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中那些感天动地的英雄母亲

<h3><br></h3><h3><br></h3><h3>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每一个征战疆场的儿郎身后都有一个英雄的母亲。每一位英雄母亲的背后,都有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感天动地的千古绝唱。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怀念、感恩那一个个舍己为国英雄母亲。<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i></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数不清有多少伤员喊她“戎妈妈”</i></p> <h3>她是太行山深处的一位普通小脚女人,她对人民军队有着特殊的感情,她以母亲的慈爱、无私的热情关心温暖着人民子弟兵,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戎妈妈”。她就是享誉全国的“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h3><h3><br></h3><h3>戎冠秀,1896年9月出生于河北平山县胡塔沟村,15岁时嫁给沙坪村李家为媳,1926年全家迁到下盘松村居住,过着吃糠咽菜的贫困生活。<br></h3><h3><br></h3><h3>1938年,八路军工作队进驻下盘松村,戎冠秀积极投入抗日运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当上村里的妇救会主任,她先后把三个儿子送进八路军队伍,自己则在村里以最大的热情积极拥军支前。前方打仗,她带领妇救会员日夜忙碌,送水送饭,慰劳军队,抢救伤员;酷暑夏夜,她忍着蚊虫叮咬,在昏暗的油灯下纳鞋底,做军鞋;数九寒天,她为伤员洗刷绷带,手上冻裂了一道道口子;为了及时把重伤员送到医院,年近五旬的她颠着小脚,抬着担架,奔跑在崎岖的山路上……</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戎冠秀胸前挂满了勋章</h5> <h3>1942年11月的一天,有个八路军的重伤员被抬到村里,头部血肉模糊,奄奄一息。戎冠秀不顾自己三天三夜没合眼,急忙替他擦洗伤口,敷上中草药。伤员牙关紧闭,喂到嘴里的水顺着嘴角流了出来,她就用小勺轻轻撬开牙缝,一滴一滴地喂进去。看到伤员光着的脚冻得青紫,她就从女儿棉袄里撕下棉絮把他的脚包上,然后揣进自己怀里捂暖。戎冠秀的悉心照料,终于把这名重伤员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临别时,这位战士紧紧拉着戎冠秀的手,眼含热泪连声说:“好人啊,好人啊,是您救了我的命,您比我母亲还要亲。”边说边情不自禁地向她行了跪拜大礼。</h3><h3><br>在1943年秋的反“扫荡”中,戎冠秀带领群众转移时,发现一名八路军伤员正被日军追赶,她急忙背起伤员往山上跑。在半山腰的一个山洞前,让伤员踩着她的双肩,爬向山洞,由于山洞太高,她又用双手托起伤员的双脚将伤员送进山洞,使其脱离了危险。</h3><h3><br>抗战期间,戎冠秀冒着生命危险抢救过多少伤员,像慈母一样护理过多少伤员,多少伤员喊过她“戎妈妈”,她自己也数不清。</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戎冠秀为伤员喂水</h5> <h3>“我唱晋察冀,山红水又清。山是那么红,水是那么清。如果有人问,请问好老人。这位好老人,好比一盏灯。战士给她火,火把灯点明。她又举起来,来照八路军。好老人叫啥?名叫戎冠秀……”著名诗人田间创作的这首《戎冠秀赞歌》,传遍了太行山区。</h3><h3><br>1944年2月,在晋察冀边区第一届群英大会上,戎冠秀被授予“子弟兵母亲”的光荣称号,她的模范事迹感动了每一个人。1949年,戎冠秀参加了开国大典,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1989年8月12日,93岁的戎冠秀老人因病在石家庄逝世。</h3><h3><br>“戎妈妈”离世了,但她的感人事迹在始终在华夏大地传扬。</h3> <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英雄母亲白文冠</i></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舍生取义留下千古绝唱</i></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p style="text-align: left;">她是抗日名将的母亲,落入日寇魔掌后为了让儿子一心杀敌,毅然以绝食将自己活活饿死。这位甘愿舍生取义的英雄母亲,名叫白文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h3></h3><h3>白文冠,1873年出生于河北沧州河间城关的一个回族家庭,21岁嫁到献县东辛庄。