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歌永言:蔡国庆父子共唱《千字文》,经典咏流传再承好家风

三及

<h1>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蔡国庆、蔡轩正父子默契献唱1400年前的“天下第一字书”《千字文》。</h1><h1> 将充满人生道理的传奇童韵再度唤醒,两代人歌声的交织,是经典的传承,也是文化的延续。“一夜白头”的千字文,蕴含了古人无穷的智慧,也是父亲对孩子最用心的启蒙教材。&nbsp;</h1><h1> 今天上午,打开久违的电视,CCTV经典咏流传:经典传唱人蔡国庆和儿子蔡轩共唱《千字文》的节目,深深是吸引住了我的眼球。</h1> <h1>  主持人撒贝宁问:“为什么要参加CCTV经典咏流传做经典传唱人,你和儿子唱响《千字文》?” &nbsp;</h1><h1> 蔡国庆答:“我们蔡家有个一非常有名的校长叫蔡元培。他的教育思想是以优秀教育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为基础,立足自我,通过发展中国文化教育,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nbsp;</h1><h1> 还没等蔡国庆说完,儿子蔡轩正举起话筒抢着说:“不对,蔡家还有一个更出名的人,那就是蔡伦。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作为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nbsp;</h1><h1> 台下观众热烈掌声响起!</h1> <h1>  在五光十色的时尚舞台上,伴随着声、光、电的韵律,蔡国庆父子用歌声演绎经典之作,俩人默契唱和《千字文》,举手投足间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用心考量而准备的传统服饰,到舞台上一声“谢谢”等细致入微的礼仪,都让人在感受中国诗词之美的同时,看到优良家风这颗温暖的种子在代际传承中生长绽放。&nbsp;</h1><h1> 欣赏本档节目的同时,让我们再次分享《千字文》的语言魅力、聆听《千字文》的创作故事、传承《千字文》的文化精神!</h1> <h1><b><font color="#ed2308">(一)《千字文》由来:兴嗣白发 &nbsp;</font></b></h1><h1> 《梁史》记载:"上以王羲之书千字,使兴嗣韵为文。奏之,称善,加赐金帛。"唐代的《尚书故实》对此事进行了艺术加工,该书说:梁武帝萧衍一生戎马倥偬,他很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在太平时期多读些书。由于当时尚没有一本适合的启蒙读物,令一位名叫殷铁石的文学侍从从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迹中拓下一千个各不相干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后一字一字地教学,但杂乱难记。</h1> <h1>  梁武帝寻思,若是将这一千字编撰成一篇文章,岂不妙哉。于是,他召来自己最信赖的文学侍从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讲了自己的想法,说:卿家才思敏捷,为朕将这一千字编撰成一篇通俗易懂的启蒙读物。</h1><h1> 周兴嗣接受任务回到家后,他苦思冥想了一整夜,方文思如泉涌,他乐不可支,边吟边书,终将这一千字联串成一篇内涵丰富的四言韵书。&nbsp;</h1><h1> 梁武帝读后,拍案叫绝。即令送去刻印,刊之于世。周兴嗣因出色地编撰了《千字文》深得梁武帝的赞赏,将他提拔为佐撰国史。周兴嗣因一夜成书,用脑过度,次日,已鬓发皆白。</h1> <h1><b><font color="#ed2308">(二)《千字文》流传:智永和尚 &nbsp;</font></b></h1><h1> 王羲之的七世孙,隋代高僧智永和尚,继承家风在云门寺练书三十年,书写真草《千字文》800余本,分送浙东诸寺。因求书者众多,以至于住处门槛几次被踏穿,遂包以铁皮,人称"铁门槛"。其一生用笔无数,废笔盈积成筐,堆迭成丘,特撰写铭文,随同埋入土中,名为"退笔冢"。其所书真草《千字文》,乃王家嫡传,影响深远,西安碑林也有刻石。</h1> <h1>  智永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重大贡献有二个方面:一为发"永字八法"之旨趣,逐成隋唐学者宗匠;二为临集《千字文》,开后代书法家书写《千字文》之风,为《千字文》的流传起了很大的作用。</h1> <h1><b><font color="#ed2308">(三)《千字文》内容:微型的“百科全书”&nbsp;</font></b></h1><h1> 周兴嗣编撰的《千字文》,不但是一部微型的“百科全书”,还在有限的文字中流露出其思考人生思考世界的睿智之光,不可不谓呕心沥血呀! 周兴嗣诞生在玄学、佛教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代,还受到一个溺佛皇帝的器重,最蛮能可贵的是通篇毫无与玄学、佛教相关的影子,全文坚持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每一部分无处不蕴涵着儒家的道德观念、教化观念和价值观念。&nbsp;</h1><h1> 《千字文》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由于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启蒙和教育儿童的最佳读物,也是一部生动优秀的小百科。《千字文》流传了1400多年表明,它既是一部流传广泛的童蒙读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h1> <h1><b><font color="#ed2308">(四)《千字文》评价:传世的名帖&nbsp;</font></b></h1><h1> 《千字文》中,许多史实,许多典故,许多哲理,许多教诲,重温一遍以后,真是获得很多教益。(节选自李文国:我们为什么要读《千字文》)</h1> <h1>  毛主席说《千字文》里讲了天文、地理、农业、气象、矿产、特产、历史、修养。历代大书法家里有很多人用多种字体书写过《千字文》,成为传世的名帖。</h1> <h1>  《千字文》通篇用四字韵语写成,很适于儿童诵读,问世后,迅速成为了中国史上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儿童启蒙识字课本。</h1> <h1><b><font color="#ed2308">(五)《千字文》:经典咏流传,中国正流行&nbsp;</font></b></h1><h1> 《千字文》 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头,用被指定的无一重复的一千个单字,条理贯通叙事有序地吟咏了关于天文、博物、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包罗万象的诸方面知识,且严简,文采飞扬,对仗工整,协韵流畅,令人叹服称绝。其既可识字、学书、习文,又可增广见闻,兼能启蒙儒家伦理思想,成为我国历史上综合性蒙学读物的开山之作。</h1> <h1>  越是久经岁月,每个字背后的故事读出来便觉得韵味悠长,意趣盎然。时至今日,我们生活中的诸多细节还都能在这一千个字里找到依据。透过这一千个字,还原五千年文化的真实,经典咏流传,中国正流行。</h1> <h1>  诗言志,歌永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经典咏流传》,在观众中好评如潮。视频阅读也是一种学习,选择另外一种方式来补充精神粮食,观看一些有深度、有内容的电视节目,为蜗居在家的假期生活添加色彩和意义。</h1><h1> “读诗成曲”这一全新的融媒体互动方式,让亿万观众乐于重温经典,成为经典传唱者。文化传承与融合传播的深度结合,不仅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更让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当下得到彰显。</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