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生日很快乐

吴莉

<h3> 时间:2019年5月1日</h3><h3> 地点:伊 春</h3><h3> 摄影:解秋实</h3> <h3>82岁的老妈</h3> <h3>  老妈病了,病的很重很重,今天是老妈的生日,老妈喜欢热闹,我召集了老妈最惦记的亲人们为老妈祝寿,这也许是老妈人生的最后一次过生日了,在外地生活的女儿及在外地工作的孙子们,听说姥姥病了,纷纷从贵州,南宁,秦皇岛等地赶回伊春,为让老人开心,为老人祝寿。</h3> <h3>  去机场接吴小雪,在贵阳工作。她是老妈的二孙子,听说姥姥病重,这个孩子二十来天就回来二次。</h3> <h3>  老妈的小重孙,小孙子,三女儿,三孙子和朋友,儿子和儿媳,从西林赶往伊春,为老妈祝寿。</h3> <h3>汽车🚙准时从西林出车。</h3> <h3>  明天是老妈的生日,远归的孩子们今晚全部到齐,这是家人的晚餐。</h3> <h3>  盼望着孙子们回家,又怕影响孙子们的工作,电话中总是安慰孙子们说:”我很好,别担心”。这天早晨忽然看到小孙子的衣服开线了,便艰难地坐起来把衣服给缝好。自己都病成这样了依然那么细心地关心着每一位儿孙们。</h3> <h3>  为老妈祝寿的亲人们,有老妈的弟弟,弟妹,和妹妹,女儿,女婿,孙女,小重孙等</h3> <h3>  妈的生日宴会由她的大孙子开场。大孙子从回来见到姥姥就泪流不止,此刻更是声泪俱下,致使整个场面悲痛万分,亲人们的眼里都是满满的泪。</h3> <h3>  妈的大孙子在讲姥姥的艰辛和不易,温暖和善良,坚强和干练。放大了看,大孙子心疼姥姥,边说边哭,右边的小孙子更是流泪不止。</h3> <h3>老妈的干儿子祝寿讲话</h3> <h3>老姑娘和女儿</h3> <h3>  老妈的二弟,出生12天忽然抽风,抽的奄奄一息,最后没有了生命体征,家里人都说没救了,天亮就仍到野外去吧,老妈不甘心,连夜找到偏方,连洗带熏,硬是把这个弟弟救活了。如今他68岁,身体健康。</h3> <h3>老妈的二弟在讲话祝寿</h3> <h3>二舅感恩老妈的抢救之恩,多次哽咽,泪流满面</h3> <h3>  老妈的小弟——老舅发表隆重讲话,大体分为五个层次。一是表达对父母的孝顺,二是用母亲般的情怀给予兄弟姐妹们温暖,三是为自已子女的无私奉献,四是带大了孙子辈,五是对丈夫工作的支持和亲戚、邻居、朋友们的倾诚帮助。</h3> <h3>分割快乐的生日蛋糕</h3> <h3>坚强的老妈,此时此刻看不到脸上一丁点病疼</h3> <h3>第一块儿一定要分给小重孙</h3> <h3>  老妈感慨讲话这可能是妈最后一次跟大家说话了。她语重心长的嘱咐她的弟弟妹妹们要好好过日子,人生很短,要珍惜,要互相理解,相互包容,都步入老年了,不要吵吵闹闹的,要快快乐乐的。</h3> <h3>  老妈叮嘱她的弟弟妹妹们要关心照顾好自己和孩子,同时麻烦你们照顾好我的几个孩子。</h3> <h3>  谁能想象老妈的疼痛是多么的难忍啊,可是老人家就是这么坚强和乐观。</h3> <h3>  老妈虚弱的很,瘦的一把骨头,但老人家太要强了,永远把微笑带给大家,不让人看出来她得了那么重的病。</h3> <h3>正在和因持殊情况没到现场的女婿视频</h3> <h3>和老舅挨着做,他是老妈最心疼的小弟弟</h3> <h3>坐在大孙子右边第二个位置上的女士叫小霞,是三孙子带来的好朋友,小霞为老妈理了发,还为我们每一个人做了漂亮的发型。此刻,小霞一直低头流泪。</h3> <h3>大孙子为长辈敬酒</h3> <h3>三孙子在哭,泣不成声</h3> <h3>大女儿敬酒</h3> <h3>老姑娘祝酒</h3> <h3>二孙子给小舅爷敬酒</h3> <h3>二孙子祝酒</h3> <h3>酒掺着泪,泪掺着酒</h3> <h3>三孙子点燃了生日蜡烛</h3> <h3>不知道说起什么来了,那么开心!