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现在这年头,不光是老年人怀旧,在生活快节奏的今天,几乎是老中青年全部憧憬着那简单的生活,儿时的味道……</h3> <h3>2019.04.20~26,一群来自全国各地、曾经生活在3890部队大院的子弟们,从部队成立之初的驻地广西柳州,一路寻踪来到了广西桂林、广西全州、湖南衡阳、广东韶关等地,开启了寻找儿时的记忆、难忘的童趣的联谊之旅</h3> <h5><b>前排左起</b>:郭春仁长女郭丽萍、翟万财长女翟艳秋、刘树檀长女刘敏、王福三长女王优、柳州场站子弟王翠平、杨凯彬长之女杨丽萍、甘子敬次女甘桂柳</h5><h5><b>二排左起</b>:赵羡孔二女赵闽青、柳州场站子女王艳萍、刘树檀二女刘玲、王子斌长女王利民、王子斌二女王利群、檀林西二女檀萍、刘居文二女刘海英、郑西镇长女郑南艳、黄是日长子黄双</h5><h5><b>后排左起</b>:马骏江长子马建军、孙宝祥长子孙晓晖、3890部队吉林籍老兵厉宝季、凌驾欧长子凌军堡、周嘉仁长子周龙基、王勇长子王少军、刘章长子刘穗豫、赵羡孔之子赵毅、江玉环双胞胎儿子老二江滨、老大江涛</h5> <h3>有着光荣历史的3890部队是曾经在四野6纵18师直属工兵连、广空直属工程营的基础上,于1963年在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下组建的广空直属工程团。如果你知道集体转业到深圳、有“深圳拓荒牛”之称的基建工程兵,那他们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们曾经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为空军的国防建设、为国家的基本建设、为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h3> <h3>大院是一个时代的产物,部队子弟是一个特殊的称谓,部队大院子弟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他们曾经在相对独立的部队大院里生活,从小接受着部队优良传统的教育,他们有些也是扛过枪、带过兵的军人。他们在部队这座大熔炉里,造就了一些共同的性格:为人单纯善良、注重情义,穿着简单整洁、朴实无华,工作吃苦耐劳、不事计较……</h3> <h3>而3890部队的大院子弟,因是工程兵的后代,相对来说更能吃苦耐劳,因父亲长年不在身边,性格显得更加独立坚强</h3> <h5><b>前排左起</b>:赵羡孔二女赵闽青、甘子敬二女甘桂柳、刘树檀长女刘敏、王福三长女王优、周嘉仁长子周龙基、凌驾欧长子凌军堡、王子斌长女王利民、郭春仁长女郭丽萍<br><b>二排左起</b>:柴玉民三女柴柳霞、郑西镇长女郑南艳、江玉环之女江海花、杨凯彬之女杨丽萍、檀林西三女檀穗、檀林西二女檀萍、王子斌二女王利群</h5><h5><b>后排左二</b>:江玉环双胞胎儿子老二江滨、单国庆二子单桂全、江玉环双胞胎儿子老大江涛、刘居文二女刘海英、付正新女付红艳、李基球长子李月明、单国庆长子单桂林、黄是日长子黄双</h5> <h3>广西柳州——3890部队于1963年在柳州旧机场组建。柳州旧机场是一个有着光辉历史的地方,抗战时期著名的“飞虎队”就驻扎在这里。正因为如此,如今她已成为抗日历史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以原来部队的旧营房不但没有消失,反而经过整修将长期存在</h3> <h5>位于冒合山下的团部旧址</h5> <h3>大一点的小伙伴在讲解部队在柳州时期的历史</h3> <h3>小伙伴高兴得笑开了花:“我家就住这”</h3> <h3>小伙伴们曾经就读的冒合小学,现已更名为南环小学</h3> <h3>在柳州看望生病的冒合小学同学黄运生</h3> <h3>柳州鹿寨——广州军区空军60~70年代位于柳州鹿寨的五七干校,其前身为劳改农场,现为广西鹿州监狱。原3890部队大院子弟的父辈们都曾今轮流到这里劳动、学习半年锻炼,有些家属子弟也曾在这住过。</h3> <h3>如今监狱大门已另行改道,原干校大门荒芜在路边,过去的部分老营房还留在农作区一隅</h3> <h3>小伙伴兴奋得直冲进去:“找到我家了”</h3> <h3>一个在当地长大的狱警热心的带领大家寻找旧址并介绍情况</h3> <h3>监狱办公大楼的挂牌</h3> <h3>广西桂林——3890部队桂林时期的驻地位于桂林奇峰镇原来的陆军步校内,如今已是陆军特种作战学院,罗盛教烈士墓位列其内;在瓦窑口的原驻地,现为广西军区桂林第二干休所,院内的老营房早已无踪,只有那鱼塘和幼儿园仍在固执的等待,等待着故人的到来……</h3> <h3>广西全州——位于全州龙水镇五峰山下的空军国防工程,如今依旧是接管部队的营地,军事禁区</h3> <h3>位于全州龙水镇的原3890部队后勤部驻地,现在已为民用土地,比较荒凉</h3> <h3>龙水镇当年的旧房子所剩无几,这是参加联谊之旅的3890部队老兵在当年的龙水镇粮管所前留影</h3> <h3>湖南衡阳——3890部队留守处所在地。