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行之三——自由行

心静至远

<h3>3月29日,今天我们准备去杜甫草堂和武侯祠看看。早餐后我们打车来到了草堂南门。草堂周围环境优雅,绿树茂盛,湖水清澈。早起晨练的人们在这里进行着各自的活动</h3><h3></h3> <h3>树上的小鸟欢快地吱喳叫着</h3> <span style="font-size: 17px;">  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span><br><h3> 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h3><h3><br></h3> <h3>今天还有一特别高兴的事:他乡遇故知。在成都林姐和同事相见,大家高兴的了不得</h3> <h3>丝巾一直是女人最爱,一条丝巾就让我们拍不够。</h3> <h3>进入草堂感觉就象一座私家前后院,修建的环境特别好。</h3> <h3>在这超大的盆景前林许两夫妻温情脉脉,爱意满满地相视一笑</h3> <h3>乡愁</h3><h3> (台湾)余光中</h3><h3>小时候,<br></h3><h3>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br></h3> <h3>这几间草堂早已不是当年杜甫住的小茅屋了。</h3> 处处是生意经<br><h3><br></h3> <h3>里面的陈设非常简单</h3> <h3>听说捋下圣人的胡须能长点智慧,但愿能赐给一点点智慧,让我变得聪明才智,哈哈哈哈</h3> <h3>这大姐大好有气派啊</h3> <h3>离开了草堂我们坐上直达武侯祠的公交车前往武侯祠去品味三国</h3> <h3></h3><h3>武侯祠(汉昭烈庙),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成都武侯祠现占地15万平方米,由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以及锦里民俗区(锦里)三部分组成,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br></h3><h3></h3> <h3></h3><h3></h3><h3>二门之后是刘备殿,又名昭烈庙。 入武侯祠正门,即可见到气势恢宏的昭烈庙。昭烈庙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我只看了刘备墓,其他因许多大殿都在修整不能一一参观,在此留下点遗憾,等抽空再来吧<br></h3><h3></h3><h3></h3> <h3>与武侯祠相连的公园小景</h3> <h3>几只小乌龟爬行到石头上晒太阳</h3> <h3>小白鹭自由地觅食</h3> <h3>武侯祠转完了准备去锦里古街看看</h3> <h3>锦里古街 “锦里”古街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斥资复建,锦里作为武侯祠博物馆(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拜武侯,泡锦里”已成为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的响亮口号。<br></h3> <h3>古街不古,全都是做生意的。在这里难寻真正的古,只有一看了之</h3> <h3>三合泥<br></h3><h3>记忆了三十四年的美食终于品尝到了,从来的第一天的路上就问接站的司机师傅哪里有卖三合泥的,师傅竟然不知道这个,让我多少有些失望。今天在锦里终于买到一家炒三合泥的。店老板端给我后急切地先吃了一口,突然有一点点失落感,不知是记忆的太深还是制作中少了点什么,吃到嘴里的感觉是香甜味道不够浓,也没有大锅煮的茶水,总之没有了从前坐在小板凳吃的味道。<br></h3> <h3>春熙路上的街拍,自弹自唱的小伙子不管路人的眼光只陶醉在自己的音乐中</h3> <h3>我不知他看到了什么,也不知为啥,当他走到这里时眼睛往上看时不禁双手合十。我沿着他视线往上也看了看也没什么特别之处。</h3> <h3>下午我们从春熙路来到了成都市的标志——天府广场。</h3> <h3>大伙儿怀着敬重的心情在主席像前留念。<br></h3> <h3>晚餐时间我们溜达着来到了宽窄巷子。夜晚这里更热闹,大有歌舞升平之势。很大的酒楼为了招揽客人在楼台上表演川剧(我怎么感觉有点象青楼)。巷子里真正的川剧园子不如酒楼人多,相对冷清些。在这里还有人专门给人掏耳朵,真是头一回见到。晚上我们吃了川菜后在住的宾馆附近找了家茶馆,体验下成都的大碗茶。我们每人要了一杯茶,边喝茶边打牌,好不悠闲自在。</h3><h3></h3> <h3>自己动手磨些辣子面带回家吃😃😃😃</h3> <h3>来到文房四宝柜台前情不自禁拿起笔在水写布上试试,被许同学偷偷拍了下来。</h3> <h3>来成都没有吃过串串和火锅等于没来过。真是走在整条巷子都被火锅的麻辣味填满了,晚餐大伙儿品尝了正宗的成都火锅和串串,我们几个爱吃辣的都直叫辣的过瘾。</h3> <h3>此次成都行的重中之重是能回到曾经上过学的地方看看。30号上午我们来到了成都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在1985年9月,电子仪器厂从我们84年同期入厂的学员中选派了四人到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进行为期一年委培。我有幸被选中有这么好的机会到高等学府学习。在这里让我知道了电阻电容和电感;知道了电压电流和功率;学会了脉冲中的“1”和“0”;学会了模拟与数字;学会了微处理单板机。今天我们俩老同学在亲人和同事们的陪伴中生故地重游。</h3> <h3>走在校园里,心里还真是感慨万千。曾经18岁的我第一次远行来到这里,那时的我年轻幼稚,来回的火车票都不记得是怎么买的了,如今一晃过去了三十三年。看看眼前的校园有些都很模糊不清了,找不到原来的上课教学楼,教过我们的老师都好吗?也找不到曾经排队打饭的食堂,不知原先在食堂里偷偷多给我元宵的阿姨还是否健在。原来学校大门口的建设路对面的宿舍楼也没有了,变成一片高楼大厦。</h3><h3></h3> <h3>我们在校园里拍照留念,留下眼前的光景。过去的一切都只能在记忆中,随时年龄的变老会更加淡忘</h3> <h3>这几座老教学楼还在,希望它们能做为文物保留下来,将来再来看看时还能找到这</h3> <h3>原来在办公前是条小马路,路两边绿树成荫,还有栀子花,每到傍晚洁白的花开时特别香。这已经没有了,小路变成大的停车场,一切都为现代化服务。<br></h3> <h3>这座办公楼成为学院的标志符,在大门口一眼能认出就是这座楼。</h3><h3>至此成都之行全部结束了,难得的同行,难忘的旅程。</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