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胜利农场邂逅50年—6】《难忘的知青岁月》撰写、出版的花絮和轶闻

公能轩主(张立民)

<h3></h3><h3></h3><h3>  2014年5月,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难忘的知青岁月——纪念上山下乡赴内蒙古金宝屯胜利农场四十五周年》一书。这是一部汇聚胜利农场全场老知青的智慧和心血,齐心协力,精诚合作,努力打造的纪念文集,也是一部壮丽的知青史诗,在胜利农场知青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受条件所限,当年我们没有留下很多自媒体资料。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之际,我想用花絮和轶闻的形式,制作本集“美篇”,以弥补五年前的那个遗憾和缺陷。<br></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一、《难忘的知青岁月》编撰出版的花絮和轶闻 1、编撰出版历程的回顾<br></h3><h3> (1)2012年初,受《激情大草原》《枫叶红》等知青题材书籍出版的启发和激励,我萌发了写一本胜利农场知青自己的书的想法。并完成了该书框架结构设计和写作大纲。</h3><h3> (2)2012年7月1日,在浙江慈溪的一次老知青聚会上我首次提出写书倡议,得到大家一致赞成。在此后的半年时间内,我反复多次地与全场各地各单位各部门的老知青联系沟通,逐步达成一致共识。当年年底成立了以张立民、邵桂华、王宪举为主编的编委会。</h3><h3> (3)2013年3月底,编委会向全场老知青发出《征稿启事》,截稿时间为当年10月底。</h3><h3> (4)2013年4月-10月,广大老知青热烈响应,积极写稿,截稿时一共收到投稿近150篇。</h3><h3> (5)2013年11月-2014年1月,编委会审稿、修改和补充、完善,经历了“一审”“二审”和“三审”。</h3><h3> (6)2014年2月9日-10日,编委会在南开大学召开主编扩大会议,形成了提交给出版社的本书最终稿。</h3><h3> (7)2014年3月-5月,进入出版社审稿阶段。出版社责任编辑和美术编辑与编委会互动,经历了“三校一清样”复杂过程。即“一校样”“二校样”和“三校样”一次又一次严格校对审阅,最后是双方拍板通过“付印清样”而付梓。</h3><h3> (8)2014年5月底,《难忘的知青岁月》正式出版发行,历时两年半终于修成了正果。</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p>  2014年6月初,《难忘的知青岁月》从北京的新华出版社发运到浙江、天津和通辽等地分赠给居住在全国各地的原胜利农场老知青。</p><p> 下图是《难忘的知青岁月》运抵天津。</p> <h3>  2、本书的一些数据统计</h3><h3> (1)录用了103位作者的146篇文章,全书46.3万字。</h3><h3> (2)录用题词6幅。</h3><h3> (3)录用珍贵历史照片和图片近200张。</h3><h3> (4)2014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500册。</h3><h3> (5)本书定价78元,这是新华出版社对本书价值的肯定。本书由编委会买断,免费赠送给了广大老知青、全国有关各级图书馆和博物馆,以及社会各界老朋友。</h3> <h3>  下图:2014年2月9日-10日,本书编委会在南开大学召开主编扩大会议。</h3> <h3>  3、编撰出版本书的困难和艰辛</h3><h3> (1)向广大老知青征稿,需要打开他们已经尘封多年的记忆并非易事,难度不小。</h3><h3> (2)作者分布在全国各地和海外,写作水平参差不齐,要把全书统一到“为社会注入正能量”的主线上,来稿的审阅、修改工作量巨大。很多文章都是几易其稿,反复推敲反复修改而成的,有不少是我与作者互动后重写的。</h3><h3> (3)时间短,任务重尚且不说,严把质量关是编委会始终抓住不放的,这也使本书编撰的工作量大大增加。