这个坐落在晏家坪湘江河畔的部队大院,从1966年建设伊始,到1976年转为基建工程兵后陆续搬离的十多年里,留给小伙伴们最深刻的记忆就是这里</h3> <h3>这就是令小伙伴们魂牵梦绕的留守处大院,在3890历史中生活得最长时间的地方。之后随着部队兵种的更换、父辈的调动、转业而奔赴了祖国各地</h3> <h3>院子里曾经伴随着小伙伴们成长的大樟树更加高大茂盛</h3> <h3>站在曾经的家门口留个影</h3> <h3>五十年的变迁,时代的更迭,当年给小伙伴们留下许多快乐记忆的留守处大院目前几近荒芜,房屋无人居住,门窗破旧不堪,家属工厂厂房、食堂等公共设施早已拆除,院内的葡萄架也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杂草和临时菜地,驻扎在大院内的广空后勤某部去年业已搬离,目前只有一个派出所在此临时办公,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是新的商业闹市区……</h3> <h3>当年看电影的灯光球场</h3> <h3>当年留守处家属工厂小刀厂并入位于留守处附近的电筒厂以解决家属工作问题,这是原电筒厂的大门</h3> <h3>位于我们小时候称为飞机坪的原军用机场旁的团部大楼依然矗立,只是空置荒芜,旁边的小楼目前是湖南军区衡阳干休所,3890部队第一、二任政委王道清、王福三老前辈均曾居于此,王道清政委的爱人郭立英阿姨仍然健在,图为与小伙伴们的合影</h3> <h3>小伙伴们曾经就读衡阳市第七中学</h3> <h3>上学曾经走过的路</h3> <h3>曾经就读的文革小学,现已更名为马路口小学</h3> <h3>曾经就读的东方红小学,现已更名为粤汉小学</h3> <h3>广东韶关——位于桂头镇的桂头机场原为军用机场,目前为某部的汽车教练团驻地,据说机场将会改造后商业运营,名称为韶关丹霞机场</h3> <h3>原驻地大门</h3> <h3>机场跑道</h3> <h3>跑道旁边的小景</h3> <h3>原来的营房基本重建为楼房,部分保留平房已做了装修</h3> <h3>联谊之旅在韶关乐昌得到了老战友们的盛情接待</h3> <h3>3890部队大院子弟联谊之旅圆满结束,留下的都是快乐的时光,满满的回忆……</h3> <h3>捡地皮</h3> <h3>还是小时候的味道</h3> <h3>这个笋可以炒一盘</h3> <h3>这是块石蜡石</h3> <h3>野菜马兰头</h3> <h3>小时候大人不让吃的蛇莓</h3> <h3>在鹿寨五七干校旧址居住的作家王公政的作品正好与桂柳小伙伴同名</h3> <h3>小伙伴们人才济济,联欢晚会有唱歌的、跳舞的、诗朗诵的、表演剪纸的、立军姿的……尤其是小伙伴们的模特走秀更是震惊全场,我相信,如果不是旅途遥远不好携带,一定会有乐器演奏的</h3> <h3>晚会上的游戏活动笑翻全场</h3> <h3>在桂林陆军特种作战学院门前与英雄罗盛教、李向群雕像合影</h3> <h3>在全州龙水镇,3890部队老兵述说着五峰山下的故事</h3> <h3>小伙伴述说着衡阳石古书院的历史</h3> <h3>幸福的姐妹俩</h3> <h3>几十年的分别都凝聚在那拥抱的瞬间</h3> <h3>跟母亲探亲的时候,上街的概念就是逛龙水镇,那时就是一条一眼能看到头的小街</h3> <h3>所到之处基本都是部队驻地,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交涉一番</h3> <h3>徜徉在桂林街头</h3> <h3>与衡阳的同学合影</h3> <h3>当年懵懂的少年情,不知是啥滋味</h3> <h3>来自江苏东海中国水晶之乡的小伙伴为大家赠送的水晶戒指,大家伙儿戴在手上,视乎成了联谊之旅团队的标配,同时也成了联谊之旅团队话题凝结的纽带</h3> <h3>为发小的重逢欣喜</h3> <h3>为发小的故事开怀</h3> <h3>为发小的友谊干杯!</h3> <h3>3890,我们永远的记忆!</h3> <h5>图文编辑/赵闽青</h5><h5>摄影/联谊之旅全体小伙伴</h5><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