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健康活动重于实效</h3> <h3><br>健康教育活动的关键和重点分享:<br><br><br><br>一、目标定位要准确<br><br>布卢姆认为:“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教学,学生能做以前不能做的事。它是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影响教学过程的设计、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制约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决定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 这里的健康教育不仅包括身体健康,更包括心理健康。,教师可以从身、心健康这两个方面来对幼儿开展健康教育活动。<br><br>1.活动目标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br><br>通过观摩多节健康教学活动,发现有的教师对活动究竟要达到什么目标不够明确,以至于活动中不能按照活动目标来开展活动、盲目性很大。例如:有的老师一节课看似热热闹闹,孩子有跑有跳、有钻有爬忙得不亦乐乎,观课的老师却看不明白这个活动究竟要发展孩子的什么能力,孩子在活动中得到了什么发展。作为一名执教者,开展什么活动?怎么开展活动?教师必须对班级幼儿有全面的认识,不仅要对幼儿的身心特点有准确把握,而且还要对本班幼儿的身体发展、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个人能力等具体情况做到了然于心,备课前先备幼儿 一节优秀的体育活动,对幼儿和教师都有益处,它不仅能够使幼儿得到充分发展,而且还能促使教师快速成长。因此,要想成功地开展健康活动,制定可行的目标是关键,只有紧紧围绕目标开展活动,机智地观察幼儿表现,根据孩子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策略,这样弹性的活动才会活泼、丰满、有效。<br><br>2.活动目标要具体可行<br><br>在开展活动前老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不要过于笼统,显得大而空,没有操作性。例如,小班健康《好玩的轮胎》修改前的目标为:1、引导幼儿大胆地在轮胎上爬行,发展四肢力量。2.培养孩子安静等待和服从命令的好习惯。显然,这样的目标并不强,虚拟的,不能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而且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没能把孩子作为活动主体,不符合新的教育理念。修改后的目标可以这样制定:1、尝试手脚着地在不同高度、坡度的轮胎上爬行,发展幼儿四肢力量和动作协调性。2、幼儿能按顺序进行活动,原意遵守游戏规则。改进后的两点目标都是从孩子的角度来制定,体现以孩子为主体,这样的目标更加明确具体,便于实施。<br><br>二、活动开展有层次<br><br>《指南》明确提出:“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发展的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的水平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在健康教学活动中,因为每个孩子体能发展情况不同,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活动要求不可一刀切,要因人而异。在大班健康《妙玩纸箱》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巧妙地将活动分层,让孩子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例如在游戏“过沙坑”中,教师的图示就给孩子以暗示,可以搭三个一组的沙坑玩,也可以搭六个一组的沙坑玩,看过图示后孩子迅速地把场地布置成两组。这样活动中体能弱一点的孩子就可以选择三个沙坑组,体能强的孩子就可以选择更具挑战性的六个沙坑组。还有在最后的探险游戏中,教师同样进行分层活动:探险过程中有平坦大道,但有飞石攻击;有陡峭山坡,路况险峻,但路程稍近一些,这样孩子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路线,尽管探险过程很惊险,但孩子在活动中表现的都很积极、勇敢、坚强,孩子不但体能上得到了发展,也在活动中学会了合作。<br><br>三、活动玩法有趣味<br><br>《指南》指出:“借助各种材料和器械进行运动,尝试新的内容和玩法,获得身体运动的经验”。<br><br>1、充分认识幼儿选择合适的活动<br><br>教师在组织健康活动时,还应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身体机能的发展状况,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注意游戏的选择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在小班健康《好玩的轮胎》中,小班幼儿利用轮胎练习爬行,教师就巧用轮胎变变变,变成一条神奇的轮胎小路(一个轮胎高度)→变成一座大桥(两个轮胎高度)→变成一座小山坡(两个轮胎错位摆放),教师使用的器械非常简单,就是身边废旧的轮胎,通过摆放组合形式的变化,每次玩的内容都有所不同,孩子在难度递增中不停地挑战,兴趣有增无减,一个简单的器械变变变,把轮胎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在大班《妙玩纸箱》活动中,教师启发幼儿将纸箱用不同形式摆放,从而变成小河,小马、沙坑,有的小朋友还在长凳上练习平衡,这时随机指导:“怎么能造一座更长的桥呢?”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立即有序的把一条条纸箱接起来变成了一座大桥。在小班《小刺猬背果果》活动中,幼儿发现在一个泡沫垫上练习滚太容易了,于是,有的孩子主动把泡沫垫拼在一起,增加了长度,让孩子觉得更有挑战性和趣味性。活动方式的改变增加了幼儿的兴趣,促使幼儿特别愿意和喜欢去参加活动,自然而轻松地进行身体锻炼。与此同时,又给幼儿的身心带来愉悦、欢乐的感受。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br><br>2、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br><br>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只要有兴趣,就会拥有持续不断的动力,并会想尽一切办法把它完成。在健康活动中,教师可以为活动设置丰富的活动情境,让孩子有参加游戏的欲望,从而融入游戏,享受游戏。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多变的辅助材料,给幼儿造成视觉上的冲击,让孩子在玩中探索,玩出不同的花样。例如:小棒纸球,可以玩“驱小猪”游戏,滑板车垫游戏,可以玩“钻洞”游戏,汽车皮球游戏,可以玩“提西瓜”游戏;小椅子+绳子,可以玩“赶马车”的游戏,纸板+夹子+线+纸球,可以玩运“运鸡蛋”的游戏,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围绕着一块体育素材,结合和重用其他材料,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创造了一系列新的游戏方式。器械变变变,就有新玩法,既简单操作、又能让活动更加丰富有层次,教师何乐而不为呢?<br><br>四、活动内容要整合<br><br>《指南》在说明中指出:“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各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在健康活动中我们应本着活动整体化的观念,除了注意健康活动对身体的锻炼价值以外,还有意识地把健康与其他相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挑战、善于合作等良好的学习品质,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例如,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时,我们没有单纯地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树立安全保护意识,还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勇于克服困难,培养孩子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在传球游戏中除了要求幼儿掌握传球技能外,还勇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所以在每一次的活动开展中,要把语言、社会等五大领域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br><br>五、活动评价要具体<br><br>我们老师在组织健康活动的时候,最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就是最后的评价,评价时可以让幼儿自评、互评、小组评等多种形式。通过评价激起幼儿的主体参与性,体验成功的喜悦,分享合作的魅力。<br><br>《指南》在健康领域提出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并给了我们许多好的教育建议,这为我们幼儿园开展健康活动指明了具体的方向,健康教育活动不仅要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而且要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和发展;不仅要增强幼儿的体质,而且要促进幼儿在认知、情感、态度、社会性和个性方面的良好发展。在幼儿的身体锻炼活动中,应尽量使幼儿身体的各个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技能等,都能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尽量避免身体锻炼的片面性和不平衡性。只要我们老师认真学指南用指南,健康活动就会越玩越健康、越玩越快乐、越玩越有创新<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