</h3> <h3>又在看视频</h3> <h3>老妈和弟妹们交谈</h3> <h3>老妈的大孙子讲姥姥的故事。</h3> <h3>忍不住的泪</h3> <h3>对姥姥说不完的话</h3> <h3>老妈的二弟,老弟,老妹妹。</h3> <h3>  老妈的二弟和二弟妹,老弟和老弟妹,老妹妹。老妈的心里永远是她的弟弟妹妹们,见到他们就特别开心!</h3> <h3>三姑娘一家和小重孙</h3> <h3>老姑娘一家</h3> <h3>小孙子</h3> <h3>三孙子</h3> <h3>二孙子</h3> <h3>路边认妈的孩子,是老妈的干儿子。</h3> <h3>大孙子</h3> <h3>儿子和儿媳</h3> <h3>三个女儿</h3> <h3>儿子,儿媳,女儿,女婿</h3> <h3>四个孙子</h3> <h3>孙子们围坐在身旁</h3> <h3>爱你!</h3> <h3>小重孙</h3> <h3>和三女儿</h3> <h3>一老一小,小重孙多么阳光</h3> <h3>和大女儿</h3> <h3>和小女儿</h3> <h3>女儿们</h3> <h3>  大孙子的讲话,感染了在坐的所有人,每个人的心里都很难过。</h3> <h3>  老妈一辈子的艰辛和不易疼痛着儿女们和孙子们的心,泪水无法控制。</h3> <h3>心疼老妈,真的疼啊!</h3> <h3>  真心疼啊!心被揪似的疼!我悔呀,悔自己太粗心了,没照顾好老妈。</h3> <h3>大孙子和小孙子的难过</h3> <h3>大孙子惊天动地的哭述</h3> <h3>  三孙子明珠为姥姥洗衣服洗澡,做可口的饭菜,样样精心,件件倾情。</h3> <h3>心疼姥姥,眼泪怎么也止不住。</h3> <h3>全家共祝老妈生日快乐!</h3> <h3>同唱生日快乐歌!</h3> <p> 母 亲</p><p><br></p><p> 在82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一个小女孩出生在辽宁昌图的大辽河岸边,因为生在乱世而且家境贫寒,所以教育对她便成为奢望。尽管后来家境少许好转,但是又遇上母亲身体病弱、家庭成员过多(很多人一起生活,有22人之多)。家务十分繁重。他要平衡这些人的关系,照顾和保护母亲,校门就此无缘了。她不能求学了,却极力争取弟弟妹妹们上学的机会。她目不识丁,可一生渴望知识,尊重读书人。对后代叮嘱最多的一句话那便是:求知。</p><p> 她不仅没有求学的机会,做家务和手工也无处学习,没人教她。于是,别人做,她便远远的看着。十几岁的女孩儿(试想我们十几岁的时候还在父母膝下撒娇)而她的十几岁:白天扛起一家人的劳作,晚上就独自摸索白天远远看到的别人的手工。不久她就会了,再过不久就成了整个村县最出名的最好的女红。年节假日,她的女红都会送到亲人邻里的手里。她不懂诗词歌赋、不知兰亭隽永,她只知道过节了,一家人乃至所有邻里整个街巷她目之所及的所有家庭都要和和睦睦、喜气洋洋。</p><p> 人们以为没有读过书,或许愚昧。错了!她的政治主张无比清明坚定、立场鲜明:抗日战争期间参加妇救会;解放战争期间担任农村大队团支书,为解放军送粮送鞋。</p><p> 因为生逢战乱,她对生命无比珍爱。她的弟弟奄奄一息,所有人包括这个弟弟的亲生母亲都催促把这个病孩子扔出去,她不顾大家庭的整体意志,也不去想触犯大家后自己境遇的尴尬,坚决的去抢救。她孤立无援,能想的办法都想到了,漫漫漆黑长夜只有她在奔忙,这一夜她成功了,这个弟弟活了,而且很健康。</p><p> 她18岁出嫁,出嫁时只有2条铺盖。她19岁生子为母。在婚后的生活里,她并不是安定的,而是与丈夫工作的频繁调动辗转于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山西太原、昂昂溪、四川、伊春、西林......