</h3><h3> 我这个人特别固执,凡认准了的事情决不放弃,还要“抬杠”和“较真”,连一个错别字和标点符号都不轻易放过。新华出版社的责任编辑称赞本书的书稿是他多年来在同类型书稿中难得一遇的高质量。</h3> <h3>  下图:本书编委会三主编,左起:邵桂华、张立民和王宪举。</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4)本书编委会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勤奋工作,我很怀念与大家的愉快合作。编委会三主编在编撰出版本书中殚精竭虑、任劳任怨,被誉为“牢不可破铁三角,众志成城结硕果”,我很感恩桂华和宪举的鼎力相助和无私奉献。</h3><h3> 作为本书三主编之一的我,担负着本书的框架结构设计和全书的统稿,责任自然更大一些。在编撰本书的两年半多时间的近一千个日日夜夜里,我一心扑在编撰工作上,为本书倾注了大量心血。在本书出版前三个月的冲刺阶段,我到了茶饭不思、睡觉不香的地步,体重骤降了七八斤。老伴调侃我:“这是最富有成效的减肥办法”。 <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p>  (5)本书的编撰出版是胜利农场老知青自发的民间个体行为,经费筹措自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p><p> 时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原胜利农场三站浙江知青王宪举为本书出版捐赠了六万元,而且他的捐赠是匿名的。这是我违背他的意愿,首次公开这一“秘密”。</p><p> 王宪举为老知青联谊活动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崇高思想境界令人感动,肃然起敬!</p><p><br></p> <h3>  下图为王宪举研究员。</h3> <h3>  科左后旗老知青薛建设积极参与老知青联谊活动,她不仅为本书投了稿,而且还为我们的重返第二故乡,赠书寻梦活动捐赠了一万元。薛建设真挚的知青情怀值得学习,我们非常感谢她!</h3> <h3>  4、本书编撰出版的意义</h3><h3> (1)本书由国家级的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彰显“高大上”。</h3><h3> (2)本书不仅为胜利农场老知青写历史,而且也为全国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提供了翔实珍贵的史料,弥足珍贵。</h3><h3> (3)本书总结提炼和传承弘扬了“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热爱集体,甘于奉献”的老知青精神,为社会注入了正能量。</h3><h3> (4)本书出版后,胜利农场全场老知青联谊活动空前热烈高涨,大大增强了“胜利人”的团结和凝聚力,无疑本书起到了很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h3><h3> (5)本书所搭建的交友平台,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老知青的晚年生活。其深远影响不可低估。</h3> <h3></h3><h3></h3><h3>  5、本书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 (1)我们把本书捐赠给了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余姚市,天津市、天津市河北区、塘沽区,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等地的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室和有关博物馆。我们还把本书捐赠给了外交部档案资料馆、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图书馆。