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很久以来就想去看看宝鸡峡和引渭渠首,追寻“一渠润秦川”的盛景和宏伟,但事务羁绊一直未能如愿;今年五一放假,天高云淡,温度偏高还有点晒,但我和爱人仍旧驱车,沿连霍高速一路往西,从宝鸡西出高速来到了宝鸡峡所在地————林家村,这里也是陕西宏伟的水利枢纽工程————宝鸡峡引渭渠的渠首所在!</h3> <h3>宝鸡峡水利枢纽位于宝鸡市金台区硖石镇林家村的渭河峡谷出口处,距离宝鸡市区4km,是陕西最大的造福于民的水利工程。也是宝鸡市修建的一条最大人工河流工程。</h3> <h3>渭河流域有着非常悠久的文明史。渭河在陕西境内塑造和滋润的关中平原,是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最早摇篮。早在6000年前,渭河流域就具有优越的生态环境,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先祖三皇————伏羲、炎帝、黄帝都发祥于渭河流域。渭河与古埃及的尼罗河,古印度的恒河,古巴比伦的阿拉伯河一样,是人类最早的乐园。“三源孕鸟鼠,一水兴八朝”,形象地说明了渭河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和实现国家大一统的强大基地。</h3> <h3>宝鸡峡水利枢纽一期工程为低坝引水枢纽,于1958年始建,到1971年建成通水,实现了引水上塬的宏伟理想,二期工程是在原溢流坝的基础上加高坝体、增加泄洪、引水、冲砂闸孔、增建坝后电站的改扩建工程,该工程1997年开工建设,到2005年主体工程全部建成。大坝长度208.6m,坝顶高程637.6米,该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有效缓解了关中缺水状况,发展壮大了农业经济,促进了关中西部乃至陕西全省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h3> <h3>炎帝佑渭水!</h3> <h3>渠首的零点广场是渭河百里画廊的起点。宝鸡峡引渭灌区,是在宝鸡峡引渭工程建成后,与渭惠渠灌区合并而成的陕西省最大灌区,位于关中西部渭河以北渭北高原腹地,东西长180公里,南北平均宽14公里,海拔高程400米,600米,素有陕西“第一大粮仓”之称,有效灌溉面积296.5万亩,由宝鸡峡引渭工程、渭惠渠工程和渭惠渠高原抽水灌溉工程三大部分组成,从宝鸡县林家村和眉县魏家堡两处筑坝引渭水,是个独具特色的双渠首引水灌区。</h3> <h3>从宝鸡峡水利枢纽林家村————也就是“八百里秦川第一屯”一路向北盘道上塬,沿长坪路可达六川河生态旅游景区。六川河是渭河的一大支流,六川河景区是宝鸡峡库区向北延伸出的一个景点,这里群山环抱,绿水长流,陇海铁路逶迤西去,双桥并峙恰似两道彩虹,自然与现代在此和谐交汇,青山绿水相得益彰。</h3> <h3>两山夹明镜,双桥跨彩虹<br></h3> <h3>六川河口处,胜景似南海,</h3><h3>普陀西峭壁,天然大佛坐;</h3><h3>五彩祥云飘,参禅悟道中,</h3><h3>灵蛇神龟守,夕阳落碧湖!</h3> <h3>日升月恒</h3> <h3>垂钓乐园</h3> <h3>横跨六川河的希望之桥</h3> <h3>青山绿水小船</h3> <h3>六川河生态旅游区总体布局为“一轴两带三区”。“一轴”主要指沿六川河河道及沿河的川道区域,构建从宝鸡峡水库、西普陀景区至蜂泉山景区的景观轴;“两带”即六川河川道两侧的沟坡;“三区”即西普陀景观区,宝鸡峡库区、苟岭库区。充分体现了“景观旅游建设、现代农业休闲观光、生态文明发展”等特点。</h3> <h3>年年有鱼的关中秋天————孩子们戏嘻的笑脸!</h3> <h3>晴空一瞥浮白鹤,碧池万点跃红鳞!</h3> <h3>六川河正以旅游业,水产养殖业,种植业为抓手,为建设旅游名市,打造宝鸡后花园而不懈努力。好的精准扶贫制度,造就了沿河道点缀的特种养殖业————梅花鹿的家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