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父陆士谔与《孽海花》一书

沁惟子

<h3>  关于《孽海花》一书</h3><h3> 在近代中国,《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演义》、《儒林外史》、《红楼梦》、《镜花缘》、《儿女英雄传》、《老残游记》、《孽海花》称为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名著。</h3><h3> 《孽海花》作者是曾朴,但前六回的原著者却是 金天羽(1874~1947),字松岑,号鹤望。江苏吴江人。1903年在上海参加爱国学社,与邹容、章太炎、蔡元培等共主推翻清政府,从事著译。鼓吹资产阶级革命。后遭清政府逼迫,潜居故里,授徒讲学。著有《天放楼文集》、《天放楼诗集》等。曾朴(1872~1935),初字太朴,后改孟朴,又字小木、籀斋,号铭珊,笔名东亚病夫。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捐内阁中书。戊戍新政期间,旅居沪上,与谭嗣同、林旭、唐才常、杨深秀等,时相过从。政变失败后,回常熟故里研究法国文学。1908年8月,偕徐念慈等在沪创办小说林社,民国时,任江苏省败政厅长、政务厅长。革命军北伐,去职归里。</h3><h3> 金天羽始作《孽海花》于1903年,主旨原在于“述赛金花一生历史",并触及时事,六回以后由曾朴续著。他们先商定了一个六十回的写作计划,曾朴遂将原稿“一面点窜涂改,一面进行不息,三个月功夫,一气呵成了二十回"(曾朴《修文后要说的几句话》)。但小说林正式出书,已在1905年。写后时辍时续,直至第三十五回刋出,已是1930年4月,前后历时达二十七年。前六回经曾朴“点窜涂改",思想性有所削弱。</h3><h3> 而陆士谔(1878~1944),原名守先,后自改名 士谔(含义敢于说真话的普通读书人)、沁梅子、云涧龙……。读了先版的《孽海花》二十回(特别是前六回)后,受其感染,挥笔疾书,一气呵成《孽海花续编》的二十一回至六十二回。无论在文学性,还是思想性均延续了原著,特别是前六回的精气神,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且看最后二回的标题: 第六十一回,同志怆怀聊盟追悼,三堂会审顾影生怜。第六十二回,专制国终因专制祸,自由神还放自由花。</h3><h3> 陆士谔的《孽海花续编》是《孽海花》续书中最早的一种。</h3><h3> 金松岑写的《孽海花》一、二回初稿发表于1904年,以后曾朴修改前六回,分初、二集由上海小说林社于1905年出版。1907年,曾朴又在《小说林》杂志上陆续发表《孽海花》第二十一至二十五回。此后中辍了很长时期。至1927年,曾朴才又开始修改续写,至写完刋出前三十五回时已是1930年4月。张鸿的《续孽海花》则到1943年12月才出版单行本。</h3><h3> 而陆士谔所著《孽海花续编》于1912年9月出版,不仅比张鸿的早得多,且比曾朴本人的《孽海花》二十五回后的续作也早好些年。在《孽海花》续书中,它的出版时间与原书距离最近,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心态环境和原著衔接最紧。回目完全依照《孽海花》小说林本第一回中,由金松岑与曾朴共同拟定的回目写的,所撰内容也按照金、曾预先设想,叙写了甲午战争、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以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等清末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就曾朴原先撰写《孽海花》的计划来说,陆著的《孽海花续编》最为完备,使《孽海花》终了成为一部首尾齐全的文学作品。</h3><h3> 《孽海花续编》在当时刊行后,产生了较大反响。后来因为涉讼(曾朴提出版权后,士谔自行毁版)禁毁。所以流传不广,目前已很难找到此书。</h3> <h3>  1989年10月,经中国人大中文系教授吴小林点校,陆士谔的《新孽海花》(其中附《孽海花续编,虽作附篇却置首篇),由潘光武老师为责任编辑,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再版发行。<br></h3> <h3>  1991年底我得知祖父陆士谔所著的《新孽海花》已再版,但苦于跑遍南京、上海、北京各大书店均购买不到。无奈,正在军委空军机关工作的我,在北京找到潘光武老师。说明情况后,他送给我两本书,并在扉页上题字留念。<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