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湖南省常德市中学校长《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高端研修班纪实</h3> <h3> 当我们在谈论未来的时候,未来已来,当我们讨论将至的可能性时,将至已至。面对席卷而来的未来浪潮,我们只有以变革的姿态迎接未来,决胜未来。 </h3><h3> ————摘自(袁振国,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学部主任。)</h3><h3>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的有关文件精神,整体提升常德市中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常德市教育局委托湖南文理学院继教院组织全市40名初高中校长,远赴吉林长春参加教育信息化高端研修。</h3><h3>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在这热情而率性的初夏,我们相聚在中国老工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北国春城”之美誉的长春。</h3><h3> </h3> <h3> </h3> <h1> <font color="#ed2308"> <i> 培训学习篇</i></font></h1> <h3> 5月7日上午,在长春国贸大饭店的九楼会议室,召开了简短而隆重的开班典礼。项目组刘元兵老师主持了开班仪式, 开班典礼让全体学员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熟悉了学习的内容,牢记了学习的纪律,接下来就是教授的精彩授课。</h3> <h3> 本次培训共有8位专家、教授为我们授课,他们或来自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或来自基层学校与前沿公司。老师们通过精彩的讲授、具体的案例、科学的数据,让学员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给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娱乐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当然也包括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上的巨大变革。</h3><h3> 老师们时而旁征博引字字珠玑,时而幽默风趣掌声雷动,时而严谨睿智引人沉思……</h3> <h3> 近些年互联网、云计算、移动通讯、穿戴设备、大数据的整体突破,快速发展的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正在给今天的教育带来全新的景观,勾画出未来教育的基本框架,展现出未来教育的无限魅力。面对新课程的实施,信息技术早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并不断完善,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手段如何运用到教学中已迫在眉睫。</h3> <h3> 教授们或站在理论的高度、思想的前沿,解读国家的政策与方案,高屋建瓴地指明研究与发展的方向;或站在技术的层面,强调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为学员们传授技术技能,如:二维码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腾讯微云、希沃授课助手、百度高级搜索、图片文字识别小程序等;或从课堂教学的变革上,让人理解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领会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以及师生角色的转变;或从冷思考的层面探讨适切运用,强调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手段,并由此引出乔布斯之问:“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的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h3> <h3> 部分教授的精彩语录:</h3><h3> “禁止手机进课堂,是没有能力的表现。”</h3><h3>“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最适合的技术。”“没人能改变时代,改变的只能是自己。”“再强的人工智能都只是人的智能的延展。”“学优秀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h3> <h3> 学员们认真聆听,详细记录。</h3> <h3> 课前分享时段由各个小组轮流主持,来自常德市各区县的校长们分享了自己学校成功的办学经验,探讨了教育信息化所面临的困惑。培训班的班长常德市外国语学校朱方武校长说道:“校长要具备先进的思想,超常的智慧,过硬的作风,要用文化来引领师生,教育就是感动生命唤醒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不能学习,没有活动就没有成长……”来自石门县南北镇中学的毛克武校长分享了石门县县域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成功做法。汉寿县三和中学刘利飞校长则道出了农村中学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短板。</h3> <h3>课堂互动,精彩纷呈。</h3> <h3> 项目组的负责人廖书记自始至终参加我们的培训学习,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令人佩服。</h3> <h1> <font color="#ed2308"><i> 实践考察篇</i></font></h1> <h3> 长春市103中学是一所始建于1962年的省市知名品牌学校,实行九年一贯制教育。学校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国家民族振兴培养人才”的办学宗旨,实施依法治校、名师强校,科研兴校,质量铸校,文化立校的发展策略,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获得了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长春市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色学校、长春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h3><h3> 学校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先进、文化氛围浓厚。考察时恰逢学校举办首届风车文化节,操场上万只风车随风转动场面很是壮观,学生们在设计风车、做风车、话风车,诗诵风车、研究风车的结构、追溯风车的历史、舞动风车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琢磨着:我校紧邻湖南西洞庭湿地保护区,三面环水,计划明年举办一个水文化节,打造水文化,做足水文章,培养具有若水情怀的学生!</h3> <h3> 考察的第二站是科大讯飞长春朝阳基地,它是全国第一家针对人工智能方向的专业型创新创业基地。通过实地考察、现场观摩、主题报告等途径,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强大以及科技发展的魅力。</h3> <h1> <i><font color="#ed2308"> 风土人情篇</font></i></h1> <h3> 由于地理位置以及季节原因,凌晨四点左右天就亮了,家乡的朋友们应该还在睡梦中哦!</h3> <h3> 长春市的街道非常的干净,市民素质也挺高,上图是寒风中排队等公交车的场景,着实让人感动!标准的普通话也分外的好听,授课中教授们打趣的说:他们只会一种语言,能讲方言真好!五月,正是丁香绽放的时候,小巧的花瓣开放时,一簇一簇的连成一片,蓝紫色深浅不一,香味淡雅而不浓烈,路过时不免要驻足拍照,一路芬芳沁人心脾!仿佛下了雨,若影中看到撑着油纸伞,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h3> <h3> 感谢老乡同学、学生等热情的款待,东北的美食也确实让我馋了一把!</h3> <h3> 来东北伪满皇宫博物院是必定要去走走的,好在返程的时候挤出了点时间,感受到了末代皇帝溥仪别样的人生,更见证了日本侵略东北,实行殖民统治的血腥与残暴。由于时间原因,我也只能在电脑中找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和中国一汽的图片,我想这也为我再来长春找了个很好的理由。</h3> <h1> <i><font color="#ed2308"> 反思提升篇</font></i></h1> <h3> 长春为期一周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已经结束,但给我内心的震撼很大,深感自己与当今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的差距,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庆幸上级领导给了我这么一次学习提升的机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必将为教育教学插上翅膀,我们没有理由拒绝,更不能懈怠,只有不断的学习,接受新理念,新技术,新事物,才能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h3><h3> 1、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活到老,学到老。时代在向前发展,技术在不断的更新,只有善于学习,不断创新,才不会落伍。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对信息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很多的事情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还可以这么简单,同时我们还要把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使之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为教育教学增添光彩和活力。</h3><h3> 2、引领教师教育信息化专业成长。作为教育管理者,必定要充满教育情怀,除自己有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外,还要引领教师掌握基本的技术应用能力,掌握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的教育技术能力,掌握借助信息技术寻求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如:我校已配备了电子白板教学一体机,大多数教师还停留在简单使用PPT的层面,我们将通过培训、比赛等强化教师对教育信息设备的使用。</h3><h3> 3、搞好教育信息化科研。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我校将结合现有的信息技术,进一步整合资源,努力改革课堂教学,不断创新育人模式,逐步完善评价方式,加强多方互动等,有效地推进学校信息化发展。</h3> <h3>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读书与旅行是我们开阔眼界,提升修养的有效途径。长春之行定是收获满满,增长了见识,拓展了思维,收获了友谊,真是不虚此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