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中小学翻转课堂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暨第16届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优质课评比获奖课展示会

花下成眠

<h3> (通讯员:付涵)2019年4月30日上午,由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召开的“2019年武汉市第16届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优质课评比获奖课展示会”在武汉市楚才中学隆重举行。武汉市教科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李立新、科长吕军、科长李文华,汉阳区教育局电教科技中心主任甘霖、副科长郭颖、张宝军老师,楚才中学校长陈长俊、分管校长李莎等领导与来自汉阳、江岸、江汉、黄陂、新洲、武昌、经济开发、东西湖、洪山、青山等16个区的信息技术和电教教研员及相关学科教师300余人参加了本次展示课的观摩与研讨。本次大会由武汉市楚才中学信息规划办潘岚主任主持,并首次尝试了家校帮跨校扫码签到。</h3> <h3>  大会旨在大力推进武汉市初级中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推动市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深度融合,提高初中各学科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本次大会还首次尝试了用家校帮跨校扫码签到,提供了展示会议资料和全国比赛评课量表,并对展示会全程直播。</h3> <h3>  各区参会老师在楚才中学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来到楚才中学报告厅顺利完成了签到流程。本次大会主持人,武汉市楚才中学信息规划办潘岚主任对参加会议的来宾表示了热烈欢迎,并对进行展示的优质课做了简单介绍。本次展示活动组织严谨,课堂形式多样,充分运用了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汉阳区的三位获奖老师们呈现的现场课,充满了现代化教育气息,课堂精彩纷呈。</h3> <h3>  第一节进行展示的课程是武汉市三十二中赵萍老师带来的数学课《轴对称》。在楚才中学的报告厅中,赵萍老师通过台球击球游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线体验游戏过程,在教师的带领下,充分实现了课堂教学整合多媒体数字化资源的信息化与网络化。</h3> <h3>  与此同时,七里中学罗旋老师带来的化学课《一瓶水的前世今生》也在楚才中学的微格教室中顺利进行了展示,罗旋老师同样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结合化学课的实际内容,充分将信息化模式融入课堂,同步课堂教学,让孩子们通过平板电脑各抒己见,畅所欲言。</h3><h3>&nbsp; &nbsp; &nbsp; </h3> <h3>  第三节进行展示的课程是楚才中学王承瑾老师带来的历史课《春秋时期的国家宝藏》。</h3> <div><br></div><h3>&nbsp; &nbsp; &nbsp;王承瑾老师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创设出来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教师和学生利用平板电脑与网络技术进行阅读、批注、信息反馈,寓教于乐,课堂氛围积极、高效,学习效果优异。扎实的课堂成果获得了来宾们的高度关注和一致好评,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h3> <h3>  展示课结束后,与会专家领导们对三节获奖优质课进行了点评。汉阳区电科中心张宝军老师指出,翻转课程一路走来曾饱受争议,但是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发言积极主动,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与发展。 </h3><h3><br></h3> <h3>  武汉市楚才中学李莎副校长向与会老师们介绍了楚才中学的翻转课堂历史,并对王承瑾老师展示课《春秋时期的国家宝藏》给予高度评价。她表示,楚才中学会继续沿着技术触动教学改革思路,发展常态化、序列化、数据化、高效化的翻转课堂。</h3><h3><br></h3> <h3>  武汉市教科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吕军科长针对近几年来信息技术教育成果在与其他学科整合中的应用情况作了报告,他还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了16年来武汉市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比赛的工作历程。他点评了本年度比赛,分析了我市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下一步深度整合的方向,对未来的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发展规划了合理的蓝图。 武汉市教科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李立新副主任也表示,楚才中学的翻转课堂尝试是成功的。翻转课堂提高了学生能力,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值得我们积极推广。</h3><h3>  </h3> <h3>  本次展示大会,教师生动的信息化课堂整合展示,充分体现了武汉市现代的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的水平和未来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今后,武汉市楚才中学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翻转课堂2.0”,不断探索课堂中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让学校借着科技信息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天地!</h3>

武汉市

课堂

中学

楚才

信息技术

课程

展示

老师

翻转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