她秉性刚直,乐于助人,经常教育三个儿子要爱国爱族,学好汉当英雄。卢沟桥事变后,白文冠将三个儿子叫到身边:“日本鬼子已经杀到家门口了,咱得挺起腰杆跟他们斗!”</h3><h3><br>在白文冠的动员鼓励下,次子马本斋于1937年冬天拉起了一支70多人的抗日队伍,起名回民抗日义勇队。后来,马本斋率部参加了八路军,所部改称冀中军区回民支队,并在抗击日寇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威震冀中平原的一支抗日劲旅。</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文冠</h5> <h3>为了支持儿子抗日,白文冠把家里的全部积蓄捐了出来,自己带着家人和乡亲踊跃支前,洗衣做饭,照顾伤员,她的家成了支队的一个后方基地。</h3><h3><br>母亲在后方全力支持,儿子在前线英勇杀敌。从1941年7月初到8月下旬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马本斋率部对日作战27次,消灭日伪军1500多人,把小鬼子打得闻风丧胆。</h3><h3><br>日军对马本斋恨之入骨,便想出了抓捕马母、逼使马本斋投降的毒计。8月底的一天,日军山本联队突然袭击东辛庄,抓走了白文冠。</h3><h3><br></h3><h3>在河间县城,日军虚情假意地让白文冠住上等房屋,派专人伺候照料,送水果点心,还摆上丰盛的宴席,她知道这是鬼子的阴谋,连看都不看,发誓不吃敌人一粒粮,不喝敌人一口水。</h3><h3><br>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日军在大厅摆上老虎凳、竹签等刑具,逼她给儿子写劝降信。白文冠毫无惧色,斩钉截铁地说:“我儿子是中国人,一向不知有投降二字,你们有本事跟他打去,我老婆子来了就没有想活着出去!”</h3><h3><br>白母被抓的消息传到回民支队,战士们义愤填膺,纷纷要求打进河间城救人。马本斋深知这是日军设的囚母迫降和金钩钓鱼的连环毒计,他强忍悲痛,率部继续打击敌人。</h3><h3><br>河间城内,白文冠毅然以绝食与敌人进行抗争。三天后,粒米未进的白文冠昏迷不醒。又过了四天,这位伟大的母亲终于含笑而去,终年68岁。<br></h3><h3><br></h3><h3>英雄母亲白文冠面对日军的威逼利诱,铁骨铮铮,视死如归,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h3><h3><br>白文冠英勇殉国后,延安各界纷纷举行悼念活动,朱德总司令在发给冀中军区的电报中盛赞白母的壮举:“中国人民有这样的母亲,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中国妇女的光荣,而且是中华民族不会灭亡的具体例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当代佘太君”邓玉芬</i></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为了抗日胜利失去丈夫和七个儿子</i></h3> <p>邓玉芬,1891年出生在北京密云县云蒙山深处的水泉峪村,后嫁给本县张家坟村的贫苦农民任宗武,与丈夫含辛茹苦地养育了7个儿子。</p><p><br>1933年,密云长城以外的地区被日寇占领,邓玉芬的家乡坠入水深火热之中。邓玉芬一次又一次地叮嘱儿子们:“记住,咱是中国人,到死也不能忘了祖宗!”</p><p><br>1940年4月,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来到密云西部山区,带领穷人拿起刀枪打鬼子保家园。邓玉芬和丈夫商量后,把老大、老二、老三送到了白河抗日游击队。从此,邓玉芬的心和共产党、八路军紧紧连在了一起。</p><p><br>儿子在外抗战,邓玉芬在家也闲不住。她承担起全部的家务活,让丈夫为八路军运军粮、背子弹、跑交通,还主动为八路军烧水做饭,缝补衣服,为伤病员接屎接尿,喂汤喂水。后来,她的家成为八路军和伤病员的经常性住所,指战员到了她家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邓玉芬雕像</h5> <p>为了使伤病员早日恢复健康,她和孩子们以粗糠、树叶、野菜充饥,把省下的粮食全用来给伤病员吃。每当伤病员痊愈后离开家,她都像送儿子出征一样,把衣服洗净补好,一边叮咛着一边把煮熟的鸡蛋硬塞进他们的衣兜,还要拉着他们的手送出老远。</p><p><br>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在斗争最残酷的时候,她和丈夫又让四儿、五儿参加了抗日自卫军模范队。</p><p><br>然而,噩运从1942年春天开始陆续降临:丈夫任宗武和五儿被日寇杀害,四儿被抓走。同年秋,在八路军主力部队的大儿子牺牲疆场。1943年夏,被抓走的四儿惨死在敌人的监狱里。同年秋,二儿子在战斗中负伤回家休养,因伤情恶化死在了邓玉芬的怀里。</p><p><br>接连的沉重打击,邓玉芬悲痛欲绝,但她还是顽强地挺了过来。