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仪的美篇(副本)(副本)

张永仪

<h3>毕桥高门坎张氏</h3><h3>毕桥镇高门坎张氏一族,祖籍安徽省含山县林头镇张家潭,清朝末年迁至郎溪县毕桥镇。</h3><h3>1家族传承</h3><h3>按族谱记载,我们张姓来毕桥时是“惟”字辈,曰:“惟在公中益,永振文武家”。</h3><h3>现在毕桥我们家辈份最高为“益”字辈,年龄最长者是我伯父张益才。现已九十高寿,仍身体健康,思路清晰。每天都坚持煅炼。辈份最低的己到“振”字辈。</h3><h3>经过百年繁衍,现高门坎张氏有后人百余人。工作在全国各地,最远者大哥“永俊”已全家移民至澳大利亚。</h3><h3>2勤俭厚德</h3><h3>“惟”字辈祖先,兄弟五人来毕桥,只有一人娶妻生子,在那峰火战乱的年代,一家人即无背景,又无资金,生活甚是不易,所以只有一人结婚。全靠兄弟五人辛勤劳动,坚苦节约,到了他们老年时终于在毕桥建了一幢五间门面的商铺,后面有院落,深达三十余米。到“在”字辈时又置办了良田近千亩。</h3><h3>祖先虽富甲一方,但慈善厚道。过去我们家在宣岺太阳村有农屋数间,里面堆放实用农俱,还放有几口上好的棺木。若有贫苦的人家有人故去,无钱安葬,就会到高门坎报丧,张家就会将棺材送去,分文不收,且送些银两,以解其燃眉之急。</h3><h3>每当过年,我祖先也会包一些红包,从穷人家的窗户塞进去,不告诉人家,时间久了收到红包的人家也知道了是谁送的了。</h3><h3>这些点滴的恩德,都得到了当地人的公赞。以致于民国初年,毕桥镇被土匪“火烧八大家”时唯独高门坎幸免于难。</h3><h3>3兄弟情深</h3><h3>到了爷爷“中”字辈时,高门坎房子仍在,树大分丫。我们家已分出来了,且无房无田,成了佃户,爷爷三十六岁疾劳成疾,无钱医治,英年早逝!丢下了二十八岁的奶奶,五岁的伯父和我六个月大的父亲。奶奶守寡拉扯我伯父和我父亲兄弟二人,直至成家立业。这期间在经济上也得到了高门坎部分接济。</h3><h3>兄弟二人,情深意长。兄虽只大弟弟五岁,却尤如家长,处处关心照顾弟弟,弟弟视哥哥如家长。对他依耐心特别强,这种心态持续到家父晚年。</h3><h3>那时,虽然家境非常贫寒,兄弟二人读书甚少,但却刻苦学习,志存高远。 </h3><h3>伯父一九四九年,参加革命,一九五五年在飞里乡从事青年团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五八年任建平小学校长,(当时被称之为插红旗)充分体现了党对教育工作的重视。</h3><h3>一九六O年至一九七八年历任涛城公社副书记,凌笪公社副书记、书记,定埠公社党委书记,岗南公社党委书记。</h3><h3>一九七八年,全县大旱,伯父接受组织指派前往岗南公社担任党委书记,该乡为山区,当年旱情尤为严重,伯父身为公社党委书记,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紧密团结党政一班人,深入抗旱救灾第一线,带领广大干群,日夜奋战,积极抗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并得到了时任安徽省省委书记万里同志的亲自接见和嘉奖。</h3><h3>一九八九年光荣退休后,仍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h3><h3>几十年来他一直勤奋为党工作,严于律己。对子女要求严格,对他唯一的弟弟却柔情似水,呵护有加。父亲身体一直欠佳,每次生病就要我们打电话给大伯,大伯只要得到讯息就会抽时间来看望。以至于父亲晚年在思想上都形成了这种依赖。</h3><h3>父亲也非常不容易,只读了半年小学就缀学了。十九岁参軍,退伍后任毕桥卫生院长,育有我兄妹五人,全家可谓食不充饥,衣不遮体。大伯大妈经常将哥哥姐姐的旧衣服带回来给我们穿。每当这时,我们兄妹就会象过年一样,兴奋地抢着分给自已的那件衣服。他们回来,每次都会带点饼干之类的小零食给我们吃。现在回忆,童年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大伯大妈回毕桥。那个喜悦劲,沁人心脾啊!!!</h3><h3>4中华一家</h3><h3>毕桥高门坎张氏一族,是中华民族的缩影,每个家族都有自已的故事,只要这种勤俭节约,团结友爱,注重亲情,立志向上的精神得到发扬广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指日可待。</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