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作敏与大邱庄——名村探访录之天津大邱庄

星手涂鸦

<h3>  今年,我制定了一个中国名村探访计划。打算在三到五年的时间里,和太太一起以自驾游的方式,去探访那些在不同历史时期曾经引领潮流名噪中国的著名村庄。</h3><h3> 著名诗人郭小川在1975年写下的一首名为《团泊洼的秋天》的诗歌,让天津静海县的团泊洼顿时名满中华,后来,在团泊洼那一汪水泊的边上,有一位满脸都是褶子的农民,他虽然不像郭小川一样会写诗,肚子里也没有几滴墨水,可是他比郭小川还能折腾,硬是把团泊洼旁边一个小小的名不见经传的古老村庄,搞得风生水起,富甲天下,成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大地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先进典型,中国各个村庄都争相效仿的榜样。这位农民的名字叫禹作敏,这个村庄叫大邱庄。大邱庄这样一个领一时风气之先的著名村庄,理所当然的是我名村探访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h3><h3> 大邱庄座落在天津市静海县(现已改为区了),濒临团泊洼,原来是一个村,1993年就撤村建镇了。大邱庄在北京城的东南边,离北京城170多公里,出京城沿京沪高速一路南下,约2个半小时便可抵达。5月2日,乘着小长假和好天气,偕太太一去访富问福。</h3><h3>&nbsp;</h3> <h3>  这个高大的牌坊就立在大邱庄的庄口,它向世人彰显着大邱庄的历史和富裕。大邱庄历史很悠久,建村于明朝永乐年间,因多为“邱”姓,故起名邱家庄,后改称大邱庄。大邱庄很富裕,在1992年的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上,大邱庄成为社会总产值、人均收入等多项经济指标均高居第一位的中国“首富村”。1993年撤村建镇。现全镇共26个村街,总面积为123.4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左右,其中户籍人口约有4.5万人。</h3><h3> </h3> <h3>照片上的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禹作敏,他出生于1930年,这张照片大概是他在50-60岁之间照的,那时侯的他正是鸿运当头,如日中天,正在带领着他的村民在致富路上狂奔。从照片上看,他有着以下特征:浓眉、满脸褶子,下巴稍尖,霸气精干,是位老烟枪。虽然他满脸的褶子和另一位传奇农民陈永贵大叔脸上的褶子有得一比,但他的装束和永贵大叔大不相同,永贵大叔头上包着白羊肚头巾,身上穿着中式对襟大褂,一脸憨厚,而禹作敏先生却是穿西装,打领带,理平头,刁着烟卷,一脸的精明,虽然同是农民,但永贵大叔是干农活的农民,以农为本,是真农,而禹作敏先生却是办乡镇企业的农民企业家,以经商办企业见长,是假农(后来洗脚上岸了)。</h3> <h3>这照片挺霸气的吧?“最佳农民企业家”的金字黑匾下面的年方57岁的禹总,双手掐腰,墨镜、金表加皮尔卡丹腰带,这形象是不是很有爆发感啦?</h3><h3>从他那一脸的褶子就可以看出禹总是个不太注重脸部保养的男子汉。禹总44岁才开始走上村级领导岗位,1974年,禹总当上了大邱庄大队党支部书记,这是他成为大邱庄领导核心的起点。之后他带领大邱庄走上了工商兴村的道路,在他的带领下,大邱庄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他自己也一天比一天牛。</h3><h3>1982年,大邱庄建起印刷厂和电器厂。</h3><h3>1983年,建立大邱庄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同年他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优秀党员。