她脸上的笑容虽然少了,但对抗日工作更积极了,对子弟兵更亲了,在她的心里,每个战士都是自己的儿子。她盼望着六儿、七儿快些长大,继承父兄的遗愿,早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p><p><br></p><p>可是,苦难的折磨仍在继续。1944年春,日军进行疯狂“扫荡”,邓玉芬背着7岁的小七躲进一个山洞,为了掩护藏在附近的乡亲和干部们,眼睁睁地看着幼子连病带饿死在怀中。她再也承受不住这巨大的打击,当即昏倒。醒来时乡亲们告诉她,敌人撤走了,小七埋在山坡上。邓玉芬扑倒在孩子的小坟上失声痛哭,泪水一滴滴渗入坟土。</p><p><br>抗战胜利后,刚过了几天太平日子的老百姓再次陷入战争的深渊。邓玉芬又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把唯一的六儿永恩送去参加了县支队,叮嘱六儿好好打仗,为民立功。永恩没有让母亲失望,在部队立了功,受到嘉奖,却不幸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了。</p><p><br>就这样,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了保卫来之不易的和平日子,邓玉芬先后失去了丈夫和七个儿子,她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母亲”。</p><p><br>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没有忘记邓玉芬对革命作出的贡献,在生活上给她较好的照顾。1970年2月5日,邓玉芬因病去世。</p><p><br>2012年,当地政府在张家坟村修建了“英雄母亲邓玉芬”主题雕塑,邓玉芬伫立在山岩上,深情地眺望着远方,盼望着亲人和战士们胜利归来。<br></p><p><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沂蒙母亲”王换于,86个孩子的“妈妈”</i></h3> <p>她在战火中收养了86个抗日将士的子女,自己的4个孙儿因为照顾不周和营养不良先后夭折。她就是被誉为“沂蒙母亲”的王换于。</p><p><br>王换于,1888年生于山东沂南县圈里村,19岁嫁到东辛庄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到沂南开辟了抗日根据地,王换于被当地党组织培养为抗日积极分子。</p><p><br>1939年6月,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率领纵队机关来到东辛庄,随行的有27名抗战将士的儿女,这些孩子最大的七八岁,最小的才出生三天。由于长期跟随部队东奔西走,孩子们严重营养不良,又黑又瘦。王换于看了挺心疼,便主动要求照料这些孩子。</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换于</h5> <p>部队首长同意了她的建议,由王换于负责的部队机关托儿所便建立起来了。她挨家挨户将孩子送到能够抚养孩子的人家,最后将剩下的7个孩子留在自己家中抚养,这样加上王换于自己的4个孙子,家里总共有11个孩子,她的负担更重了。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家中所有能吃的东西全部吃光了,王换于就东讨西借,想尽各种办法照料孩子。</p><p><br></p><p>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1941年,王换于负责照料的孩子增加到41人。这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最艰苦的阶段,日伪军的“扫荡”越发频繁,每当鬼子“扫荡”时,王换于就将孩子们全部藏进隐蔽的山洞。最严重的一次,孩子们在山洞里整整住了两个月才得以安全。</p><p><br>对于托儿所里的每一个孩子,王换于都用无私的爱心来呵护。有一次,王换于去西辛庄看望寄养的一个婴儿,发现婴儿异常瘦弱,不由得一阵心酸,就将婴儿抱回家。当时,王换于的二儿媳正在哺乳期,同时哺乳两个孩子奶水显然不够。王换于就让儿媳用奶喂养这个婴儿,自家的孩子则用粗粮喂养。<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战时托儿所的孩子们</h5> <h3>1943年后,又有第二批45名孩子来到托儿所,在王换于的精心呵护下,这些孩子都得到健康成长。而王换于自己的4个孙子,却因营养不良、照顾不周先后夭亡。</h3><h3><br>王换于含辛茹苦收养86名八路军子女的壮举感动了无数人,大家都称她为“沂蒙母亲”。</h3><h3><br>1947年,中国妇女运动的领袖蔡畅在第一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国妇女专门做了王换于的事迹报告,王换于的名字从此名扬中外。</h3><h3><br>1989年,王换于因病逝世,享年101岁。