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尽头是什么?

重生

<h3>  真正面对死亡,是一件不舒服的事,尽管在各种影视作品、游戏中有过体验,但真正面对因各种原因死亡的肉体时,还是非常压抑的,因为这就是我们每个人最终的归宿,因此看一部专门描写死亡的作品,在心里是有所排斥的,正因如此 ,《入殓师》这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早就在电脑里,但迟迟不愿打开看。</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因各种机缘,终于静静地看完这部电影,尽管有很多情节能猜到,但依然被导演精心的编排,演员细腻的演技所打动,有几个地方印象深刻:</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 color="#ed2308">首先是专注产生美。</font>主角是位大提琴手,后来阴差阳错成为入殓师,看似差别十万八千里的行业,但却是相通的,那就是敬畏之心、当下之心、艺术审美之心,都在呈现美!</h3><h3> 音乐家用手与乐器演绎宇宙万物声音的美,入殓师同样以手与遗体演绎逝者最美好的一面,从换衣、擦拭、上妆无不轻柔相待,事死如事生,最后还会为逝者配上最符合其气质的饰物,整个过程是种洗礼,让生者能一一回忆起与逝者的点滴情谊,让生者悲痛的心得以告慰。有几个情节让人潸然泪下,尤其是一位女性逝者的丈夫看到了她一生中最美的一面,非常感恩,从原来埋怨迟到,到最后追出门外,送礼深表谢意,让主角深深感到入殓师的意义与尊严,也许最初入行是因为一份优厚的收入,但后面就是一份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因为在专注当下时会出现心流体验,人因专注而幸福,无论是拉大提琴还是入殓。</h3> <h3>  <font color="#ed2308">其次是和解。</font>无论是开场因性倒错而自杀的少年,还是最后主角离世的父亲,一次还其本来面貌的一次入殓,都是那无数遗憾甚至仇恨的化解的契机。无他,人生有太多的不可言说,有太多的遗憾与怨怼,当抗拒、纠缠发生时是无法看到真相的,而当一方彻底闭嘴的那一刻,失去了对抗,才能让生者真正静下心来,去感受生命的真相,去感受逝者在生者心里的份量。</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 color="#ed2308">最后是爱的表达。</font>影片虽然是对死亡的描写,但我看到的是爱的表达,从认真凝视逝者,到为逝者柔身、洁体、净面、上妆,都是肉体的接触,虽然另一具肉身没有了生命,但这些轻柔、富有韵律的接触无不流淌着对生命的尊重,其中有个情节是位儿子送别母亲,看到母亲操劳而破损的双手痛哭流涕,也许是太久没看过妈妈的脸、太久没摸过妈妈的手了。爱不仅在语言中表达,更在凝视、抚摸、拥抱中传递。</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是一部描写死亡的电影,但更是一部描写生命尊严、和解与爱的电影,直面死亡也许是我们珍惜生命的最震撼的途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