起了吉他。在这里筑巢的鸽子们,你来我往地张开翅膀滑行,不时从他的头顶带风略过。刚刚楼下在商量排练的几个流浪表演者,则在广场一侧跳起了弗拉明戈舞。近距离观看,你会发现女舞者的脸容尽是带着岁月刻痕的憔悴感,肚子上也已有藏不住的赘肉。然而不完美的真实也自有一种动人。舞者的肢体动作是充满张力和热情激昂的,面部流露出的神色却更多是高傲、冷漠,甚至愁眉紧锁与极端痛苦的。伴随着男人们苍凉的歌声,吉他与鼓声,这样的女子如同怒放的山野之花,兀自芬芳。直到曲尽,她们方从自己舞蹈的幻梦中醒来,重新露出带着取悦的笑容,从容拿起地上的草帽走向围观者。刚还在欢呼赞叹的人群,此时是瞬间作鸟兽散,只有个别游客向帽子里丢了几个硬币。不过想必对于她们来说,对这样的冷漠早已习以为常了吧。<br></h3><h3></h3><h3></h3> <h3>被圣周封路在科尔多瓦遇到的种种不便吓怕了的我们,此时心中只想着设法提早赶到下一站城市的酒店。于是塞维利亚大教堂和皇宫,也没来得及进去参观。只在教堂外部一瞥便匆匆上路。只能安慰自己,科尔多瓦和塞维利亚连续打卡失败,就当为二刷西班牙留了个理由咯。<br></h3> <h3></h3><h3></h3><h3><b>第七集 加迪斯之「小鸡哥在海边」</b> 不知道为啥,此行凡是到达海滨城市,就必定会遇到阴雨狂风。这样的天气下,大海也显得不太友善。下午在海滩抓紧时间给玩具猫和玩具鸡拍了些搞怪照片,我们便打算回酒店略做修整,养足精神,晚上出来吃个正经晚餐。毕竟前几天的行程中惊喜和惊吓交替得过于密集了。 </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一路在吃饭这件事上,我们几乎没怎么做美食攻略。基本是走到哪里算哪里,遇到什么吃什么,天堂地狱全靠缘分。偶尔由美食家小 Z阿姨负责刷一下大众点评,也是特地为了挑没什么中国人去,或中国人去了会留言评价“吃不惯”的餐厅来挑战的。毕竟好不容易出来一趟,才不是为了到中餐馆吃宫保鸡丁和麻婆豆腐呢。加迪斯一站的晚餐地点,也是这么样找到的。这顿饭最终被证明是我们此行吃到最贵的一餐,当然,也非常值得。 这家餐厅名叫Restaurante La Marea,提供餐前服务也是一位和蔼爷爷。来到西班牙又在海滨,怎能错过各种各样的Paellas?以分量论,四个女生点两份海鲜饭再配些沙拉、小食和甜点之类的,就已经很饱了。点菜结束,在爷爷为我们开餐酒的时候,领队又从包里拽出了她的鸡娃子,习惯性地往桌上一放。爷爷到底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见此场面也不过是微微颔首一笑。一边开酒,还一边回头给了鸡一个无限关爱的眼神。</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为我们提供餐中服务的,是另外一位高个儿先生。目测是个老练且正经的资深西餐服务生了。这位先生每次上菜过一会儿后,都要回来用征询的目光和竖起大拇指的动作试探性问你“我家菜好吃不?”可见对自家厨房是很有底气的。后来认真回想了一下,这一路上凡是遇到餐厅的服务生会不断回来问顾客“我家菜怎么样?”的,那个地方菜的口味都很棒。 因为海边风大,天气也阴冷,餐厅户外区搭着暖棚,桌边也开着电加热的取暖设备,就算这样,到底也没暖和到哪里去。于是身上穿最少的Y阿姨干脆一把把鸡娃子揽在怀里,抱着它顶得上加件衣服,身上能暖和不少呢。 待我们吃到七八分饱,刚那位负责上菜的先生又踱过来。这一回,他的表情有些凝重: “女士,你的鸡是觉得冷吗?”在我们先是惊愕,后是哄笑的过程中,他果真回身去工作台挑了一张熨烫平整的干净餐巾来,轻手轻脚抱过鸡娃子,把餐巾当成毯子,给鸡包了个严实,又托住鸡屁股,小心翼翼、稳稳当当送回Y阿姨怀里。那个细腻入微的表演,简直是影帝级的。直到最后,在我们无法抑制的魔性的狂笑声中,他自己才终于憋不住笑了场。想必这位先生在家里也是个优秀奶爸无疑了。<br></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领队Y阿姨今天晚上也是尽情地放飞了自我,先是去找了那个为我们开酒的爷爷和裹着毯子的小鸡哥合了影,结完账出来又把小鸡哥按在路边警车上强行合了照。如果当时有警察坐在车里的话,他会笑出来吗? 反正今晚这家超有爱的海滨餐厅,我们每个人都不会忘。(未完待续)<br></h3><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