2003年9月,“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在东辛庄落成,以纪念她的奉献精神。几名当年王换于抚养过的八路军后代长跪在铜像前,深情地喊一声“母亲”,泪流满面……</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李才清豁出性命救护伤病员</i></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被授予“八路军的母亲”称号</i></p> <p>李才清,1902年出生于河北涉县青塔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7岁时,李才清与庄子岭村的庄稼汉郭思礼结婚。</p><p><br>1938年,八路军在涉县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李才清一家人的日子慢慢地好起来。看到八路军抗日救国,为穷人当家作主,李才清就让在外做长工的14岁长子郭喜的参了军。</p><p><br>1942年5月下旬,日寇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实施大“扫荡”,八路军总部一些伤病员和行动不便的妇女在突围时陆续来到庄子岭,李才清和家人将他们分散隐藏在村子周围半山腰的山洞中,还设法把八路军后勤部的32驮冀南银行钞票、8大箱银器、几驮子军用服装及许多药品分散隐藏起来。</p><p><br>华北《新华日报》社管委会调研科长王友唐,在突围中腿部中弹,肺部还被刺了三刀,当他爬到庄子岭时,已经气息奄奄。李才清发现后,立即将他救护到家里,经过几天精心护理脱离危险后,将他安置在山洞中养伤。八路军卫生员小张因中弹负伤滚下山沟,李才清立即把昏迷不醒的小张背回家,洗伤口,灌米汤,喂草药,等小张清醒过来,又把他藏在村外的山洞里。总部教导大队报务员马平正值临产,李才清自己省吃俭用,想方设法给她补养身体。</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才清</h5> <p>日寇找不到八路军,就疯狂地到处搜山,面对鬼子的刺刀,李才清横下一条心,一口咬定这里从来没有来过八路军。敌人恼羞成怒,冲进屋里,用枪托敲打地面,用刺刀挑开水缸的盖子,用皮靴踢倒空米瓮,连墙旮旯柴草垛都搜了个遍,但什么也没搜到,便凶狠地把李才清踢倒在地,悻悻地撤走了。</p><p><br>在日寇“扫荡”的20多天里,李才清共在村子周围的18个山洞内隐藏了50多个伤病员和干部。白天鬼子来搜山,李才清一家就躲藏起来;夜晚,她就用棉被堵上门窗烧火做饭,用大锅熬好小米粥,一盆盆一罐罐送往各个山洞。每天如此,从未间断。后来形势渐渐好转,敌人不再搜山,李才清便把伤病员接回家住,炕上、炕下躺得满满的。而由她一家人保管的钞票、银器、服装、药品等军用物资,在敌人的轮番搜山中分毫未损。</p><p><br></p><p>6月,八路军取得反“扫荡”胜利,伤病员们离开前都依依不舍地对李才清说:“好大娘,您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您是八路军的好妈妈,我们永远记得您,八路军永远记得您!”</p><p><br>八路军总部对李才清一家的突出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她本人被党和政府授予“八路军的母亲”称号。1988年,《人民日报》曾以《八路军母亲》为题报道了她的事迹。</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送七子女从军抗日,一家四人为国捐躯</i></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李淑桓无愧“东江游击队之母”</i></p> <p>47岁参加游击队,送七儿从军共抗日,携三子捐躯赴国难,这是“东江游击队之母”李淑桓的英雄壮举。</p><p><br>李淑桓,1894年生于广东鹤山。自幼随教书的父亲生活在广州,熟读诗书。20岁时,她与父亲的学生郭福荣结婚。婚后,她开办了“时修女塾”。1930年,因生活所迫,已是七个孩子母亲的李淑桓把“时修女塾”搬迁到香港,继续从事民众启蒙教育事业。</p><p><br>李淑桓虽是个裹脚女人,但极富正义感,胸怀一颗炽热的爱国心。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李淑桓通过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把自己的大儿子郭显承送往延安参加了八路军。在后来的一年半时间里,她先后送次女郭云翔参加了“回乡救亡工作团”,送六子郭显怡参加了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p><p><br>1939年5月,李淑桓应邀前往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慰问。欢迎会上,她把随行的四子郭显和、五子郭显乐、九岁的郭显隆和已经参军的女儿和六子一起带上主席台,激动地对众人说:“抗战以来,我的大儿子郭显承已经上前线打鬼子去了!