以下是部分赠书证书。<br></h3><h3></h3><h3></h3> <h3>  (2)《新华网》、《宁波日报》、《通辽日报》、《慈溪日报》、科左后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对本书出版和赠书活动进行了报道。</h3><h3> (3)社会各界对本书好评如云,一致认为本书对老知青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为社会注入了正能量,是一本难得的知青题材好书。</h3> <h3>  二、老知青重返第二故乡,赠书寻梦</h3><h3> 2014年8月中旬,张立民、邵桂华和王宪举三位主编和部分作者携带着还微微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近百册纪念文集,来到他们几十年来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金宝屯胜利农场,践行赠书寻梦活动。<br></h3><h3> (一)通辽巨变</h3> <h3>  8月10日晚,载有浙江知青代表的客机降低高度,准备在通辽机场着陆。透过舷窗,只见底下灯火璀璨,高楼大厦错落有致,街区和道路星罗棋布,规划整齐,一片宁静安谧和平的景象。在机场出口处,胜利农场原汽车队队长黄树常、扎根农场45年的慈溪知青徐如平等人早已在此迎候。由于参加此次活动的浙江和天津知青多数是乘火车于当晚九点半到达通辽,七十五岁的周彬和黄树常等原胜利农场老干部与苏立生等科左后旗知青前往火车站迎接。深夜1点多钟,又有一批慈溪和余姚知青乘火车抵达通辽,黄树常、苏立生和徐如平等不辞辛劳地再次接站。一踏上第二故乡的黑土地,我们就被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所感染和感动。<br></h3> <h3>  下图:在通辽西拉木伦公园的“全家福”</h3> <h3>  下图左起:张立民、周彬、祝成</h3> <h3>  下图:原胜利农场文艺宣传队的骨干左广成和王宪举相聚在通辽,广成姓左自然在左边喽!</h3> <h3>  次日上午,在周彬、黄树常和苏立生等陪同下,我们就迫不及待地上街参观。故地重游,发现通辽的变化是如此巨大,心情十分激动。四十多年前,通辽被戏称是“一条街道两岗楼,一个警察管两头”,如今却是一个颇具规模的新兴中等城市,内蒙古东部重镇和经济中心。昔日鹤立鸡群的通辽市第一百货大楼如今已湮没在科尔沁大酒店、鑫达国际大酒店等高耸的楼群中。“进前佳”、“大润发”、“刚刚”、“日升日美”等大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顾客盈门。20世纪70年代通辽最著名的“明仁大街”,当年不过是一条数里长的春天“泥泞”、秋冬“崎岖”的马路,如今却是车水马龙的宽阔大街。两侧各种商店、旅馆、餐饮等服务设施鳞次栉比,繁华似锦。位于大北郊的“通辽师范学院”,现已扩大并升格为“内蒙古民族大学”。通辽市博物馆、孝庄皇后公园、哲里木广场、森林公园等名胜古迹游人如梭。<br></h3> <h3>  下图:老知青和老干部,我们都带一个“老”字。</h3> <h3>  下图:老任和天津两个小妹妹</h3> <h3>  下图:本书编委会部分成员在知青群雕前的合影。</h3> <h3></h3><h3></h3><h3> 从通辽市宾馆出来向右走不远就是西拉木伦公园,类似希腊“特洛伊木马”的马头琴雕塑是通辽市的标志,这里已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更是大妈们跳“广场舞”的最佳场所。再往前走,在西辽河畔,一座花岗岩群雕映入眼帘——这就是2009年10月由天津知青捐助建成的“科尔沁知青之恋”。我们在知青群雕像前集体合影,以示对科尔沁的眷恋。 通辽市的变迁,是我国近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和迅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是通辽蒙汉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建设的美好结晶,也包含着数万名知青的辛勤劳动和奉献。