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四十年前,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喊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h3> <h3>1978年—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40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老物件也成了人们心中的记忆,影响几代人,从这些老物件里,你就能发现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吃的、用的都与以前不同,很多东西都经历了历史和时代的变迁。从生活用品、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等,只有当我们回视那些“老物件”时,才能深深的体会到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迁,就让我们通过这些“老物件”回顾一下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程吧!</h3> <h3>纺纱线。过去人们买不起洋布,就用自己生产的棉花纺成纱线,织土布做衣服</h3> <h3>织土布。将自己纺的纱线架在织布机上作经线,再用一只线梭子作纬线,然后织成一块布匹,织好的土机布虽然粗糙不算好看,但用它做的衣服很耐用,吸湿性也很好,穿起还是比较舒适的,小时候因为姥姥是村里的织布好手,也一直坚持自己织土布,那时大部分衣服都是姥姥织的土布做的</h3> <h3>手工翻毛皮鞋。八十年代我曾是当地鞋厂的帮样设计技术员,对它的生产工序很熟悉</h3> <h3>锻铁。农业工具、家庭用品许多都是由铁匠师傅们纯手工打造的</h3> <h3>弹棉花。以前的被褥都是经过弹花加工后,自己回家絮制被褥或做棉衣裤</h3> <h3>爆米花。是以前孩子们最喜欢,也最能解馋的零食</h3> <h3>糖画儿。龙、虎、猴子、小兔、小鸟,花草都会被这些手艺人描绘的栩栩如生,非常受小朋友的喜爱</h3> <h3>搓麻绳。专为做布鞋纳鞋底用的麻绳线</h3> <h3>做棉被。一张大席上,巧手的妇女们就能絮出一张匀匀的、软软的舒适棉被来</h3> <h3>以前常见的老手艺、常用的老物件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被逐步淘汰了,也只有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生产力的大幅解放,这些老物件、老手艺才会被先进的生产力所替代所更新。如今已有好多的孩子见了这些会感到陌生和不可思议,但是实话实说它们曾是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生活必需品。</h3><h3>一件件老物件,一手手老技艺,一张张老照片,都是老“宝贝”,今天见到它会勾起了多少人的一段段不寻常的回忆。这些已经退出时代舞台的“宝贝”,见证了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观念变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能让人们感受到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的巨大变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