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硬币图谱初步考证(二):十美分至五十美分

鲁川

<h3>↑ 1797年10美分(1796-1797),直径Ф19mm,重2.7克。设计者是主雕刻师罗伯特·斯考特。正面图案是象征着自由女神的女性头像,头像为波浪似的发型,通常称为“波浪头像”。&nbsp;此女子头像取材于吉伯特·斯图亚特为费城政治家威廉·宾汉姆妻子所画的肖像。肖像上面铭文;LIBERTY(自由)。1796年发行的10美分正面有15颗星,代表当时美国州的数量。1797年初发行的的米增加了一颗星,代表新的田纳西州,共有16颗星。美国铸币局长伊利亚斯·邦迪诺特意识到一颗星代表一个洲的设计会导致硬币图案经常发生变化,因此提出修改设计,只保留13颗星,代表最初的13个殖民地。因此,1797年发行的的米硬币有13颗星和16颗星两个不同的版本。背面镌刻一只展开双翅立于月桂枝上自然状的小鹰,边上围绕着棕榈枝和橄榄枝,鹰脚下有一朵云。外环铭文;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利坚合众国)。《1792年铸币法案》只规定1美分和0.5美分标记面值,因此波浪头像10美分开始时没有标记面值。</h3> <h3>↑ 1805年10美分(1798-1807),直径Ф19mm,重2.7克。由罗伯特·斯考特设计。正面图案是与原来的版本相同的波浪头像,背面的图案则做了修改。原设计里的小黑鹰由于过于瘦小而广受批评,新的设计改为按比例缩小的美国国徽。</h3> <h3>↑ 1821年10美分(1809-1828),直径Ф18.8mm,重2.7克。由助理雕刻师约翰·雷克设计,硬币正面图案是自由女神带帽头像,通常称为“带帽头像”版。其模特名字目前无从可考,货币研究家威廉·杜波依斯认为她可能是雷克的德文女教师。新硬币的背面图案是一只抓了三支箭(象征力量)的鹰和一根橄榄枝(象征和平)。鹰的胸口图案是一面盾,上面有6条竖线和13条横条纹。同时,背面还在鹰的脚下增加了"10C,"标记表示硬币价值。</h3> <h3>↑ 1830年10美分(1828-1837),直径Ф18.5mm,重2.7克。主雕刻师威廉·克内斯改革了生产工艺,可以制作出更厚的硬币。为了保持标准的重量和成分,将硬币的直径缩小了,从18.8毫米改为18.5毫米。新版本10美分硬币也因此称为“小版本”。1828年之前发行的带帽头像10美分现在称为“大版本”。</h3> <h3>↑ 1838年10美分(1837-1838),直径Ф17.9mm,重2.67克。美国铸币局长罗伯特·马斯克尔·帕特森提出要求,新的硬币正面采用坐在石头上的自由女神形象,还应有“自由象征”的自由帽。主雕刻师威廉·克内斯完成了最初的草图设计,但是由于病重而不能完成后续的工作。这项设计任务就转交给戈伯莱切特,他也因此提升为副主雕刻师。硬币正面的图案是自由女神身穿长裙,坐在一块岩石上,左手举着一根棍子,棍子上面挂了一顶帽子。她的右手拿着一面盾牌,上面刻着"LIBERTY"。硬币的背面刻着"ONE DIME",周围围绕着花环。</h3> <h3>↑ 1838年10美分(1838-1840),直径Ф17.9mm,重2.67克。硬币图案稍有修改,坐姿自由女神周边增加了13颗6角星。</h3> <h3>↑ 1843年10美分(1840-1853),直径Ф17.9mm,重2.67克。硬币图案再次修改,坐姿自由女神的后手肘下增加了衣角皱褶。</h3> <h3>↑ 1854年10美分(1853-1855),直径Ф17.9mm,重量从2.67克改为2.49克。是因为银的价格上涨。重量标准改变后,新铸硬币上加了箭头以示区别。