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景区

挑战自我

<h3>都江堰市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建城史,因堰而起、因水而兴的城市;在新石器时代就是古蜀先民聚居的地区,是古蜀国的发祥地之一。都江堰市以山、水、林、堰、桥浑然一体,体现城中有水、水在城中、“灌城水色半城山”的布局特色,为此有着“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之美誉。都江堰—青城山在民国时期就列为川西风景名胜区。2018年11月,入选2018全国“幸福百县榜”。新建的灌县古城门。原名灌县,1988年5月改名都江堰,是成都代管的县级市。</h3> <h3>老西街。</h3> <h3>南桥是在原址上后建的仿古廊桥建筑,都江堰景区的正门就在南桥广场边,从这里的正门进,能够看到全部景点。</h3> <h3>都江堰景区正门。</h3><h3>四川有幸,公元前251年李冰任蜀郡守。正是这位李郡守,带领大家完成了人类水利工程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和工程奇迹!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都江堰市,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h3> <h3>卧铁广场。圆形喷泉下有四根横躺的铁柱即“卧铁”。卧铁是埋在内江“凤栖窝”处的淘滩标准,也是内江每年维修河床深浅的标志。看到的是复制品,真品还在内江河床下。</h3> <h3>“伏龙观”山头就是离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一部分宝瓶口就在此处,它是用来严格控制内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流量。从高处看像瓶口因而得名,也取“保佑平安”之意。</h3> <h3>飞沙堰溢洪道又称“泄洪道”,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第二大主体工程。工程第三大部分鱼嘴分水堤因为形状像鱼🐟的嘴而得名,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最壮观最值得一去的地方。</h3> <h3>看完水利工程,通过安澜索桥,就来到了玉垒山景区。玉垒山逶迤而南直趋灌县(今都江堰市)西北,即都江堰水利工程-内江“宝瓶口”一侧山体,另一侧为“离堆”(小者,后人在上建有伏龙观),李冰治水时两者为一体的一座山,为开“宝瓶口”限制进入内江灌溉的水流量(多的水由飞沙堰入外江即岷江),开山分水,分开的小的低的山体为“离堆”,主山为“玉垒山”。</h3> <h3>玉垒阁和李冰巡游铜像(张艺谋等数位知名电影导演共同捐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