她不想让丈夫感到颠沛流离的漂泊,到了每个地方都把家里布置得明亮而温暖,与丈夫的同事、朋友、邻居建立了十分亲密的家人关系,为丈夫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在那个饥荒年代,食不果腹是常有的事,可每次客人来家里,她都把家里积攒很久了自己舍不得吃的食物拿出来,并教导子女为人要澄明,与人交往要心诚。</p><p> 虽然她乐观、坚强,可是繁重的劳动和生活压力压垮了她的身体,她得了很重的心脏病。家里想买点好东西给他补充一点点营养,可是买不起,没那个钱。在这种情况下,她一分一分的攒钱,每个月资助5元钱及衣服生活用品等给正在读书的二妹妹。如果一个身强力壮的富豪做这种事是慈善,那么与她而言做这等事便是圣贤。</p><p> 她没有因为自己颠沛而抱怨,没有因为自己贫苦而忧伤,没有因为病痛而落泪。这一切的苦难让她深刻的体会到,人,生而不易。于是便如同殉道士般去帮助和抚慰她周围的所有人。她带过5个失去母亲的幼小孩子,她的真心付出,那些孩子便认其为母,声声唤娘。她在西林,脚跟未稳,自己的家庭还不稳定,便想到漂泊在乌伊岭、五星、大兴安岭的弟弟妹妹们。她半生飘零,感触到安稳的珍贵,于是便把他们调到身边,把最珍贵的安稳以最大的努力给予弟弟妹妹们。在西林的路上,看见了冻得脸色苍白的小伙子,她把路人当成孩子,给拿衣服取暖,带到家里吃饭,她就是想每个孩子都要暖暖和和的不要挨饿受冻,这个小伙子如今是我的小弟弟。</p><p> 1973年她高龄生下最小的孩子。</p><p> 1983年她得了第一个孙子。于是,又帮助子女带大了所有的孙子辈。</p><p>她一生节俭,手中却没有存款。因为她攒够一些钱,就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亲人或朋友了。</p><p>她帮助每个子女成了家,于是便骄傲的说每个子女的家都是她的家了。</p><p> 她病重了,吃不进饭,却想着说要给孙子的孙子看孩子。</p><p> 她病痛得睡不着觉,好不容易入睡了,忽然惊醒说:远方归来的亲人爱吃的东西,她要把这些都置办齐全。</p><p> 她一无所有,她一生奉献。</p><p> 她不管经历怎样的不如意和辛酸,都决不会对需要帮助的人放手。</p><p> 讲到这里,我们看看我们所占据的这个现实社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往往皆为利往。人们以此定义成功,并这样做人做事。我不是说这样错了,只是有一点不甘,这世上除了谋利的人,还会不会有一种不一样的人,她以她的生命质量重新撑起“做人”这两个字的隆重分量,她以她的生命光亮重新点亮“做人”这两个字的生命光华。我现在有答案了,因为就在这里,真有这样的人,她是我的妈妈董淑英,她用她的一生温润过身边所有的人!她用她的一辈子,给我们讲一件事:那就是作一个普通人,一个姐姐、一个妻子、一个母亲......还可以活成这样一般大写的模样!</p><p> 母亲董淑英女士一生目不识丁,可是作为一个人,达到了精神层面的制高点。她用一生所为,传递了吴家的家风:善良、慈悲、坚强、诚恳、奉献!</p><p> 习近平总书记在18大、19大多次提出并强调家风和传承: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好的家风如同化雨春风,护着家,护着国。</p><p>母亲董淑英用一生诠释的家风会永远传承下去,世上哪怕有一个吴家人在,这个家就在!这就是:香火相传!</p> <h3>冬冬返回南宁</h3> <h3>小雪返回贵阳</h3> <h3>元元去哈学习</h3> <h3>  妈的一生只为他人,没有自我,更没有积蓄留给儿女,可她老人家把最后的一点点钱购买了四条项链做为留给孙子们的礼物和念想。这款项链中的四个星表达了妈的四个孙子就是姥姥心中最耀眼、最璀璨的明星。</h3> <h3>  孙子们都很喜欢这款项链,纷纷表示一定会珍惜它,一定会永远怀念伟大的姥姥。</h3> <h3>没有岁月静好,只有负重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