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少室山之水帘洞~磨肚崖~瘦驴背~鬼道19号线

风儿

<h3>  因为认可,所以借用驴友“大力”朋友圈里所说的一段话:就是因为热爱,我们才干着自己喜欢的事!五一假期远离城市的喧闹,小分队穿越:少室山瘦驴背~磨肚崖~19号线~鬼道!</h3> <h3>  嵩山少室山的经典线路有很多条,可谓是全国各地驴友的徒步天堂,又恰逢五一假期,所以我们的组织者“大力”提前一个月预订也没能订到房间,客栈老板建议我们除了吃喝在他家,住宿可以自带帐篷,于是,我们一行十二人相约前往,五一一早出发,下午顺利到达“刘家客栈”,这是我们可爱的“肖哥”和“老姐”😀️😀️</h3> <h3>  到达的第一件事:选个环境优雅的地方安营扎寨</h3> <h3>  收拾妥当,“小分队”回到“刘家客栈”吃晚餐,小小腐败一下,聊天侃大山,只有吃饱吃好休息好,才能有力气爬山不是嘛,嘿嘿……</h3> <h3>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大概是7:30左右,大家整理好各自的装备,出发……今天的行程是水帘洞~磨肚崖~瘦驴背~三皇寨~少林寺,轨迹显示总行程18.1公里,实际一天下来,我们总共走了20公里左右,因为是从少林寺景区穿出来,假期人多车多又堵车,一直走到晚上大约快九点才打到车(兜风敞篷三轮车)😂️😂️,就这样,我们也已经是无比满足,欢呼雀跃了,毕竟,因为这一天的强度太大,每个人都已经是精疲力尽,实在是走不动了(这自然是后话),下面看看第一天都经历了什么吧!</h3> <h3>  这是我们领队“大力”的背影,每次同行他都是走在最前面,矫健的步伐总是走的飞快,似乎永远不觉得累,实在是佩服他的体力</h3> <h3>  越往大山深处走,风景就越美,满山的郁郁葱葱,处处充满着生机勃勃</h3> <h3>  临近水帘洞,大自然果真是鬼斧神工,这里的景色愈加别样,难度也在一点点加大,很多地方开始需要手脚并用了</h3> <h3>  “骑着马儿逍遥游”肖大哥,瞧这身手,像是五十多岁的人嘛!</h3> <h3>  “小龙女”,一起同行过多次,也是一位体力超级好的“女驴”</h3> <h3>  “大力”在摸索着一步一步寻找上升到“水帘洞”顶的路</h3> <h3>  虽然有部分崖壁上装有铁链,但攀爬时也必须格外小心,偶尔还会有悬空地段需要胆量和勇气去克服才能顺利通过</h3> <h3>  来到水帘洞顶部,终于可以休息片刻,拍拍照,放松一下攀爬过程中那颗紧张的小心脏😂️😂️</h3> <h3>  此张照片竟然无意间拍出了“花姑娘”与“太郎”的典故😂️😂️,这可是我们“小分队”的精彩花絮,嘿嘿……</h3> <h3>  左一:“逍遥先生”杨哥,右一右二:“我爱大自然”仉哥夫妇(神雕侠侣哦!)😀️😀️</h3> <h3>  这段紧贴崖壁的路看起来并没什么难度,其实真正走起来还是需要倍加小心,因为几乎所有的着脚点都只能放得下脚尖,崖壁上仅有的几个铁环也都相距很远,难免令人有一点点心惊胆战</h3> <h3>  途中休息,喜欢瞎拍的人总是不会放过瞬间入眼的花花草草</h3> <h3>  眼前的断崖就是“磨肚崖”,前方不远处也就是传说中的“瘦驴背”了</h3> <h3>  磨肚崖,幸好这里加了一条细细的钢丝绳(据说以前是没有的),只要双手可以借力,安全系数就大了很多,最起心里踏实点,否则的话,若想身体紧贴着崖壁一步一步挪过去还真是很悬!</h3> <h3>  瘦驴背,远远看去很是险峻,“驴背”上正有户外队伍在通过,有担心害怕的,也有加油(ง •̀_•́)ง鼓励的,前呼后应的喊声此起彼伏</h3> <h3>  通往“瘦驴背”的一处几乎垂直下降的必经之路,此处充分说明:腿长是优势,腿短的就得一点一点估摸着往下挪了,脚丫都几乎够不着地儿😂️😂️</h3> <h3>  “小龙女”,你这是累了歇歇,还是害怕不敢看眼前那“驴背”呢😀️😀️</h3> <h3>  回头远望,“小分队”里的其他成员也已经马不停蹄赶上来</h3> <h3>  “蛟龙”哥</h3> <h3>  “静”</h3> <h3>  这“驴背”的确很瘦😅️😅️,瘦到几乎难以容身,只能勉强蹲坐在石头缝里,两边就是几乎七八十度的斜坡,根本没有胆量站立起来,果真一阵大风刮过来的话可就惨了😂️😂️</h3> <h3>  果真是名不虚传的“瘦驴背”,想要顺利通过这里,的的确确是举步维艰,只能用双手抓住“驴背”,用脚尖去寻找崖壁上仅仅几厘米宽度的着脚点(只能容得下脚尖),一点一点的往前挪,容不得半点马虎!