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陈家祠(即:陈氏书院)</b></h1> <h1>陈家祠的魅力在于岭南建筑艺术的七绝,即:石雕、木雕、灰塑、陶塑、砖雕、铁铸、彩绘。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人卓越的才能和艺术创造力。</h1> <h1>大门外两侧的石狮子。雄狮脚踏石球,傲视远方,神态威严,象征着权力,雌狮轻抚小狮,象征着家族兴旺。</h1><h1>石狮子口里含着的圆球可自由滚动但不会滚出狮口,体现工匠精湛的雕刻手艺。</h1> <h1>紧贴大门两侧的是抱鼓石,高大的抱鼓石很扎眼,据史料记载,只有宗族里有人取得了高官和功名的人家门前才有资格放置报鼓石,石鼓越高大象征着其地位越显赫。</h1><h1>抱鼓石的大小高矮标志着门里面主人的地位高低富贵,陈家祠这对抱鼓石高2.55米,亲这回知道该主人的地位有多高贵了吧。</h1> <h1>门神,陈家祠大门上的门神高4米,是陈家祠唯一的彩绘作品,红脸名叫秦琼,黑脸名叫尉迟恭。其色彩鲜明,人物逼真,不愧为典型的中国古代彩绘之佳作。</h1> <h1>陈家祠唯一的一对纯铜制品~铺首拉环,据说每一个有30公斤。</h1><h1>陈家祠大门上的铺首拉环距离地面2米多高,说明它绝非用来扣门,而是成为陈姓家族等级观念的符号和精美的装饰物。边饰莲瓣,兽头衔环,张口露齿,形态凶猛的铜铺首和威武的门神装饰在大门之上,使得陈家祠有一种肃穆而庄严的气氛。</h1> <h1>陈家祠外观</h1> <h1>门头和房檐装饰都是灰塑艺术</h1> <h1>房顶上的陶塑,就像若干个串联起来的亭台楼阁、瓜果桃李、戏文故事长廊。</h1> <h1>墙体砖雕,内容都是古代经典故事,或岭南鱼鸟瓜果吉祥物等。</h1> <h1></h1><h1>陈家祠的石雕是清代广东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之一,月台可谓是陈家祠石雕、铁铸中的精华。</h1><h1>月台的左、中、右三道台阶栏杆柱头上都有蹲着的小狮子石雕,给月台增添威严的气氛。月台走廊栏板是透雕铁铸,采用的是佛山低碳铜打造、浇筑而成,栏板上有麒麟、凤凰、三羊开泰等吉祥图案,精美通透,色泽灰暗,与粗犷、厚重、色泽浅白的石雕围栏形成鲜明的对比。</h1> <h1>陈家祠的石雕随处可见,除了正门前的石狮子、抱鼓石、月台,还有樑架、走廊、台阶等处,都可见吉祥物、瓜果、乐器等图案的石雕。</h1> <h1>木雕是陈家祠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装饰艺术,遍布于厅堂、走廊每一个角落,可谓“无木不雕”。</h1> <h1>工人们在用湿布把木雕缝隙里的灰尘擦拭干净</h1> <h1>休息一下,坐会,吃点东西吧。</h1><h3></h3> <h1>清代的广东有这么完美的建筑技艺,实在是令人赞叹,让人大开眼界!陈家祠几经磨难,险些被毁,或御为他用,幸亏有政府的全力抢救,才得以修缮和保存下来。如今,陈家祠的建筑艺术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文物部门的保护和管理下,供国内外人士参观鉴赏,发扬光大。</h1> <h1><b>余荫山房(广东四大名园之一)</b></h1> <h1>余荫山房,区别于陈家祠,余荫山房的魅力在于园林的建筑艺术以及文人的高雅之风。余荫山房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是岭南建筑艺术的瑰宝。</h1><h3><br></h3><h1>余荫山房,位于广州番禺区南村镇,建于1871年同治十年,园主邬彬,清朝举人,任刑部浙江司员外郎,诰授通奉大夫。其两个儿子也是举人,邬彬在京任职四年后,便以母亲年迈为由,乞假归隐乡里,兴建了这座园林。为纪念和永泽先祖福荫取“余荫”二字作园名,又因这座园林地处偏僻的岗地之下,故用“山房”这个朴素名字,以示谦逊。</h1><h1>余荫山房布局巧妙精致,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所到之处,都能给人一种修身养性恬静的美感。</h1> <h1>余荫山房大门外有一口池塘,池塘里有一只神石龟,是余荫山房主人的,在这里已经趴了二百多年了。</h1><h1>听说这只神龟很灵验的哦,往它身上投币,只要投中龟的身上,不同的部位会给你带来不同的好运,投中鼻子是最好的呢,试试吧!😄😊</h1> <h1>这对抱鼓石明显没有陈家祠的高大,显然其主人官品地位不及陈家祠主人。</h1> <h1>门神是一样的,但没有陈家祠的高大,且大门分上下两开门。</h1> <h1>记得走进大门就来到了“均安堂”</h1> <h1>“开笔求勤奋,读书博古今”。</h1><h1>我国流传了几百年的民俗礼仪寄托了人们对学子“勤奋读书,聪明伶俐”的期盼。重民俗,学礼仪,开笔礼仪式在广东也被越来越多的家庭重视和传承,有家长带孩子来的,也有学校老师带高考学生来的,他们都是专程来余荫山房的均安堂举行有意义的开笔礼仪式的。</h1> <h1>玲珑水榭(俗称:八角亭),建于池水之中,池水蜿蜒流淌,环绕八角亭,是园内的主要建筑,是园主邀集文人墨客把酒言欢、赋诗作画、吟风弄月的地方。</h1> <h1>席地坐在八角亭外,听鸟语,闻花香。</h1> <h1>坐在八角亭里面,沾点文人墨客之气质。</h1> <h1>踱步走出八角亭外,在红瘦绿肥间感受园主人诗情画意的境界。</h1> <h1>听说这棵菠萝蜜树已经很古老了,然,果实依然累累。</h1> <h1>这些保存完好的古典睡床都是原主人睡过的真品,不是仿制品哦。</h1> <h1>余荫山房也有少量的灰塑和彩绘作品,放在房檐、墙脚、门头上给人一种高雅的美感。</h1> <h1>余荫山房处处可见绝妙的对联,充分表明了主人是位喜好舞文弄墨的文人雅士。</h1> <h1>深柳堂,园主会客之所。</h1> <h1>古井简介</h1> <h1>可惜我只找到二口井</h1> <h1>余荫山房是拍古典美照的最佳场所</h1> <h1>余荫山房,美在绿树成荫、池水碧绿、庭院幽静,园林虽不大,却满园生辉,令游人乐而忘返。</h1> <h1>2006年,紧挨着余荫山房又扩建了一个“文昌苑”。文昌苑是以中华文昌文化为主线,继承岭南传统造园技法造就的园林环境,该园林花木峥嵘,小桥流水,绿意葱葱,鱼跃鸭欢。主要有“文昌飞阁”、“挂榜青山”两大景观。</h1> <h3>图片来源:华为手机、佳能EOS M5相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