</h3> <h3>↑ 1860年10美分(1856-1860),直径Ф17.9mm,重2.49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国家字样刻在正面坐姿自由女神周边。与此同时,背面的月桂树枝花环改成玉米、小麦、槭树和橡树叶组成的花环。</h3> <h3>↑ 1864年10美分(1860-1873),直径Ф17.9mm,重2.49克。据《每日邮报》2012年8月11日报道,日前,一枚铸造于1873年面值10美分没有箭头的自由女神坐像硬币拍出160万美元(约合1018万元人民币)高价。</h3> <h3>↑ 1874年10美分(1873-1874),直径Ф17.9mm,为了与法国法郎重量对应,让美国的硬币能够在全球范围流通,重量从2.49克改为2.5克。重量标准改变后,新铸硬币上加了箭头以示区别。</h3> <h3></h3><h3>↑ 1879年10美分(1875-1891),直径Ф17.9mm,重2.5克。年份旁取消了箭头标识。</h3> <h3>↑ 1899年10美分(1892-1916),直径Ф17.9mm,重2.5克。1892年,造币厂先是举办设计竞赛,但评审委员会却无法找到一套适合的作品。造币局长爱德华·利奇要求主雕刻师查尔斯·巴伯独自设计10美分、25美分和半美元硬币,俗称的“巴伯币”由此诞生。正面图案是自由女神头像,她带着一顶弗里吉亚帽,上面装饰着月桂枝花环,写有“LIBERTY”字样。自由女神的头像来源于当时法国的硬币图案以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币背面保留了和坐姿自由女神10美分硬币相同的花环。2005年3月7日在美国弗罗里达州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一枚1894年10美分以130万美金的高价成交。</h3> <h3>↑ 1937年10美分(1916-1945),直径Ф17.9mm,重2.5克。1915年,在3位雕刻家间展开设计竞赛,最终雕刻家阿道夫·亚历山大·温曼的方案入选成为10美分和半美元的新设计。温曼为10美分正面设计的自由女神形象有一头环扎起来的紧密卷发,还戴有一顶传统自由帽。普遍认为他是以诗人华莱士·史蒂文的妻子埃尔西·凯切尔·史蒂文斯为模特创作的。因罗马神话中的神之使者墨丘利是头戴一顶插有双翅的帽子,脚穿飞行鞋,手握魔杖,行走如飞。由于温曼设计的自由女神帽子旁边有翅膀,被误认为是罗马神话中的墨丘利,所以得名“墨丘利10美分”。而实际上正面图案是带着弗里吉亚帽的自由女神,帽子上的翅膀代表自由地思考。有温曼姓名首字母缩写“AW”组成的花押字,位于年份和“LIBERTY”的最后一个字母“Y”之间。硬币背面刻有古罗马权力和威信的标志束棒,以及代表和平的橄榄枝,象征着美国已经为战争做好了准备,同时内心希望和平。后来“标志束棒”成了意大利贝尼托·墨索里尼法西斯主义的标志,相应地引起对这枚硬币设计的一些批评。造币厂标识位于硬币背面,在“ONE”的最后一个字母“E”和橄榄枝之间。</h3> <h3>↑ 1949年10美分(1946-1964),直径Ф17.9mm,重2.5克。1945年4月,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逝世。当时,众多民众集体请愿,要求财政部以某种货币形式纪念罗斯福总统。弗吉尼亚州议员拉尔夫·亨特·道顿提出用罗斯福的肖像取代目前流通的墨丘利10美分,以表彰他为小儿麻痹国家基金会成立所作的贡献,因罗斯福总统曾大力呼吁民众为基金会捐献10美分硬币,后来这个活动被命名为“10美分活动”。1946年1月30日为了纪念罗斯福64岁生日正式发行罗斯福10美分银币。由于设计时间仓促,这个任务直接交给了造币局主雕刻师约翰·R·辛诺克。