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博物馆之行(图文版)

朝阳

<h3>  大同市博物馆(新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太和路文瀛湖生态公园附近,是山西省第二大历史博物馆,馆内藏有文物1.3万多件。大多数是当地出土的文物。今年年后,我有幸参观了我期盼已久的历史文化殿堂——大同市博物馆。</h3><h3> 大同市博物馆外观亮点就在于,它将古代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科技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向人们展现出了一种气质美。既显得古风古韵,又显出一种新时代的全新气息。博物馆正门口的石雕上刻着著名作家郭沫若老先生的亲笔题字“大同市博物馆”。</h3> <h5>大同市博物馆的位置图</h5> <h5>博物馆大厅门口的博物馆楼层分布索引图</h5> <h3>  步入博物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层大厅中央的一辆牛拉鳖甲车铜像。在铜像正后方的墙壁上是一幅宏伟壮观的壁画——北魏贵胄出行图。细心的游客可能会发现在大厅的顶部是一幅设计独特的黄道十二星座图。整个大厅富有历史气息,整体构造气势恢宏风格独特。</h3> <h5>一层大厅中央的北魏贵冑出行图和牛拉鳖甲车</h5> <h5>大厅顶部的黄道十二星座图</h5> <h3>  博物馆共分为4层,共有10个文物展厅,其文物更是数不胜数,我就不一一介绍了。那就挑几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文物为大家讲述吧!</h3> <h3>  这一件文物是1923年于大同市浑源县李峪村出土的鸟兽龙纹壶。大家会不会觉得这件文物有点儿眼熟?那就对了!它就是前不久在CCTV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节目里播出过的那个鸟兽龙纹壶,它同样也是给我印像最深刻的文物之一(或者没有“之一”)。它的花纹之细腻,技艺之精湛,实在令我惊叹不已!它也是春秋睌期北方青铜器的代表性文物。</h3> <h3>  给我印像最深刻的较大型文物共有两件,其中一件就是眼前这组编钟。我只听说过著名的曾侯乙编钟,没成想大同也有这样保存完好的编钟。看到它时,我有种难以名状的激动心情,都不敢相信能这么近距离的看到这件珍贵的文物。我看着它细腻的花纹,仿佛随它一起穿越回了千年以前,一幕钟鼓喤惶,磬筦将将的盛典是像浮现在我的面前。古代乐器的精美绝伦、巧有天工让我对这件文物肃然起敬。</h3> <h3>  下面这件文物是一个春秋晚期的牺尊。它的外形酷似水牛,充分说明了那时山西气候比较潮湿与现在干燥的气候大大不同。它反映当时先进的青铜技艺,是一件具有代表性的春秋时期青铜器文物。</h3> <h3>  在博物馆里有一个特色展厅——大同恐龙展厅。下面这具恐龙化石就馆藏在这个展厅里。这是一具极为完整的天镇甲龙化石,能有这么一具完整的化石实属罕见。天镇甲龙是一种大同特有的恐龙。在中年代时期,大同这里是大片的原始森林,这就意味着当时这里生物多样性,也造就了今天大同丰富的煤炭资源。这具化石正是这一切的见证!</h3> <h3>  下面这件文物才是博物馆之行的亮点,它就是司马金龙墓俑群。这简直就是一件“迷你兵马俑”!它虽不及秦始皇陵兵马俑那样规模宏大,但它也丝毫不失那样恢宏的气势。整个俑群布阵整齐,技艺精湛,单个兵俑更是精致到面孔清晰,纹路精细。俑群多为骑兵,这足以体现了北魏时期骑兵之强悍。正是它的这种特点更让我为之赞叹!👍👍👍</h3> <h3>  这次大同市博物馆之行意义非凡,因为它让我收获了很多很多,让我读懂了中华文明的灿烂与辉煌,也让我彻底体会到了大同这座历史文明名城的深刻魅力,我爱历史文化,更爱古都大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