</h3><h3>1987年9月,被评为全国当代最佳农民企业家,并获全国改革人才金杯奖。</h3><h3>1988年,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h3><h3>1989年2月5日,禹作敏以“全国十佳农民企业家”的身份获邀出席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同年获全国农业改革10年创新奖,并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劳动模范。</h3><h3>1991年,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优秀企业家。</h3><h3>1992年,大邱庄投资10亿元,建起了大邱庄百亿元工业区,每年生产能力达100亿元。是年底,大邱庄共有工业企业200余家,从业人员12342人,利润47344万元,比1981年增长300倍。</h3><h3>1992年底,被《半月谈》杂志评为92中国十大新闻人物。</h3> <h3>这是禹总一张摆拍的读书照。传说禹总并不太爱读书。但禹总口才十分了得,是一位“农民语言大师”,他很能掰活,他流传最广的几句话是:“低头向钱看,抬头向前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引科学的水,浇农民的田”、“来财必有才,有才财必来”、“科技是真佛,谁拜谁受益”、“左了穷,穷了左,越穷越左,越左越穷”等。此外禹总还很喜欢代表中国农民,每次与官员和记者对话,他的开场白都是,“我就是一个农民”,这和后来贪官们所说的“我是农民的儿子”大大的不同。有人传说,农民是他最为骄傲的身份,禹总外出开会,在很多场合他都是盘腿而坐,不脱皮鞋,他以这种方式来保持他心中的“农民本色”。</h3> <h3>这是禹作敏在法庭接受审判时的一张照片,禹作敏他现在已经不能再作敏了,因为他在1999年就已经作古了。禹作敏带领村民缔造了一段中国农村改革的“神话,1993年,禹作敏被判20年有期徒刑跌落神坛。禹总被判刑的部分原因是:1992年12月,一个叫危福和的人被非法拘禁,并于12月13日被人暴力殴打致死,死时全身创伤380处。事发之后,禹总包庇凶手,检察院派人调查,却被非法拘留13小时,前来执行公务的公安人员也被大邱庄堵在村外不让进门,后来天津动用400名武警围村,禹总下令全村100多个工厂的工人全部罢工,上万名本村及外村的农民手持棍棒和钢管与武警全面对峙,并声称“一旦警察进村,就要全力拼搏”。4月,禹总被捕,8月27日,法院以窝藏、妨碍公务、行贿、非法拘禁和非法管制五个罪项,判处禹作敏20年有期徒刑,其子、大邱庄的二号人物禹绍政被同时判刑入狱10年,大邱庄因此案被逮捕者多达26人。</h3> <h3>这个小院子,是当年大邱庄的高干们的住家院,称为"智慧园",里面有10多栋别墅,禹作敏也住在这个院子里面。</h3> <h3>经人指点,我找到了禹总的住宅,照片中的这栋别墅,就是禹作敏的故居。到得此楼边,想起了桃花扇中的一段词,词曰:“俺曾见金陵王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h3> <h3>禹总的故居已人去楼空,传说中看家护院的大黄狗早就被阎王爷收回去了。院子无人看守,任人进出。</h3> <h3>从照片中的破败景像您能想像出当年这座别墅和别墅主人的荣景吗?</h3> <h3>贴着禹府的窗户看进去,这两只大花瓶还完好无损,似向世人诉说着禹府当年的繁华与喧嚣。</h3> <h3>禹府的院子里贴着院墙种了好多棵白杨树,如今这些白杨树已经是参天大树了。院子里有二棵果树,一棵是杏树,一棵是柿子树,照片中的是杏树,虽然没有人打理,但杏树依然结满了果实。