<br></h3><h3></h3><h3></h3> <h3>  下图:这里是西拉木伦公园,我们也应该来一个“全家福”。</h3> <h3>  下图:西拉木伦公园的标志性建筑</h3> <h3>  下图:通辽宾馆夜景</h3> <h3>  下图:通辽的繁华夜市</h3> <h3>  (二)胜利农场情深如海</h3><h3> 8月12日上午,我们一行50余人在通辽乘上一辆大巴,驶向盼望已久的第二故乡——距通辽市区约180公里的科尔沁左翼后旗胜利农场。昔日崎岖不平的土路如今已变成高速公路,沿途虽仍有一些沙丘和沙地,但多数路段两侧都是绿油油的青纱帐。</h3><h3> 最令人振奋的是,在金宝屯镇至胜利农场的必经之地——西辽河上,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飞架南北,而昔日的“胜利号”渡船已不见踪影。与我们同行的金玉珍当年曾是“胜利号”渡船的售票员,看不见渡船不免有点惆怅。而面对平缓流淌的狭窄的辽河水,谢泓君骤然想起,1985年8月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险些冲垮农场西大堤,全凭全场职工七天七夜的奋力抢险,才保住了全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br></h3> <h3>  下图:坐大巴回家,归心似箭</h3> <h3>  下图:王光伟场长欢迎老知青的到来</h3> <h3>  下图:场办主任徐玉清(左)和浙江知青潘鸣耀(中)、赵建(右)。</h3> <h3>  赠书仪式由邵桂华主持,科左后旗政协和文联领导、科尔沁知青协会领导、农场领导和职工代表出席了会议。张立民代表编委会首先致辞,他说,在下乡45周年之际,我们老知青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回到培育自己成长的第二故乡前来寻梦和谢恩,我们要把以自己的生命和青春热血铸就写成的这本书献给第二故乡,献给父老乡亲。三位主编分别向场部、各分场和学校赠送了《难忘的知青岁月》一书及礼品,送给场部的礼品是一对一米多高的鹅黄色景德镇瓷花瓶,这对花瓶是浙江知青陈燮中献给胜利农场的礼物。<br></h3><h3> 下面是本书主编张立民在大会上致词的照片和视频。</h3> <h3>  接着,王场长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对知青们来农场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胜利农场近况。农场现下设7个分场,3358个农户,10028人,土地10万亩,其中耕地6.4万亩,林地8747亩。有中心学校、中心医院、信用社、联通公司、邮电所、自来水站、供电所、派出所和138个私营工商户。年产粮食为1.2亿斤左右,人均年纯收入6000元。他特别指出,胜利农场60年的发展中也凝结了知青们多年的辛勤劳动和汗水。他殷切希望知青们常回“家”看看!<br></h3> <h3></h3><h3></h3><h3> 王宪举向与会者汇报了《难忘的知青岁月》一书的筹备和编撰出版经过。他说,编撰和出版此书的主要目的是要回忆知青在金宝屯胜利农场的峥嵘岁月,感谢农场领导、贫下中农、复员军人和原场职工对知青的关心、教育和帮助,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继续弘扬“积极进取、艰苦奋斗、热爱集体、甘于奉献”的知青精神。浙江、天津、通辽和科左后旗的知青代表陈燮中、罗兰、张庆平和苏立生分别发言。<br></h3><h3></h3><h3></h3> <h3>  下面是向胜利农场各分场赠书的照片和视频。</h3> <h3>  下图:向坚守胜利农场的三位老知青赠书</h3> <h3>  下图:在激动人心的时刻,让美好的记忆定格。</h3> <h3>  下图:浙津知青好兄弟,左起:左广成,陈克宁。</h3> <h3>  下图:第二故乡的水果就是香甜!