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读了王崧舟老师的《王崧舟与诗意语文》,感触颇深。这本书集中了王老师近几年对诗意语文的一个不断理解和生成的文字轨迹,是他参与各种大型的、专题的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培训活动的讲座和报告。虽未亲临现场,但通过此书我能够深切地感悟从王老师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对于诗意语文的解读和修行,令我对诗意语文有了更深的感受,让我对平常那近乎麻木的课堂教学有了更大的触动。<br> 非常喜欢王老师的课,充满生命的张力,在王老师诗意的语言中,我进入到如诗如画的境界,宛如置身于梦中。教师和学生都沉浸在文本的情境之中,他们用诗意的语言诉说着作者的心声,宛如欣赏一幅中国古代的水墨画。他的课堂让我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美感,让人觉得读他的课堂就是像在如痴如醉地吟诵一首百读不厌的诗。他的语文是诗意的语文,他的课堂是诗意的课堂。<br> 那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诗意课堂?这是我拜读完这本书以后最多的思考: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你应该是一位谈吐风趣、学富五车的 “诗人”。言语中带着诗意;朗读中能聆听到诗意;课堂中浓浓的诗意语文;教学中充分显现教师智慧,能够深入浅出。诗意的语言让学生永远回荡在心间,师生终身受用;诗意的朗 读让学生听得入神,师生受益匪浅;诗意的课堂让学生学得轻松,师生其乐融融。聆听王崧舟老师的课,他是一位真正的诗人,言语滔滔不绝,脱口而出。他在评价一位朗读时声音小的学生时,他说:“读得真是‘小心翼翼’”;对一位朗读较好的学生的评价是:“读得真好,我们也陶醉在你的朗读之中了”;“滔滔不绝地说是能力,专心致志地听是修养,用语文要有能力,也要有修养”;“带着灵动读……”大师那妙趣横生的谈吐,那大气的课堂设计和精妙的点拨,并非平地起高楼,这是有坚实的基础的,这坚实的基础完全得益于他爱看书。这回,也算是真正明白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思了。在诗意的课堂中,老师用一颗诗心,带着几十颗童心交流,以一份情感动另一份情,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颗诗心荡涤另一颗诗心。<br> 儿童天生是诗人,雪莱说“诗也是孩子”,这正是语文的追求。面对着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我们要帮助孩子练就一颗慧心,打造一双慧眼,必须“身先士卒”,作出示范,给孩子感性的认识。作为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整体推进、协调发展,重视贴近学生生活,充分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不断强化学生的成功意识,有效地引导学生从小成功走向大成功。这样一来,教师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赏读,以点带面,让诗意在语文课堂上生根发芽并开出绚烂的花。<br> 王老师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在流转不息的生命之轮中,我为语文而来!是啊,诗意的语文需要教师平和的心态和神圣的使命感。不为短期的效应,不为眼前的功利,为了花草树木整个的一生长远考虑,像春雨润物无声,奠定扎实的根基,让小苗健康快乐地成长。愿有一天我的语文教学也能“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