</h3> <h3>禹府院中还有一棵丁香树,虽然老主已故,少主也不在,可丁香花依然盛开。此足见,花不是为悦人而开,有人赏她她要开,没人赏她她也是要开的。</h3> <h3>细心的太太发现禹府的正面台阶是9层,9是最吉祥的数字,禹总当年肯定是想让9字给他带来好运的,可是到头来9字并没能给他带来好运气,牢狱之灾他还是没能躲过去。看着眼前的禹府,想起一段歌词,叫做“繁华过后成一梦"。</h3> <h3>禹作敏宅子的正后方有一座这样的雕塑,这个雕塑是葫芦形的,雕塑上刻的花纹包括这个葫芦都是传说中八仙用的宝物,这是禹作敏用来镇宅用的。</h3> <h3>这是雕塑的后面,基座上刻的字是:"雕塑以八仙宝物为内容用来象征大邱庄人各显神通事业有成用宝葫芦为主体寓意子孙万代幸福昌盛"这雕塑立于1992年元旦。而1992年正是禹作敏最鼎盛的时期,那一年他被《半月谈》杂志评为中国十大新闻人物。</h3> <h3>和那个宝葫芦同时落成的还有这块八仙的浮雕。禹作敏虽然那时如日中天,可是他的内心还是有些不安,想要借助神力来帮他维稳,让他趋吉避害,逢凶化吉。可是这镇宅石并没有帮他逢凶化吉,一年后,禹作敏就被绳之以法了。</h3> <h3>照片上的这位营业员,是外地嫁到大邱庄的,我跟她简单地聊了几句大邱庄的历史,也聊了禹作敏,她知道禹作敏的故事,也知道禹作敏对大邱庄的贡献,对禹作敏也充满了敬意。我在肯德基吃快餐的时候,我向一位本地土生土长的女服务员打听过禹作敏,言谈中她也向我说起了禹作敏时代大邱庄的辉煌,说起了禹作敏对大邱庄人的好处。</h3> <h3>这座九龙壁是禹作敏时代修的,后来有人据此说禹作敏有帝王思想。九龙壁的背后刻有《大邱庄变迁记》的铭文,铭文末尾署有"禹作敏一九九0年仲夏"。这是大邱庄里仅有的一处能见到禹作敏痕迹的地方。</h3> <h3>在九龙壁前留个影,以证明曾到大邱庄一游。</h3> <h3>拍照的时候没注意到,整理照片的时候才发现,这条标语中,友善、富强都正常,民主两个字中,民还正常,主却倒下来了。这大邱庄曾经的主不就是禹作敏吗?</h3> <h3>大邱庄里,带有禹字的招牌我只看到这一家。</h3> <h3>这条香港街是禹作敏时代留给大邱庄人的礼物。这条街道很长,我到里头去走了一段,里面商铺林立,</h3> <h3>香港街口</h3> <h3>婚纱摄影也叫金利来,不知道是否构成了侵权。</h3> <h3>香港街里经营数码产品店铺的商家挺多的。</h3> <h3>博彩游戏,孩子们喜欢。</h3> <h3>香港街里的餐馆,档次还不低哩。</h3> <h3>全国连锁店。</h3> <h3>6人套餐198元,8人套餐228元,这个价格,用北京的消费水平来衡量,那可是很亲民的哟。</h3> <h3>大邱庄里都市化的大道,</h3> <h3>大邱庄里的黄山路。</h3> <h3>津海街。</h3> <h3>共青团一条街。下面的口号是"打造崭新大邱庄。</h3> <h3>大邱庄里的大型购物中心一一红街购物中心。</h3> <h3>这个购物中心规模很大,货品丰富,吃喝玩乐,应有尽有,这里完全没有了乡村概念。我到过大寨,到过小岗村,也到过小靳庄,那些地方都还是村的概念,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商业体。到了这,你不得不感叹,能把乡村变城市的,那还得数禹作敏啊!</h3> <h3>太太在观看购物中心的广告牌,我问太太为啥要看广告牌,她告诉我说,她要看看这商场里有啥大牌子商品入驻,要论逛商场,那还是太太比我内行的多哩!</h3> <h3>在县城里吃肯德基,那很寻常,但这里曾经是村,村里有肯德基的,那可真不多。大寨没有,小岗村也没有。</h3> <h3>特意让太太拍了一张在大邱庄吃肯德基的照片。</h3> <h3>红街购物中心里的药店。</h3> <h3>红街购物中心里的蛋糕店。</h3> <h3>这块蛋糕499元,这个消费水平不低了吧?</h3> <h3>这是现在的大邱庄镇政府的办公楼,一个大院子,这个院子比西柏坡可是要大的多了。