</h3> <h3>  下图:天津老知青的三口“大锅”,左二起:郭明、郭安、郭韧。</h3> <h3>  下图:科左后旗电视台采访张立民</h3> <h3>  中午,王场长在农场宾馆食堂设便宴招待老知青。<br></h3> <h3>  下图:场办主任徐玉清在午宴上致欢迎辞</h3> <h3>  下图:胜利农场的苞米棒子就是好吃!</h3> <h3>  下图:午宴现场</h3> <h3>  下图:老朋友喜逢在农场,左起:张立民、赵英、李淑琴(李振起副场长的女儿)、金玉珍、赵建、徐玉清。</h3> <h3>  午餐后,知青们来到场部办公大院西南侧“知青广场”。在广场的入口处,在坚硬的花岗岩巨石上雕刻着“知青广场”四个红色大字。旁边矗立着一块黑色大理石的知青纪念碑,上书:“自一九六九年五月始,先后有浙江省、天津市、内蒙古原哲里木盟等地的一千余名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屯垦戍边来到这里。广大知青在农场战天斗地,奉献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为农场的生产和建设作出了贡献。奔腾的西辽河不会忘怀,科尔沁草原永远铭记知青们的不朽业绩。”</h3><h3> 这个知青广场和知青纪念碑是2009年8月12日为纪念胜利农场成立55周年、知青来农场40周年而建造的。如今,它们已成为胜利农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br></h3> <h3>  下图:在场部大院又是一个“全家福”</h3> <h3>  下图:胜利农场知青广场</h3> <h3>  下图:知青纪念碑</h3> <h3>  下图:机关团支部的老团员们</h3> <h3>  下图:薛建设与书记“大老张”握手</h3> <h3>  下图:胜利农场的大门变成了这个样,看起来有点别扭。</h3> <h3>  在知青纪念碑旁合影留念后,我们分别前往各分场寻访。 我们来到距场部8里地的三分场。40多年前,我们慈溪89位知青曾经在那里劳动和生活。三分场场长刘彦峰在办公室与我们亲切会见,我们代表广大浙江老知青向三分场赠送了一台“联想”电脑。刘场长告诉我们,三分场现有325户人家,1876人,耕地13760亩,人均占地7亩多。当年曾经大量种植的高粱、谷子和麦子,由于产量低都改种玉米了。为了解决农机服务问题,他和另外两个年青人于2012年成立了农机服务合作社,通过签约的形式为农户提供机械服务。<br></h3> <h3>  下图:浙江老知青走访三站全体合影</h3> <h3>  从分场办公室出来,我们沿着一条比较宽的路找到了原营部大门遗址、原供应站的老房子以及曾经居住过的一排宿舍房。这些建筑因年久失修都已成为危房,据说最迟到明年就要彻底拆除了。我们努力寻找昔日的大食堂和操场,顺着一位职工手指的方向望去,看到的却是职工住宅及其一个个菜园子。原来1984年农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食堂和操场分为地块,划给职工了。<br></h3> <h3>  下图:在办公室唠嗑</h3> <h3>  下图:浙江老知青向三站赠送电脑</h3> <h3>  下图:三站老知青走访原机耕队乔维海师傅家。</h3> <h3>  一些老职工从远处看见我们,都纷纷迎了上来。原马号的饲养员老孙头虽已八十多岁,还能一一叫出我们的名字。原机耕队乔维海师傅盛情邀请我们到他家作客。那是一个三开间的宽敞新住宅,今年刚刚花了6万多元装修好的,其中农场补助了1.5万元。客厅里铺的是浅色地板砖,卧室里用一块块瓷砖铺垫暖炕,整洁的卫生间里崭新的洁具,使主人告别了原先到户外蹲茅坑的历史。</h3><h3> 农场职工的生活条件越来越接近城市居民的水平。相信2015年1月胜利农场改制为“胜利镇”后,其城镇化的速度必定会进一步加快。<br></h3> <h3>  下图:王宪举和复员军人排长吴忠玉(右)久别重逢。</h3> <h3>  下图:老知青与贫下中农排长李国君,左起:邬孝根、张立民、李国君、潘鸣耀。</h3> <h3></h3><h3> 从乔师傅家出来,贫下中农李国君、复员军人吴忠玉、杜冷、德力根昌就围住了我们。