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议两公开”推进下台村村级事务民主决策规范化

娃犀利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为了进一步推进村级事务民主决策规范化管理,夯实村民自治的基础。下台村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村级事务决策、管理机制,坚持以落实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为重点,以“</font>四议两公开<font color="#010101">”为抓手,着力发展基层民主,在党员和党组织之间、党员和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村级事务的决策实现了公开化和民主化,村级事务的管理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新时期。</font></h3> <h3>  1、开好“四个会”,保证事务决策民主化。第一,党支部会提议会。对村内重大事项,村党支部首先在充分征求党员、村民代表及广大村民意见和认真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集体研究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使提议符合中央和省、市、区的要求,符合本村发展实际,符合群众意愿。第二,村“两委”商议会。组织村“两委会”班子成员对村党支部的初步意见充分讨论,科学论证。对意见分歧比较大的事项,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口头、举手、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表决,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商议意见。第三,党员审议会。对村“两委会”商定的重大事项,提交党员大会讨论审议。审议事项经应到会党员半数以上同意方可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表决。党员大会审议后,村“两委”认真吸纳党员的意见建议,对方案进行修订完善。第四,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决议会。对党员大会通过的事项,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由村委会主持,召集村民代表或全体村民讨论表决。在决议会上,采取“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答疑”的形式,由村民对各种事项进行质询,村两委干部进行答疑。决议时,采取票决制的形式,参会人员举手表决或无记名投票表决,讨论事项必须有全体村民代表或到会村民半数以上同意方可决议通过。</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2、</font>抓好“村务公开”,保证事务管理规范化。对形成的决议和实施结果在全村进行公开,所有公开事项一律在村级活动场所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 天。公示期间,主动深入群众征求意见,对决议事项做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发现公示内容有遗漏的、不真实的立即重新公布。</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font>四议两公开<font color="#010101">”的推行,推进了村级事务决策的民主化、管理的规范化,扩大了基层民主,广泛汇聚了党员群众的意愿和主张,提升了村务管理的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font></h3> &nbsp; &nbsp; &nbsp; <b>&nbsp;干劲多了,涣散少了。</b>实行“四议两公开”后,村里的大小事务进行民主商议、民主决策,“两委”成员心齐气顺,干部作风形象有了很大改观,激发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各项重点、难点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的推进效果。通过“三议一表决”的方式成功实施了2016年-2018年农牧业产业发展扶贫项目,使村集体经济率先“破零”,群众增收渠道不断丰富,使全村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b>信任多了,猜疑少了。</b>建立村级事务民主决策、规范管理机制后,增强了“村两委”工作的透明度,民主监督更扎实、更有效,基层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不断转变,群众对村“两委”的信任度明显提高。<b> 和谐多了,矛盾少了。</b>“四议两公开”紧紧围绕群众的切身利益,充分发挥了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群众更加理解和支持干部的工作,关心村上的经济发展和公益事业,呈现出群策群力改变乡村面貌的新气象,农村的一些焦点、热点问题经过及时排查、化解,消除了群众的疑虑,还了干部清白,给了群众明白,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又好又快发展。<br>

村两委

群众

村级

党员

事务

事项

村民

村民代表

四议

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