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铸彩美术培训学校(分校)研学活动

和县三中

<h3>  芜湖铸彩美术培训学校校外游学活动是学校针对美术兴趣爱好者开展的一次美术审美教育活动,特色。校外游学活动的开展,正是证明了我们办学的新理念,新思路,学习不仅在教室,也在校外,特别是走艺术类特色的路子,更要多带着学生走出去看看,多开阔眼界,多增加见闻,活跃学生思维,树立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活动的开展以走进艺术高校,感受艺术学院的独到之处,走进美术馆,感受一件件大师作品的震撼和美感。</h3> <h3>  现代教育思想所强调的美术审美教育,是指通过造型艺术美的欣赏与创造活动,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欣赏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方式。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观为目的。实践证明,这种深受学生喜欢的美术审美教育课,其意义在于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人生兴趣,情感得到了陶冶,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提高了分辨美丑、明辨事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思维发展,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生价值,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h3> <h3>整队☞出发</h3> <h3>第一站</h3><h3>常州淹城春秋乐园</h3><h3>淹城,春秋战国时期三城三河地面城池,现为中国古代春秋淹城遗址。在春秋淹城遗址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淹城春秋乐园是整个旅游区的核心区域和支柱产业,亦是中国首家春秋文化主题公园。 淹城春秋乐园建于淹城遗址的东部、北部,取材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以情景体验的形式,将春秋文化意境下的静态观赏型项目、互动演艺型项目和体验式游乐项目相结合。</h3> <h3>  园区环境氛围布置设计独特,既具有鲜明的春秋历史文化特征,又不失现代审美和时尚元素,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创意式融合;各项设备设施均采用现代技术,融合中华传统文化,通过主题游乐和演出延伸文化内涵,增加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娱乐性,项目创意在国内旅游界创下多项第一。</h3> <h3>第二站</h3><h3>上海豫园</h3><h3>豫园(Yu Garden)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1],是江南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占地三十余亩。 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有城隍庙及商店街等游客景点。[2]豫园在1961年开始对公众开放,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第三站</h3><h3>上海外滩</h3><h3>外滩(英文:The Bund;上海话拼音:nga thae),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黄浦江畔,即外黄浦滩, 外滩全长1.5公里,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东面即黄浦江,西面是旧上海金融、外贸机构的集中地。</h3> <h3>  1943年起,外滩的正式路名为中山东一路。 外滩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素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是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上海重要的地标之一。1996年11月,国务院将其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12月,上海外滩获得“2018中国品牌旅游景区TOP20”称号。</h3> <h3>第四站</h3><h3>中华艺术宫</h3><h3>中华艺术宫由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改建而成,于2012年10月1日开馆,总建筑面积16.68万平米,展示面积近7万平米,拥有35个展厅。 公共教育空间近2万平米,配套衍生服务经营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其主体建筑位于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毗邻地铁7号线和8号线,交通便利。</h3> <h3>  中华艺术宫是集公益性、学术性于一身的近现代艺术博物馆,以收藏保管、学术研究、陈列展示、普及教育和对外交流为基本职能,坚持立足上海、携手全国、面向世界。自开馆试展后,参照国际艺术博物馆运行的经验,逐步建立了政府主导下理事会决策、学术委员会审核、基金会支持的“三会一体”运营架构。 中华艺术宫秉持艺术服务人民的立馆之本,始终把观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坚持公益性的基本价值取向,集社会各方之力,加强文化生产,强化公共服务,努力成为公众享受经典艺术、提升艺术美育的高雅殿堂。[1]2018年10月1日起,“钱瘦铁艺术作品展”在中华艺术宫举办。</h3> <h3>第五站</h3><h3>刘海粟美术馆</h3><h3>刘海粟美术馆是一所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机构。它坐落于上海西部的虹桥开发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它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下的中国新美术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刘海粟先生之名命名的。</h3> <h3>  江泽民主席题写了馆名,1995年3月16日正式开馆。它集美术馆、小型博物馆和个人纪念馆于一体,而主要履行美术馆的功能,如向公众进行美术教育,组织学术研究,开展国际国内的文化交流,推进我国的美术事业。刘海粟美术馆愿以高水准的展览和高质量的服务面向国内外美术界人士和广大美术爱好者。</h3> <h3>第六站</h3><h3>上海博物馆</h3><h3>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中汇大楼,现位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1]1993年8月,上海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1996年10月12日全面建成开放。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高29.5米,总投资5.7亿元。新馆是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的建筑造型,具有中国“天圆地方”的寓意。</h3> <h3>  馆名“上海博物馆”系建国后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所书。[2]上海博物馆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其中精品文物12万件,其中尤其是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收藏了来自宝鸡及河南、湖南等地的青铜器,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誉,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h3> <h3>集合☞ 返回</h3><h3> 珍惜校外活动的机会,认真欣赏美术作品,感受大师作品带来的美感和影响,对美术有全新的认识和感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h3>

淹城

美术

学生

外滩

上海博物馆

春秋

艺术宫

美术馆

艺术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