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中国的茶道有着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学习礼仪。在开展“礼仪教育”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班尝试以“中国茶文化”为突破口,开展主题活动“我们来泡茶”。孩子对中国的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之春季是新茶上市的时节。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幼儿进行更加系统的了解中国的茶知识,感受悠久的茶文化。</h3><h3><br></h3><h3></h3><h3><br></h3><h3>二、理论依据</h3><h3>🌷 遵循陈鹤琴教育理论</h3><h3><br></h3><h3>中国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 “活教育”教学论。“活教育”的目标中提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此理论基础是由杜威博士提出的从做中来学,在活教育中还提出从做中教,从做中求进步。强调了教师和幼儿共同来做,必要时给幼儿以指导,他们在做与教中取得的直接经验,则是求得进步的主要因素,此过程即体验的过程。教师通过让幼儿买茶、看茶、品茶等活动,鼓励幼儿亲子操作、主动体验。从而使其在玩玩乐乐中逐渐感受茶文化。</h3><h3><br></h3><h3>🌷 遵循了幼儿的学习特点</h3><h3><br></h3><h3>5—6岁的幼儿好学、好问,好奇心和求知欲强。这个阶段的孩子经常会问一些问题,而且涉及天文、地理、文化、科学等等层面。当孩子得到满足后,又会有更深层次的探索。《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指出: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给孩子充分的空间、时间去探索,允许孩子因好奇探索而出现的“破坏”活动。茶活动满足孩子的探索欲望,从主题活动来源及脉络的延伸都遵循孩子的发展兴趣和需要,由孩子生成了诸多教育活动,充分尊重孩子学习特点。</h3><h3><br></h3><h3></h3><h3><br></h3><h3>三、活动目标</h3><h3>《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个领域。各个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去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h3><h3><br></h3><h3>根据五大领域目标与本班幼儿发展需求,我拟定出本主题目标:</h3><h3><br></h3><h3>🍃 1、知道茶叶是中国人发现的,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h3><h3><br></h3><h3>🍃 2、认识、了解几种生活中常见的茶叶。</h3><h3><br></h3><h3>🍃 3、了解茶叶的生产制作过程。</h3><h3><br></h3><h3>🍃 4、知道茶叶在健身、烹饪和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h3><h3><br></h3><h3>🍃 5、能手眼协调做采茶的舞蹈动作。</h3><h3><br></h3><h3>🍃 6、尝试运用多种创作手法(掏剪、捏泥、折纸、线条画、穿编、粘贴等)和不同材料制作茶壶茶杯,发展幼儿创造性。</h3><h3><br></h3><h3>🍃 7、通过品茶,初步认识到茶叶是一种解渴的好饮料,指导品茶的礼仪。</h3><h3><br></h3><h3>🍃 8、鼓励幼儿制作“茶饮料“,培养想象力和动手</h3> <h3>学习内容:《喝茶》《谁在喝茶》《请喝茶》认识泡茶的过程及泡茶工具《去买茶》《香香的茶》《红茶和绿茶》认识常见的茶种并比较异同《茶叶的家》《叶子的形状》《茶叶香》认识茶叶特征并了解其生长环境。《小小客人》学习接待客人的礼仪,学习有礼貌的为客态度《杯子彩绘》《有用的叶子》《叶子排排看》学习制作有创意的艺术作品,培养小心谨慎的生活态度。</h3><h3><br></h3><h3><br></h3><h3>学习目标:</h3><h3>一、认识泡茶的过程及泡茶的工具</h3><h3>二、认识常见的茶种并比较异同</h3><h3>三、认识茶叶特征并了解其生长环境</h3><h3>四、了解叶子的各种用途</h3><h3>五、培养小心谨慎的生活态度</h3><h3>六、学习制作有创意的艺术作品</h3><h3>七、学习接待客人的礼仪</h3><h3>八、学习有礼貌的为客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