吴忠玉抓住王宪举的手,说:“你真牛啊,不仅上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还到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留学!四十二年不见,你还记得我吗?”王宪举仔细端详着老吴,说:“吴大哥,咋会忘记您呢?除了头发和胡须变白外,您基本上还是原来的模样嘛!” 这时,一辆疾驶而来的小轿车在邵桂华身边突然停住,从驾驶座下来一个中年男子,握住邵的手说:“您是邵桂华吧?过去您在农场当保卫干事的时候,我还小,秋收快结束时,我想到农场地里捡点苞米,刚要捡,空袋子就被您没收了。真不讲情面啊!”这番话说得邵桂华很不好意思,连忙说:“那时我年轻,又有职责在身,可能太严了一些,请你原谅。有机会欢迎你到浙江来,我设宴向你赔礼道歉。” 中年男子听后笑了起来:“我没有责怪您的意思,只是您给我们的印象太深刻了。”<br></h3><h3></h3> <h3>  下图:邵桂华(左)和中年男子</h3> <h3>  下图:赵建和复员军人杜冷(左)</h3> <h3>  下图:三站马号饲养员老孙头,八十多了,精神矍铄。当年因为不让知青骑马而被我们骂为“小气鬼”,其实他并没有做错,他忠于职守、对知青的“严”真是对知青的“爱”。</h3> <h3>  虽然带去了不少书,但还是不够分的。原八连的一位排长、贫下中农李国君恳切地向我们索书,邵桂华马上把身边仅剩的一册书送给了他。 谢泓君等去了二分场,苏立生等去了四分场,郑桂香等去了五分场,罗兰等会见了原冷库的老职工,他们都分别带去了问候和礼物。老知青们在农场的寻访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下午4点钟,为了不给农场增添更多麻烦,我们该离开农场返回通辽去了。老知青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向王场长和农场的父老乡亲挥手告别。 &nbsp;<br></h3> <h3>  下图:五站老知青走访张清河指导员。左起:郑桂香、陈克宁、张清河、陈燮中、张翠敏。</h3> <h3>  下图:在离开胜利农场返回通辽时,我们在西辽河大桥下车,看到了干涸的河床。</h3> <h3>  下图:浙蒙老知青合影,左起龙锦潭、张立民、苏立生。</h3> <h3>  下图:津蒙老知青合影,左起龙锦潭、罗兰、苏立生。<br></h3> <h3></h3><h3></h3><h3>  (三)友谊地久天长</h3><h3> 在短短的五天里,我们与胜利农场老干部和知青战友进行了多次联谊活动。 8月11日中午,科左后旗老知青在通辽市宾馆设宴为远道而来的浙江、天津知青战友接风。昔日在胜利农场风雨同舟、并肩战斗的插友们四十五年后在第二故乡欢聚,大家有说不尽的话语,有拉不完的家常。一曲曲欢歌、一支支轻舞不断把聚会推向高潮。当年被称为“农场第一吹”的王宪举演奏了笛子曲《牧民新歌》,杨立华等后旗女知青随着笛声翩翩伴舞。后旗蒙古族知青巴根那和薛建设演唱了《下马酒》,浙江知青赵英、天津知青左广城分别表演了越剧和京剧清唱。<br></h3><h3></h3><h3></h3> <h3>  下图:8月11日中午,后旗和通辽老知青设宴为远道而来的知青朋友接风。</h3> <h3>  下图:与杨经理合影,左起:赵英、杨淑芝、张立民。</h3> <h3>  下图:赵英和挚友穆凤芝(右)</h3> <h3>  下图:与黄师傅合影,左起:印爱华、黄树常、卞慧敏。</h3> <h3>  下图:小郑见小张,两眼泪汪汪</h3> <h3>  下图:陈燮中(中)在现场</h3> <h3>  下图:午宴现场</h3> <h3>  下图:邵桂华(右)向老知青朋友敬酒</h3> <h3>  下图:大家在通辽宾馆大堂纷纷合影留念</h3> <h3>  怀着深深的感恩之心,当晚我们在通辽市万益和酒店宴请居住在通辽市的农场原领导干部,周彬、董儒、陈凤岐、任国锋、黄树常、祝成、于国发、啓葆罡、王国湘、王春城等十五人出席,科尔沁知青协会领导赵凌波、倪守白和刘学通应邀出席。通辽、科左后旗老知青十多人作陪。</h3><h3> 我们向老干部们汇报编撰出版《难忘的知青岁月》一书的情况,并向他们赠书和礼物。