三子郭显绪在香港做工今天没有来,其余的儿女今天都来到这里了。国家兴亡,人人有责,我没有什么别的可以贡献,现在把我的这五个子女也交给抗日部队,我小儿子今年九岁,还不到参军的年龄,但是我先帮他在部队里面报个名,等他长大以后再把他送到部队来。”</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淑桓</h5> <p>1940年3月,五子郭显乐在掩护部队突围时壮烈牺牲。翌年初,丈夫因病去世。期间,长子郭显承也牺牲在抗日疆场。李淑桓以坚强的意志忍受着丧夫失子的沉重打击,仍然全身心投入抗日救亡工作。</p><p><br>当时,东江纵队有不少在战斗中被打散的战士辗转来到香港,找到李淑桓求助。李淑桓的家一时间成为东江纵队失散战士的联络点和收容所。她在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收留、收容和照顾的责任。李淑桓安慰那些游击队员说:“你们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我有得吃,你们就不会挨饿,我的家就是你们的家。”这使很多处在彷徨无助中的游击队员深感温暖,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郭妈妈”。</p><p><br>1941年初春,她把在香港工作的三子郭显绪送进抗日部队。4月,又把12岁的小儿子郭显隆送进东江纵队,自己也来到东莞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在边沿地区的大塘村小学以教书为掩护,从事抗日游击队的情报工作。</p><p><br>这年的10月上旬,国民党顽军突然袭击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大塘村首当其冲,李淑桓不幸落入魔爪。面对严刑酷打,她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当夜,李淑桓从容就义,年仅47岁。李淑桓被害的第二天,她的四子郭显和也在大王岭战斗中负伤后牺牲。</p><p><br>李淑桓一腔热血为国奉献,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母亲”,被人们称为“东江游击队之母”。</p><p><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送子参军模范李改花</i></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当代岳母”英名响四方</i></h3> <h3>太行山里有这样一位母亲,两个儿子在抗日前线为国捐躯后,她又将自己的大儿子,也是最后一个儿子送到部队。这位英雄母亲,名叫李改花。为表彰的她的事迹,当地政府送给其“岳母遗风”的牌匾。</h3><h3><br></h3><h3>李改花,山西武乡县禄村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1937年秋天,抗日的烽火在燃遍华北大地,李改花看到许多血性男儿纷纷拿起枪投身到抗日战场,就动员二儿子张二臭参加八路军,她把岳母刺字的故事讲给儿子听,说:“二臭啊,你到了部队可一定要像岳飞那样精忠报国呀。”</h3><h3><br></h3><h3>六年后,李改花村子遭到日军袭击,她的丈夫和九名无辜百姓被抓走,遭受无尽折磨悲惨离世。</h3><h3><br></h3><h3>在给丈夫入葬前,乡亲们都劝她把二臭从部队叫回来,好让孩子给他爹送送葬。李改花摇了摇头:“俺儿子在前线打鬼子,他多杀一个鬼子就是给他爹报仇。”</h3><h3><br></h3><h3>丈夫去世不久以后,为了国仇家恨,她含着眼泪把刚满20岁的小儿子送上抗日战场,她说:“三蛋儿,你去吧,去找你二哥,到八路军那儿当兵,给你爹,给乡亲们报仇。”</h3><h3><br>1944年的冬天,李改花的小儿子在攻克安阳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噩耗传来,李改花悲痛万分,喃喃的说:“当了兵,去打仗,那就是有牺牲的危险,三蛋儿是打鬼子死的,要说心疼,哪个不是娘的心头肉,哪能不疼?”</h3><h3><br></h3><h3>转眼到了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武乡县在禄村召开征兵动员大会,已是60多岁的李改花在大儿子的搀扶下来到会场,对部队首长说:“这是俺的大儿子全亮,虽然40多岁了,可眼下部队需要人,就让他上前线打鬼子去吧!”首长摇头道:“你已经把两个儿子送上战场,把全亮留下来吧!”李改花坚定地说:“是啊,这是俺最后一个儿子了,可是俺就想把他交给你,跟着共产党,跟着八路军,没错!”</h3><h3><br>李改花,这个只字不识的普通农村妇女,以她博大的胸怀,无私的奉献精神,谱写着救亡图存的精彩华章。<br></h3><h3><br></h3><h3><i style="font-size: 15px;">根据有关史料整理</i><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