正面图案是罗斯福头像,在其脖子的下方,刻有辛诺克的名字缩写“JS”。背面图案由火炬(象征自由)、左边橄榄枝(象征和平)、右边橡树枝(象征权力和独立),而与铭文;E PLURIBUS UNUM(合众为一)组合。</h3> <h3>↑ 1966年10美分(1965-今 ),直径Ф17.9mm,重2.27克。随着《1965年铸币法案》的通过,10美分硬币的组成成分发生了变化,新的结构就像三明治一样,里面是全铜,外面包裹着75%铜和25%镍的合金。选择这种新的方案的原因一是重量和原来相差不大(从2.5克变为2.27克),二是出于电气属性的考虑(尤其是自动贩卖机),最重要的是新的成分不再含有贵重金属。从1968年起制造标志移至硬币的正面,位于罗斯福总统颈部的下方。同年制造标志为S字母的又开始恢复发行,但均未进入流通领域,仅为样品币,装帧后出售给集藏者。</h3> <h3>↑ 1876年20美分(1875-1878),直径Ф22mm,重5克。正面设计与当时的其它银币几乎一模一样, 由当时已经辞世的前首席雕刻师克里斯汀·戈伯莱切特,根据托马斯·萨利和提香·皮尔的草图设计“海边的自由女神”。硬币背面是头部朝向右侧的白头海雕,与巴伯设计于1873年面世的贸易银元几乎完全相同。面值使用了全称“TWENTY CENTS”(“20美分”)。 因为它的尺寸太小,币面上其上既没有“In God We Trust”(我们信仰上帝),也没有“E Pluribus Unum”(合众为一)。20美分硬币边缘平整圆滑,而不是像25美分硬币那样采用锯齿纹花边。</h3> <h3>↑ 1796年25美分(1796),直径Ф27.5mm,重6.74克。正面为波浪头像,背面为小鹰图案。</h3> <h3>↑ 1807年25美分(1804-1807),直径Ф27.5mm,重6.74克。正面为波浪头像,背面为国徽鹰图案。</h3> <h3></h3><h3>↑ 1818年25美分(1815-1828),直径Ф27mm,重6.74克。正面为带帽头像,背面为大尺寸有题铭(E PLURIBUS UNUM)。</h3> <h3>↑ 1835年25美分(1831-1838),直径Ф24.3mm,重6.68克。减重。正面为带帽头像,背面为小尺寸无题铭。</h3> <h3>↑ 1839年25美分(1838-1840),直径Ф24.3mm,重6.68克。正面为坐姿自由女神,背面为图案无题铭。</h3> <h3>↑ 1842年25美分(1840-1852),直径Ф24.3mm,重6.68克。正面为坐姿自由女神,背面图案无题铭。</h3> <h3>↑ 1853年25美分(1853),直径Ф24.3mm,重6.68克。正面为坐姿自由女神,年份旁有箭头标识。背面图案无题铭,有光芒。</h3> <h3>↑ 1854年25美分(1854-1855),直径Ф24.3mm,重6.68克。正面为坐姿自由女神,年份旁有箭头标识。背面图案无题铭。</h3> <h3>↑&nbsp;1860年25美分(1856-1866),直径Ф24.3mm,重6.68克。正面为坐姿自由女神,背面图案无题铭。</h3> <h3>↑&nbsp;1870年25美分(1866-1873),直径Ф24.3mm,重6.68克。正面为坐姿自由女神,背面图案有题铭(IN GOD WE TRUST)。</h3> <h3>↑&nbsp;1873年25美分(1873-1874),直径Ф24.3mm,重6.68克。正面为坐姿自由女神,年份旁有箭头标识。背面图案有题铭(IN GOD WE TRUST)。</h3> <h3>↑&nbsp;1882年25美分(1875-1891),直径Ф24.3mm,重6.68克。正面为坐姿自由女神,背面图案有题铭(IN GOD WE TRUST)。