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来了,我不怕”加强防灾减灾 关注生命安全——悦美幼儿园开展防震演练活动

杜老师

<h3>  为了进一步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强化校园安全应急处理水平,2019年5月10日,在汶川特大地震11年祭暨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长安区悦美幼儿园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了以 “防灾减灾记心中 平安校园伴我行”为主题的安全应急疏散演练活动。</h3> <h3>  这个日子我们应该停下脚步,多多反思与学习。灾难几率虽然小,但防灾意识应人人具备。灾难发生时,应该如何应对?下面来看看长安区悦美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是如何学会自我保护的吧!</h3> 快速疏散 <h3>  本次活动包括防震应急演练和消防知识讲座两部分。演练现场部署周密,全体师生行动迅速。从疏散警铃响起到全体师幼疏散完毕总用时不足2分钟,充分展现了我园对于突发状况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水平。</h3> <h3>幼儿能根据避震的要求正确实施紧急避险。</h3> <h3>  孩子们不惊慌,不害怕,记住要领,护住身体重要部位,找到坚固的支撑物躲避。</h3> <h3>  疏散完成后,作为本次演练活动的观察员,后勤杨贝贝主任对整个疏散演练过程作了及时总结,她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演练让全体师幼牢固树立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将抗险避灾应急反应能力内化成自身素质,保护生命、珍爱生命。</h3> <h3>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依次排队回到教室,保教主任于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对各岗位教职工的应急表现给予肯定。通过本周系列防灾减灾活动,幼儿园全体师幼充分了解地震及避震知识,掌握了初步应急避险和疏散方法,师幼应急避险、自救自护能力得到了提高。</h3> <h3>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防震减灾小知识</h3> <h3>总的原则:因地制宜,就近就地躲避,保护生命安全。</h3><h3>保护措施:用软垫、书包、书本、脸盆等保护头、颈部,掩住口鼻。</h3><h3>身体姿势:蹲、坐、蜷曲身体,尽量降低重心。</h3><h3>具体的避震措施如下:</h3><h3> (一) 楼房避震</h3><h3>1. 地震来临时,为了防止地震引发火灾,如有可能,要尽量抢时间关闭煤气阀门、熄灭蜡烛等明火。</h3><h3>2. 就近躲避在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房屋。</h3><h3>3. 躲到内墙墙根、墙角或床、桌等相对坚硬的家具下面。千万不要跳楼。</h3><h3>4. 地震过后,为防范余震,应该有序地、迅速从安全通道(楼梯)撤到楼外的空旷地带,不要乘坐电梯。</h3><h3>(二)教室避震</h3><h3>1.在上课时遇到地震,幼儿应就地躲避,用书包或书本护住头部躲在在、课桌下。</h3><h3>2.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有序地转移到操场,下楼时不要推挤。在一楼的幼儿可以快速跑出教室。</h3><h3>(三)商场避震</h3><h3>在商场、展会、书店遇到地震,要尽量躲在立柱或墙角,避开玻璃窗、广告灯箱、高大货架、吊灯等危险物体。</h3><h3>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h3><h3>(四)剧场避震</h3><h3>体育馆、影剧院遭遇地震,避震方法是:护住头,蹲或趴在排椅下面。</h3><h3>(五)室外避震</h3><h3>避开高大建筑物(特别是玻璃幕墙)、塔架、烟烟囱等危险物,避开山崖、陡坎,防止山石滚落和滑坡。万一被压,如何自救?</h3><h3>1. 要有生存的信心,要沉着,不要慌张。</h3><h3>2. 要坚定信念,保持镇静,一时不能脱困要耐心等待救援。</h3><h3>3. 保持呼吸通畅。设法将手抽出,清除头部、胸前杂物和口鼻附近的灰土。</h3><h3>4.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防止意外撞击和烟尘窒息。</h3><h3>5. 扩大和加固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造成重物坠落和进一步坍塌,确保生存空间。</h3><h3>6.设法脱离险境。尽量保存体力,不时用石块、砖块等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求救信号。</h3><h3>7. 不要哭喊、急躁、盲目行动。</h3><h3>8. 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h3><h3>9. 闭目休息,等待救援。</h3><h3>10. 维持生命。尽量寻找食物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可以起到解渴作用。</h3><h3>  另外,也请记住5.12这一天是汶川大地震纪念日。幼儿在灾难面前无疑是人群中最弱势的群体,防震安全教育是基础。我们将时刻保持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为全园师生的安全做好坚实的保障。</h3>

避震

地震

演练

疏散

应急

减灾

防灾

师幼

防震

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