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的侄女,她学习优秀,做事干净利落,从小不走形象派,而是选择走实力派的小榜妞</h3> <h3></h3><h3>怎么陪孩子玩才是高质量的陪伴?</h3><h3> 放假期间,我们陪孩子的时间变多了,不过我发现很多人对如何陪玩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怎么陪玩。我看到过一家三口都做低头族,相顾无言,大人玩手机,忙着回复拜年信息打游戏,孩子玩平板电脑,头都不抬;也听说一些家庭平时不陪孩子,一到假日就把孩子往各大儿童娱乐场所送。</h3><h3> 他们看上去好像也获得了实打实的、整块的玩乐时间,当然,大人也乐得轻松一下。但是,这些不一定是高质量的陪伴。</h3> <h3> 过多的屏幕时间是对孩子不利的。我们可以考虑给孩子一些简单的工具或者玩具,或者让孩子跟大自然交流,或者跟孩子进行一对一的陪伴,这些活动要需要占据孩子假期时间的大部分,而不是把孩子交给大大小小的屏幕。</h3> <h3> 高质量陪伴是什么</h3><h3> 高质量的陪伴就是,保证有一段陪孩子的特殊时间,这段时间是你跟孩子一对一相处的时间。这时候你不要太有目的性地想要教育、训练孩子,而是给孩子有温度的爱,敏感地关注他的需求,表达对他的积极想法和感受。</h3><h3>比如,陪孩子的时候,放下工作,放下手机、关掉电视电脑,甚至不进厨房、不进书房,全身心地跟孩子互动玩耍。假期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在闲暇的时候,和孩子读读书、聊天、玩玩具,也可以出去走走逛逛。</h3><h3> 同时,我们也需要敏感地关注孩子的需求。很多时候孩子不听话,不按你讲的大道理去做,都是他们有一些大人看来奇怪的理由。我们需要对他们的需求,包括各种心理需求,保持敏感,多听多看多想。这种敏感是渗透到陪伴他们玩乐的每一次互动中的,我们有针对性的及时回应,就是高质量的陪伴。</h3><h3> 很多人觉得春节忙,或者认为我白天一整天都跟孩子待在一起,能不能放松点,让孩子自己去玩?当然可以,但是还是前面提到的两点:第一,不要指望把孩子交给大大小小的电子屏幕;第二,要给孩子高质量的一对一的陪伴,这样的陪伴不在多,而在质量。</h3> <h3> 出于心理科学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小孩的自我认知和归属感,有以下这些问题</h3><h3>你知道你名字的来源吗?</h3><h3>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是怎么认识的吗?</h3><h3>你知道你的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成长的地方吗?</h3><h3>你知道你爸爸、妈妈从得意(或失意)中得到过什么经验或教训吗?</h3><h3>你知道你家族的国家背景吗?(例如中国、英国、美国)</h3> <h3> 谢谢姨姨家热情款待,给我们这么多人还管了饭,炖羊肉炸糕,凉拌苜蓿………美味佳肴</h3> <h3> 姨姨要我带她出去玩,这次终于有机会了邀请她和我们一起去风筝节么么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