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沣寨传奇

要武

<h3>  临沣寨景区位于郏县城东南13公里处的堂街镇朱洼村,距平顶山市25公里,占地1.3平方公里。有临沣古寨、明代民居、朱镇府、棂子门、茶亭及益智义塾、关帝庙、护寨河、芦苇荡等景点组成。</h3><h3> 临沣寨原名水田村,占地7万平方米,据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据郦道元《水经注?河水》记载“柏水经城(宝丰)北复南,丰溪自香山东北流入郏境,至水田村。一由村南向北,一由村北向东,环村一周,复东北至石桥入汝”。因村在二水之间,故称“水田”。140年前即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3月,因村中朱氏家族兴旺发达,围村建寨,故称朱洼寨。该寨呈不规则椭圆形,为纯一色红石筑砌而成。内土外石结构,寨高7米,寨顶宽2—5米不等,寨墙全长1100米,上砌墙跺800个,炮楼5座。寨西门门洞高3.2米,宽2.7米,门楼高5米,称“临沣”门,取临“沣溪”之意,临沣寨因此而得名(1985年更名);东门前是利溥渠,故称“溥滨”门;东西两门各装有两扇10厘米厚的榆木镶裹铁皮的大门,西门上面“同治元年”、“岁在壬戍”字样清晰可见;南门“来曛”门,取自《诗经》“曛风南来”之意。寨内两条东西主街与两条南北大街呈“井”字形交错,房舍多为砖木脊坡式瓦房,有规模宏大、风格独特,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四月的“汝河南岸三镇府”之首的朱镇府古建筑群落;有重修于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的关帝庙一座,古四合院多处,有清一色红石筑砌而成的三间明代民居。</h3><h3> 郏县临沣寨位列“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h3><h3> 临沣寨始建于明朝末年,重建于清同治元年,是中原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村寨。2005年9月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6年6月被评为“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2008年10月和2009年10月,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和《百科探秘》栏目,曾先后来到这里拍摄过有关临沣寨的纪录片和专题片,电视电影《摊牌》、《作局》、《挂帅》等一些影视拍摄剧组还把这里作为了拍摄影片的场景首选地。为了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2009年以来,郏县县政府和堂街镇政府先后筹措资金500万元,按照规划,分期分批对临沣寨进行了保护性的开发建设,修复了600米的外寨墙、安置搬迁了41户宅院住户,拆除了44间不规范建筑,维修恢复古建筑92间,疏浚了护城河1500米,修复了主要宅院中的地平、古砖,栽种了各种花木等。目前,临沣寨的保护、开发、建设工作正在按照规划有序进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