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西藏、对拉萨,一直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用喜欢和爱似乎都不能诠释。四次入藏,四次到拉萨,拉萨已然成为自己另一个故乡。
此次西藏之行,留给拉萨足够时间,四天四夜。其中一天羊卓雍措,半天布宫,其余时间在八廓街、布宫附近转街及郊区领略拉萨春天的颜色。
拉萨,别名逻些、日光城,简称“拉”;海拔3650米,位于西藏高原中部,喜玛拉雅山脉北侧,拉萨河在南郊汇入雅鲁藏布江。藏传佛教圣地,资源丰富,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拉萨古称“惹萨”,藏语惹即“山羊”,萨即“土”。相传1200年前拉萨建城之前为一片沼泽,先建大昭寺时用山羊驮土填平沼泽,后人为感念山羊,在寺庙上铸造神像作为图腾膜拜。我们现今在拉萨布宫金顶,大昭寺,川西藏区德格印经院等建筑物顶,都能看见金碧辉煌的“山羊”傲立宫殿之上。

(一)佛教颜色
个人理解,西藏、拉萨之文化就是佛教文化 ,吸引外族异地的也是因为藏族全民信教,形成固有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色彩。其中红色、黄色、白色为主基调。
特别是赭红色成为最具代表的主流色,这就是藏传佛教的色彩,信仰的色彩。





(二)文化色彩
仓央嘉措优美禅意诗词及美丽传说,让位于八廓街转经通道、大昭寺广场附近的《玛吉阿米》红遍大江南北,我们也未能免俗,一为歇歇脚,二为品品藏式奶茶,三为感怀“仓央嘉措”情节。
二楼靠街窗户,我们一边小资啜饮,一边凭栏窗外人景,一边翻看餐饮介绍及文青留言 ,一边揣度店堂内三流九教 ……
文化颜色,似乎只可意会。个人体会淡黄色经书、赭红袈裟、梵音诵读、酥油松枝藏香、佛珠转经筒、五彩经幡、千古传说故事和转山转佛塔的信徒……
然而……

时代变迁
有留存
也有遗失

美好故事
人人向往

我们在追根溯源
原住民却在混搭
不知该喜还是忧

城市在混搭
习俗也混搭
文化也混搭
……
(三)高原色彩
走进拉萨郊区,主要原因是时遇清明节加周末小长假,拉萨各大景点人流如潮,我们不想在雪域高原日光城“添堵”。
高原除了固有的蓝天白云雪山艳阳天,不走寻常路,我们还看到一个小清新的拉萨!

一颗古梨树,花开满枝,树上还挂着寄生苔癣植物,远远望去,像一个个鸟巢。

小憩后
一份诗情画意“路餐”
美好其实很简单

带走所有痕迹
只留下我们笑靥

青稞油菜花
约会在高原
别样清新别样美

细雨挡不住花开
更挡不住我们臭美

矫健劳作藏族小哥
友好欢迎我们留影
(四)城市符号
四次到访拉萨,见证她的发展,也叹息她被同化 ,她独特的气质韵味正在慢慢消退。
文明进程 ,城市发展,不该削弱原有文化脉络,而是应该传承固有特色……拉萨新城已经看不到多少民族特色,旧城也日益被现代商业所侵袭……
痛惜痛惜……


这片新居保留原有色彩
给暮归牛儿一个院落

拉萨附近新建藏居,颜色多为灰蓝色,远无传统藏居红白色靓丽独特。
所幸
四川藏区建筑保留传承得很棒。

喜欢“本家”
牠却听不懂我呼唤😇



夜幕下的拉萨城

拉萨
布达拉宫
好好看看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