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武夷山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高,物种多,“山中土气宜茶”。在整个武夷山地区,还有更为核心的区域——武夷正岩核心产区:武夷岩茶生长在峰岩的坑、涧中,生长在烂石砂砾的土壤里,九曲溪环绕其中,碧水丹山,得天独厚,生态环境极为优越,茶叶品质也极其优异。</h3> <h3>何为武夷岩茶的“正岩产区”?它的面积范围有多大?</h3> <h3>武夷岩茶的正岩产区主要是指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以武夷山南星公路到高星公路两条公路为界限的整个景区范围内,统称为武夷岩茶的正岩产区。正岩产区的地质主要为紫色砂砾岩,土壤含砂砾量较多,土层较厚、土壤疏松、孔隙度50%左右,土壤通气性好,且周边岩谷陡崖,夏季日照短,冬挡冷风,谷底渗水细流,周围植被覆盖率大,是形成武夷岩茶独特岩骨花香的最佳生长环境。</h3><h3>而整个正岩产区的面积范围大约在72平方公里左右,它在整个武夷山的总面积范围中的占比是非常小的,因此正岩茶的产量也是非常少的。</h3> <h3>正岩产区中更为核心的领域主要就是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旅游中心区,以著名的“三坑两涧”(慧苑坑、大坑口、牛栏坑、流香涧、悟源涧)为代表,还有天心岩、马头岩、竹窠、九龙窠、三仰峰、水帘洞等。这都是正岩产区中更为核心的山场地带,可谓是“皇冠上的明珠”,这里的土层厚,富钾、锰,土壤酸度适中,土壤多为砾质土壤,是正岩茶具备“骨鲠”和形成“岩韵”的“茶土”条件;且这些核心山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小环境,岩岩相间,峭壁环绕,漫射光照射,山泉水滋润,丰富植被滋养,可谓是满足了茶树生长所需的一切外界条件。</h3> <h3>正岩核心产区的岩茶“价高”有理可寻吗?</h3> <h3>1 产量有限:整个武夷岩茶的正岩产区的总面积约有1万多亩,正岩茶的产量约在五六百吨左右,可见正岩茶在整个武夷岩茶的产量中占比10%不到,数量是非常少的。物以稀为贵,这种量少、质优的武夷岩茶首先底价就不会便宜。</h3> <h3>2 地域优势:上述所论,正岩产区得天独厚的丹霞地貌地理环境造就了武夷岩茶的优异“底子”,这种“底子”加上精湛的制作工艺,茶叶的品质可谓“气味清和兼骨鲠”。</h3> <h3>3 制作成本:正岩产区的茶叶制作成本一般是高于普通山场的茶叶,主要是因为正岩产区的地势险峻,山路颠簸、路途遥远,采茶工人上山采茶不易;好山场的青叶原料,有的制茶师会采用手工作,无形中又增加了茶叶的制作成本。</h3> <h3>4 附加价值:例如获奖茶,企业品牌效益等,这类属于茶叶的文化价值,也是茶叶的增值部分。</h3> <h3>正岩茶“贵”有“贵的道理”,但这并不是抬高正岩茶价格的理由。“贵”有度,我们并不能借此来炒作价格,更不应该推崇“天价茶”。在整个武夷山,除了正岩茶,更多的是质优、价廉的丹岩茶、半岩茶等,这一部分的“优质平价茶”占绝大多数,这也是百姓喝得起的,喝得到的好品质的岩茶。</h3> <h3>如今“正岩茶”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怎么去识别真正的“正岩茶”的品质特征呢?</h3> <h3>1 香气:是自然的花香,花果香、蜜香等,正岩茶的香气更馥郁、更幽长。在标准的制作工艺下,正岩茶的香气馥郁、持久,且香气落水,香气清楚、不杂,另外还兼带山场气息,气“幽”、香“雅”。</h3> <h3>2 滋味:正岩茶的滋味更醇厚,更具“骨鲠”,滋味厚重饱满、并且带醇度,回甘明显,且茶叶的耐泡度极佳。</h3> <h3>3 山场韵:正岩茶具备一定特殊的山场气息,是茶树生长环境所带来的生态气息;茶叶饮后有清凉感,口感甘洌,气息清幽,有明显的岩骨花香。</h3> <h3>最后给大家普及一下全肉宴:</h3><h3>岩茶界宠儿们:</h3><h3> 牛肉—牛栏坑肉桂</h3><h3> 马肉—马头岩肉桂</h3><h3> 龙肉—九龙窠肉桂</h3><h3> 猫肉—猫耳石肉桂</h3><h3> 狮肉—青狮岩肉桂</h3><h3> 羊肉—洋墩岩肉桂(杨梅窠肉桂)</h3><h3> 虎肉—虎啸岩肉桂</h3><h3> 鹰肉—鹰嘴岩肉桂</h3><h3> 猪肉—竹窠肉桂(猪仔洞肉桂)</h3><h3> 虾肉—霞滨岩肉桂</h3><h3> 燕子肉—燕子窠肉桂</h3><h3> 心头肉—天心岩肉桂</h3><h3> 鬼肉—鬼洞肉桂</h3><h3> </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境茶空间</h3></font></h3> <h3>茶友荟欢迎您加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