</h3> <h3>  “强”,加油(ง •̀_•́)ง!马上就上来啦!</h3> <h3>  最艰难的地段终于过来了,“瘦驴背”上留个影儿吧!</h3> <h3>  “临海上风”,你能不能赶紧下来啊!我看着都腿软😱️😱️</h3> <h3>  “连天峰”,顾名思义:嵩山少室山之最高峰</h3> <h3>  在“能够着天儿的”峰顶留个念吧😜️😜️</h3> <h3>  即将到达“三皇寨”,竟然还惊心动魄的“玩儿”上了滑滑梯😜️(必须玩儿,不玩儿都不行)😂️😂️</h3> <h3>  穿越进入“三皇寨”景区的必经之路,各位“大神”只能各显神通啦!嘻嘻(♡˙︶˙♡)</h3> <h3>  “三皇寨”景区</h3> <h3>  今天徒步线路的终点:“少林寺”景区门口</h3> <h3>  徒步将近十四个小时之后,终于在马路上租到了“敞篷宝马车”,景区里里外外所有的车都被堵了个水泄不通,只有这“汗血宝马”所向披靡,一路畅通无阻😄️😄️,瞧我们这帮即将累挺的“驴兄驴弟驴姐驴妹”们开心的,这就叫做累并快乐!真正户外人的热爱与执着,你们是不会懂得的哟!哈哈……</h3> <h3>  吃过晚饭扎好帐篷,已经临近半夜,精疲力尽的我们匆匆洗漱完毕,都抓紧时间钻进帐篷休息了,第二天还有更难走的“鬼道19号线”等着我们呢!</h3> <h3>  第二天吃过早饭,稍作修整,继续出发……</h3> <h3>  “鬼道”途中休息</h3> <h3>  今天的线路,基本都是一路攀爬,相对头一天来说,难度陡增……</h3> <h3>  “老姐”,德州户外界出道比较早的一枚“女强驴”</h3> <h3>  看下面的一张张照片就可以想象,今天的“鬼道”线路的确很是艰险</h3> <h3>  第一处下绳攀爬的长距离崖壁,因为“大力”考虑到大家的安全问题,所以事先请了当村有着多年攀爬经验的“地导”,由他在前面开路下绳索,我们就会安全省事很多。图中是“大力”,他是我们中第一个上去的,我们都在下面仰着头,捏着汗,心里琢磨着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顺利攀上去!</h3> <h3>  第二处攀爬,虽然距离比第一处短很多,可是整个崖壁却几乎是垂直状态,没有一定的臂力和技巧,是很难顺利上去的,于是,感觉自己臂力不够的,都选择了腰间栓上保险绳,实在没力气了,地导就会在上面用力往上拉,这样一助力,相对来说就会感觉好很多,总之,此处甚是艰难!自我感觉,这可以算是“鬼道”19号线路中最最凶险的一处崖壁了!</h3> <h3>  下山途中,“地导”带着我们走了一条他二十年没走的近路,一条“野”的不能“再野”的野路了,幸好我们“小分队”里的成员平时也没少走类似的野线路,都比较有经验,再难走也都坚持下来了</h3> <h3>  照片中,是嵩山少室山的“飞拉达”,恰逢节日,不少人都来这里尝试和体验“高空悬挂”一般的攀岩,挑战自我,挑战自己的小心脏!(即便是身上都有保险措施,但本能的恐惧心理还是很难克服的)但对于我们这些喜欢徒步爬山的“驴”们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远远看看就行啦!</h3> <h3>  下山途中写生的美女</h3> <h3>  放牛人与牛🐮</h3> <h3>  下午三点半左右,终于顺利下山,此行圆满!大伙儿纷纷抓紧时间收拾行装,打道回府!</h3><h3> 晚上回到家洗澡时才发现,我这惨不忍睹的双膝啊!就连双肘都是一样一样的,鬼知道我都经历了什么😂️😂️😂️,可是,回想起这几天走过的所有山路,真的是参加户外五年多来比较经典的一条徒步线路,因为嵩山少室山的各种山势特点,各种的险峻壮美,以及各种的心理挑战,各种的突发状况……似乎都经历了一个遍,这一切对于我们中间每一个热爱户外的“驴”们来说,心中最大的感慨就是不虚此行,值了!</h3><h3> 第一次感觉此行美篇如此“难产”,虽然感触颇深,但对于我这文化底蕴太浅的人来说,实在是词穷,本来开始没打算写,但后来还是决定凭照片和记忆简单记录一下吧,毕竟算是一次很难忘的徒步经历,等多年后翻出来看看,也好对此行能有个完整的回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