</h3> <h3>↑&nbsp;1904年25美分(1892-1916),直径Ф24.3mm,重6.25克。巴伯币正面为自由女神头像,她带着一顶弗里吉亚帽,上面装饰着月桂枝花环,写有“LIBERTY”字样,背面为鹰徽图案。</h3> <h3>↑&nbsp;1917年25美分(1916-1917),直径Ф24.3mm,重6.25克。由雕塑家赫尔蒙·阿特金斯·麦克尼尔设计,正面为裸露右胸的站姿自由女神像,背面为飞鹰图案。艺术史学家科尼利厄斯·弗缪尔(Cornelius Vermeule)认为,麦克尼尔设计的“自由女神仿佛帕台农神庙山形墙上的雅典娜,是阔步迈进的强大女性”。弗缪尔还认为,自由女神手持盾牌上的星星和条纹和所有其它设计元素都令人想到公元前450至350年,菲迪亚斯到普拉克西特列斯时代之间的古希腊雕塑。</h3> <h3>↑&nbsp;1921年25美分(1917-1930),直径Ф24.3mm,重6.25克。正面修改了设计,给自由女神穿上锁子甲,挡住原本裸露的乳房。硬币背面的飞鹰位置提高,全部13颗星中有三颗放在老鹰和“Quarter Dollar”(“四分之一美元”,即25美分)字样之间。硬币正面的重新设计引起旷日持久的传言,称遮挡女神乳房是政府的假正经之举,或是面对舆论哗然让步。2015年,美国铸币局宣布计划使用黄金为收藏家重铸1916年开始出产的三种银币,其中25美分会在正面刻上重量和纯度,上面的设计图案也是1916年版,自由女神的乳房裸露在外。</h3> <h3>↑&nbsp;1964年25美分(1932-1964-1998),直径Ф24.26mm,重5.67克。银币(成分是90%银和10%铜)。随着首任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的二百周年诞辰临近,国会决定用正面采用华盛顿形象的新版25美分硬币。由雕塑家约翰·弗拉纳根根据1786年让-安东尼·乌敦制作的华盛顿半身像设计,正面为华盛顿头像,背面为站立展翅鹰徽图案。1965年开始制造材料改为合金(成分:91.67% 铜、8.33% 镍)。1999年开始每年发行“州币”,2010年又开始发行“美国国家公园纪念币”。不知十年后,是否会再发行25美分的常规流通币。</h3> <h3>↑ 1794年50美分(1794-1795),直径Ф32.5mm,重13.48克。正面为飘发自由女神胸像,背面为小鹰图案。由苏格兰人罗伯特·斯科特设计,是美国最早的银币统一制式,除半美元之外,也同时应用于同期的一美元、25美分、10美分(始铸于1796年)、5美分银币。</h3> <h3>↑ 1796年50美分(1796-1797),直径Ф32.5mm,重13.48克。正面为波浪头像,背面为小鹰图案。由苏格兰人罗伯特·斯科特设计,是美国最早的银币统一制式,除半美元之外,也同时应用于同期的一美元、25美分、10美分(始铸于1796年)、5美分银币。</h3> <h3>↑ 1806年50美分(1801-1807),直径Ф32.5mm,重13.48克。正面为波浪头像,背面为国徽鹰图案。由苏格兰人罗伯特·斯科特设计,是美国最早的银币统一制式,除半美元之外,也同时应用于同期的一美元、25美分、10美分(始铸于1796年)、5美分银币。</h3> <h3>↑ 1827年50美分(1807-1836),直径Ф32.5mm,重13.48克。正面为带帽头像,背面为大尺寸有题铭。由德国人约翰·莱希设计的半美元直到今天还是个颇具争议的品种。大部分人对于这一版半美元背面的鹰徽评价还是极高的。这种具有美国特色的鹰徽在1839年美国钱币全部改版之后,还继续被应用在全部面值的银币上。</h3> <h3>↑ 1837年50美分(1837-1839),直径Ф32.5mm,重13.48克。正面为带帽头像,背面为小尺寸无题铭 。