院子里还有不少别墅,不知是办公用的还是居住用的。</h3> <h3>镇政府门口的大字标牌。</h3> <h3>大邱庄政府大楼前的标语:勇于改革敢为人先!</h3> <h3>艰苦创业拼搏务实!标语是条好标语,希望大邱庄的现任领导们能带领大邱庄人发展的更快更好!</h3> <h3>禹作敏时代大邱庄靠钢铁工业起家。早在10多年前大邱庄的钢产量就达到了726万吨,焊管产量达到了370万吨,早就是中国焊管第一乡了。</h3> <h3>大邱庄周边炼钢厂,钢材加工厂林立,北京的雾霾,有部分就来自大邱庄。</h3> <h3>这些大罐子里装的可都是液化气呀!</h3> <h3>这种罐子里不知装的是啥。</h3> <h3>钢材加工厂一家挨着一家。</h3> <h3>大邱庄这一带已经是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奉行"以钢为纲"。满载钢管、钢板、盘圆的卡车,首尾相接,一辆接一辆,奔驰在宽阔的大道上。如今的大邱庄镇,已是全国的“焊管之乡”。</h3> <h3>刚卸载的重型集卡。钢铁工业支撑了大邱庄的飞速发展。</h3> <h3>大邱庄濒临团泊洼水库,乾隆皇帝曾到团泊洼巡游过,故也被人称为乾隆湖。这里湖宽水阔,芦苇、水草丛生,是联合国野生珍禽保护区。湖边有一道又长又宽的堤,驻车堤上,下来赏一赏湖景。</h3> <h3>波光鳞鳞的团泊洼。</h3> <h3>诗人郭小川曾在诗中写到:是的,团泊洼是静静的,但那里时刻都会轰轰爆炸!</h3><h3>不,团泊洼是喧腾的,这首诗篇里就充满着嘈杂。</h3> <h3>如今团泊洼上架起了长虹一般的大桥,一辆辆满载大邱庄钢材的重型卡车从桥上飞驰而过,奔向祖国各地,四面八方。</h3> <h3>团泊洼上的一座水闸。如今团泊洼已经成了旅游胜地,只不过我这次只访大邱庄,不问乾隆湖。</h3> <h3>这些个小平房是大邱庄早先的民居。</h3> <h3>后来大邱庄的村民又住上了这样的民居。</h3> <h3>远观大邱庄的老民居。</h3> <h3>老一代大邱庄高干的住宅。</h3> <h3>这里住的是禹作敏的战友们。</h3> <h3>这样的别墅在大邱庄也不少见,这种别墅应该是房地产开发商建的商品房。</h3> <h3>大邱庄上有一家中心医院,我进去参观的时候手里拿了一部云台,医生护士们以为我是来暗访的,吓得都不敢做声,我忙向他们解释我就是来随便看看的,可他们就是不信,纷纷陪笑脸且躲避着,什么话也不敢说。</h3> <h3>医院条件挺好的。</h3> <h3>宽阔的前厅。</h3> <h3>导诊台无人值守。</h3> <h3>庄里的家电城。</h3> <h3>庄里有了法律咨询中心,法律服务在这里有了市场,但在庄里我没有看到律师事务所的招牌。</h3> <h3>扫黑除恶的标语。</h3> <h3>建无黑城市。1993年禹作敏犯的那事,搁现在,可能会归入到黑社会的那一类里面去。</h3> <h3>大邱庄街头的刘、关、张结义的雕像。大邱庄人崇尚义字。</h3> <h3>这些老人是不是大邱庄的村民不知道,他们正在街心公园斗地主,从面像上看,日子过得挺好,没有后顾之忧。</h3> <h3>他们玩的很投入,我在旁边站了好久,也没有人抬头看我一眼,让我想搭讪都没机会。</h3> <h3>娃娃们绝对是大邱庄的一道风景,瞧这二男一女玩的多开心呀。</h3> <h3>这大概是姐姐带弟弟。</h3> <h3>孩子们爬在树上玩,真的比大妈上树好看的多。孩子上树是天真,大妈上树是公害。</h3> <h3>这娃可真幸福,一手拿着冰棍,一手转着铁轮,这叫吃玩两不误。</h3> <h3>大邱庄街头一座规模较大的酒店一一华润豪景酒店。</h3> <h3>酒店前面的四个字写的是:瑞满邱庄。我想这四个字是大邱庄人的心愿,更是全国人民的心愿!愿没有了禹作敏的大邱庄未来更美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