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尖上的798

清清

<p>足尖上的798</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拍摄(足尖上的798)组照的策划(思绪进程)</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名扬四海的798位于北京朝阳区,是中国新兴的文化地标。在这一大片废弃的厂房区域内、中外艺术家们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奇迹,在厂区原有机器设备部分保留的基础上,艺术家们有的选择在露天斑驳的墙体上进行涂鸦,任凭血脉中流淌的艺术激情天马行空;有的选择在室内举办画廊、主题摄影展或巡回艺术作品展览;有的建工作室从事创作,这些雅俗共赏奇妙的创作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美的享受,798星罗棋布的创作室和创意社区的卓越成就引来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人们时不时为路边精致的雕塑以及千奇百怪的艺术作品所吸引驻足观望、完全沉浸于浓厚的艺术氛围中,津津有味地享受着艺术的熏陶。&nbsp;&nbsp;</p><p><br></p><p>&nbsp;&nbsp;&nbsp;&nbsp;作为一位摄影人我在798这块华美的画板上,能否加点什么别样的元素呢?路过昔日铁锤敲击、机器轰鸣的厂房,慢步在废弃的铁轨枕木火车道上、远方传来古筝弹奏“高山流水”的旋律在耳边若隐若现,像是精灵在风中低语,像柳絮在空中飞舞传送着我心中的秘密。当我看着夕阳西下瞬间一个大胆的想法闪入我的脑海?如果我将古典芭蕾和工业旧貌结合在一起应是一幅怎样的画卷呢?脑洞大开的我思绪万千—-</p><p>&nbsp;&nbsp;&nbsp;&nbsp;&nbsp;芭蕾艺术的古典优雅、气韵动感、协调平衡,如果加上工业革命时期带给世界翻天覆地变化的回忆,应该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柔与刚的完美搭配。当芭蕾舞者飘逸柔美的舞姿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的同时又引领我们的思维飘向远方,曾经那热火朝天,热闹非凡的年代……机器设备在加班加点的运转,蒸汽机车笛声不断,车间轰隆隆有节奏的鼓点声如交响乐、奏响创造人类财富的乐章,如今它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在现代化工业体系中似乎没有一席之地,被岁月撒上灰尘,慢慢被人们遗忘,仅管如此它给人类的贡献同样与时代永存,成为人类进步发展不可获缺的一部分,也是几代人铭记于心的一段流金岁月,值得我们回味、思考、总结的年代……</p><p>&nbsp;&nbsp;&nbsp;&nbsp;&nbsp;旧烟囱老厂房,往事恍惚间沥沥在目,工业革命的浪潮褪去,滚滚浓烟背后的灰色幕布不在,没有奔走吆喝的工人、机械轰鸣消失。有的是如今蔚蓝的天空,往来熙攘的中外游客和芭蕾舞者曼妙的身姿。一身黑衣再现芭蕾舞《天鹅湖》的震撼,身姿挺拔而动作流畅,这一连串动作如主宰水墨世界的线条,勾勒描摹出素雅的韵味给背景过气老旧的工业厂房涂抹了一丝清新,给著名的798注入了新鲜血液——芭蕾与工业共存!这就是我要拍摄“足尖上的798”的主题。(原创作品:袁浩文/图)</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二0一九年五月三日于北京</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