老知青们还演唱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当年的红歌,博得大家的阵阵掌声。<br></h3> <h3>  下图:老知青宴请胜利农场老干部</h3> <h3>  下图:周彬老大哥代表老干部致词</h3> <h3>  下图:通辽知青协会会长、天津知青刘学通致词</h3> <h3>  下图:罗兰代表赠书寻梦老知青发言</h3> <h3>  下图:冯丽华是我们的新闻记者</h3> <h3>  下图:王宪举和特邀嘉宾在一起,左起王宪举、倪守白、赵凌波,站立者为黄树常。</h3> <h3>  下图;晚宴热闹非凡,不时有人表演节目助兴。</h3> <h3>  8月13日上午,张立民、王宪举、郑桂香、薛建设和苏立生代表三地知青前往原农场五站教导员、场办主任、蒙古族老干部吉力布和家,看望这位86岁高龄的老领导。吉老精神矍铄,热情地在门口迎接我们。张立民拉着吉老的双手深情地说;“看到您身体健康我们非常高兴。感谢您当年像慈父般地关爱、教育和呵护我们,也感谢您为《难忘的知青岁月》题字。”&nbsp;</h3><h3> 我们与吉力布和聊了许多,吉老还详细询问了他所认识的一些知青的生活和家庭情况。<br></h3> <h3>  下图:老知青拜望吉力布和,左起:张立民、郑桂香、吉力布和、王宪举、薛建设。</h3> <h3>  下图:感恩的心。由我抓拍的这张照片十分传神,彰显了老知青浓浓的感恩之心。左起:郑桂香、吉力布和、薛建设。</h3> <h3>  下图:小毛驴车在通辽已不多见,非常稀罕。</h3> <h3>  13日中午,原胜利农场离退休老干部黄树常、周彬、祝成、任国锋、董儒、陈凤岐、于国发、啓葆罡、王国湘、王春城等在通辽鑫达国际大酒店设宴答谢老知青并为我们送行。</h3><h3> 原农场政工组的笔杆子周彬代表老干部向我们赠送了纪念品,于国发也赠送了他参与编撰的《通辽地名故事》一书。应老干部的请求,张立民即兴挥毫,撰写草书“友谊天长地久”一幅。</h3><h3> 大家都举杯祝福,畅叙友情,联谊活动搞得生动活泼。<br></h3> <h3>  下图:全体合影,永远纪念</h3> <h3>  下图:答谢宴会现场</h3> <h3>  以下照片和视频是周彬老大哥向本书主编赠送纪念品。</h3> <h3>  下图:老干部赠送给本书主编的纪念品,情深意重。</h3> <h3>  以下视频是老干部任国锋发言</h3> <h3>  下图:老干部王春城发言</h3> <h3>  下图:天津知青郑桂香发言</h3> <h3>  下图:浙江知青顾忠勤发言</h3> <h3>  下图:原四站工作的老朋友合影,左起:于国江、苏立生、任国锋、董儒、于国发、龙锦潭。</h3> <h3>  下图:赵英(左)和供应站的李大姐(任国锋夫人)。</h3> <h3>  当晚,由通辽知青张庆平、李秀兰做东,在通辽“全聚德”烤鸭店宴请了浙江和天津知青代表。<br></h3> <h3>  下图:宴会现场</h3> <h3>  下图:浙蒙知青的友谊,左起:王宪举、郑福贵、张立民。</h3> <h3>  8月14日上午,我们结束为期五天的“重返第二故乡,践行赠书寻梦”活动,乘列车离开通辽。一些老干部和后旗、通辽知青代表来到火车站送行。回访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之间的友谊永恒,知青精神长存!<br></h3> <h3>  依依惜别</h3> <h3>  2014年的那次重返第二故乡,赠书寻梦活动已经过去了五年。我们对第二故乡的感情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薄,反而在与日俱增。期待着有机会再次回家!</h3> <h3>  【篇外的话】</h3><h3> 为纪念知识青年下乡到胜利农场五十周年,农场党委特地定制了纪念章。届时参加各地纪念活动的原胜利农场老知青都将得到这一珍贵的礼物。衷心感谢第二故乡的领导和父老乡亲的关怀和厚爱!</h3> <h3>  【致谢】</h3><h3> 本集制作过程中,得到王宪举、邵桂华等老知青朋友的支持和帮助,特此表示衷心感谢。 2019年5月5日,写于慈溪<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