</h3> <h3>↑ 1851年50美分(1839-1852),直径Ф30.6mm,重13.36克。正面为坐姿自由女神像,背面为无题铭。</h3> <h3>↑ 1853年50美分(1853),直径Ф30.6mm,重13.36克。正面为坐姿自由女神像,年份旁有箭头标识。背面为无题铭,有光芒。</h3> <h3>↑ 1855年50美分(1854-1855),直径Ф30.6mm,重13.36克。正面为坐姿自由女神像,年份旁有箭头标识。背面为无题铭。</h3> <h3>↑ 1865年50美分(1856-1866),直径Ф30.6mm,重13.36克。正面为坐姿自由女神像,背面为有题铭。</h3> <h3>↑ 1872年50美分(1866-1873),直径Ф30.6mm,重13.36克。正面为坐姿自由女神像,背面为有题铭。</h3> <h3>↑ 1873年50美分(1873-1874),直径Ф30.6mm,重13.36克。正面为坐姿自由女神像,年份旁有箭头标识。背面为有题铭。</h3> <h3>↑ 1875年50美分(1875-1891),直径Ф30.6mm,重13.36克。正面为坐姿自由女神像,背面为有题铭。</h3> <h3>↑ 1892年50美分(1892-1915),直径Ф30.6mm,重12.5克。巴伯币正面为带帽自由女神头像,背面为鹰徽图案。</h3> <h3>↑ 1916年50美分(1916-1947),直径Ф30.6mm,重12.5克。由阿道夫·温曼设计。正面为行走自由女神像,自由女神左手持有树枝,右手伸出,身后是美国国旗。背面为踩在山顶栖息的白头海雕图案。艺术史学家科尼利厄斯·弗缪尔认为行走自由女神半美元当属最美观的美国硬币之列。从1986年开始,温曼的正面设计经修改在美国鹰扬银币上回归;2016年,行走自由女神半美元在面世100周年之际发行金币版本。</h3> <h3>↑ 1960年50美分(1948-1963),直径Ф30.6mm,重12.5克。美国建国150周年纪念半美元硬币,其背面设计正是富兰克林半美元背面设计的基础。由铸币局首席雕刻师辛诺克开始设计,辛诺克于1947年5月去世,铸币局新任首席雕刻师吉尔罗伊·罗伯茨(Gilroy Roberts)接手完成了新半美元的设计。新设计与辛诺克设计的罗斯福10美分硬币类似,人物肖像以简单的线条刻画,富兰克林身上穿的是西装。硬币正面为美国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侧面头像,反面则是自由钟。根据法律规定,反面的自由钟右侧还刻有一只小小的老鹰。硬币中90%为银,10%为铜,边缘带有锯齿纹花边。</h3> <h3>↑ 1966年50美分(1964-1970),直径Ф30.6mm,重12.5克。1964年是银币,其后是半银币。1963年11月22日,约翰·肯尼迪总统遭到刺杀,国会通过法案授权铸币局火速制作一种新的半美元硬币来纪念他。采用的设计方案是铸币局雕塑家吉尔罗伊·罗伯茨和弗兰克·加斯帕罗的已有作品,正面为约翰·肯尼迪头像,背面为修改过的总统印章图案。</h3> <h3>↑ 1991年50美分(1971--),直径Ф30.6mm,重12.5克。合金币。正面为约翰·肯尼迪头像,背面为修改过的总统印章图案。</h3> <h3>参考资料:</h3><h3>1、克劳斯世界钱币目录;</h3><h3>2、美国钱币红皮书;</h3><h3>3、维基百科;</h3><h3>4、各大钱币拍卖场图录,现代钱币除外;</h3><h3>5、百度:外币吧众爱家杂感,资深钱币大咖猫眼看币、钱眼大哥等人的大作;</h3><h3>钱币专家李铁生的系列著作。</h3> <h3>  码字贴图辛苦,欢迎各位打赏。可以随意转发,但请注明作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