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最后一张生活照

疾风劲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疾风劲草</h3><h3><br></h3><h3>作者:疾风劲草</h3><h3>图片:疾风劲草</h3><h3>音乐:想起老妈妈</h3><h1><br></h1> <h1>2017年8月10日那天,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日子!</h1><h1><br></h1><h1>雨后的小区里,阳光铺洒满地,浮云变换翻腾,格外美丽,空气透人心扉,一解连日的闷热,丝丝凉风中带有一点秋意。</h1> <h1>吃完早饭,收拾利索,我像往常一样回顾客厅,发现今天老妈没有像以往那样在沙发椅上躺着睡着,而是坐着,眼睛盯着窗外。</h1><h1><br></h1><h1>被病魔折磨的老妈今天似乎精神特别好,她自言自语,”你看我现在都瘦成什么样了,你妹给我买的裤子穿着都太肥了,我改一改。”“你能看得清吗,还是我给你缝吧。”我怕老妈力不从心,赶紧说。”不用你,这点活我行。”老妈边说着边拄着拐杖,去拿针线和剪子,然后坐回沙发椅,带上老花镜,聚精会神地缝了起来。</h1> <h1>看着老妈被病魔折磨的几近脱相的样子,我心头一阵阵的酸楚,老妈从一百八十多斤眼看着一点点瘦到还剩不到一百一十斤,万恶的病魔太无情,现实太残酷了!看着老妈的样子,我的眼睛模糊了,赶紧背过身去……</h1> <h1>此刻,我突然意识到,应该赶紧给老妈留个影,记录下这为时不多的片刻。</h1><h1><br></h1><h1>于是,我端起手机,乘她不注意,抓拍了这一张缝补衣服的照片。</h1><h1><br></h1><h1>期间,我还和远在异地的妹妹视频互动。妹妹眼里仿佛有杆秤似的,说:“老妈又瘦了,估计不超过110斤了,从我这走时还120多斤呢。”说着说着就抽泣起来,我赶紧调转镜头走开了。</h1> <h1>妈妈的情绪和精神似乎也感染了我,她难得有这么好的状态,我何尝不希望奇迹发生,妈妈的病好转?!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是妈妈的坚强意志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追求,在支撑着她。</h1><h1><br></h1><h1>实际我心里明白,像老妈这么个明白人,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她常说:我没事,你们放心,不要掛掛我。”她越是这样说,我心里越难受。我每次回去照顾她,总感到心在煎熬中,特别累!</h1> <h1>只是想不到,根本想不到,这随手一拍,竟成为妈妈生前留下的最后的回忆。在短短的一个月零三天后,妈妈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她最后一张生活照竟永远定格在她缝补衣服的画面中!</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母合影,摄于1949年</h1> <h1>老爸1938年入伍,妈妈1947年入伍。老爸病逝时,妈妈才三十岁,留下五个不到10岁的孩子。当时,我们都在驻军小学驻校上学。五套铺盖,五身四季衣服,整得像兵营一样,家务量何其大!妈妈的不易我们现在感同身受。</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兄妹合影,摄于1956年</h1> <h1>妈妈学会了使用缝纫机,学会了做衣服。在妈妈的缝缝补补中,被子褥子虽打满了补丁,却都补得整整齐齐,洗得干干净净。</h1><h1><br></h1><h1>特别是我们3个男孩,每天调皮玩耍,就像土堆里钻出来的泥猴一般;冬天鼻涕流出来不用手绢擦,直接往袖口上一擦,油光锃亮像打铁的,那脏劲儿可想而知,棉衣棉裤每年都要拆洗。</h1><h3><br></h3><h1>那时物资匮乏,买布要布票。在我的记忆中,我们穿的衣服,大多是妈妈自己做的。三个男孩儿虽然穿得板板正正,但也可见花布补丁;两个女孩儿倍受宠爱,穿得漂漂亮亮,象花蝴蝶一样。</h1><h1><br></h1><h1>多少个夜晚,我们都是听着缝纫机咔嗒咔嗒的声音入睡的。</h1> <h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h1> <h1>“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这是妈妈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这既是妈妈勤俭持家优良品质的体现,又是当时家境的真实写照。</h1> <h1>日月如梭,我们长大成人了,母亲却老了。而今我们兄妹五人都已是年过花甲,这些儿时的记忆还时不时地在脑海中跳跃。</h1> <h1>万万没想到,妈妈的最后一张生活照,竟定格在她缝补衣服的画面中。</h1><h1></h1> <h1>这不是宿命巧合,这正是妈妈一生勤劳善良的真实写照!</h1> <h1>在母亲节来临之际,采一朵花絮送给在天堂亲爱的妈妈!</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