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上午十时许,从蒙城博物馆出发后,来到了涡河北岸的庄子祠。这庄子祠可不简单,有史可查哦,据史书记载,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蒙城县令王兢为纪念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蒙城人庄子,在涡河北岸漆园故址首建了庄子祠堂。 庄子和孟子是同时期人,他比孟子小三岁(庄子管孟子叫哥孟子管庄子叫弟哈哈)据《史记》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曾为蒙漆园吏",不久即隐居。(漆园吏:蒙城的一个小官,但官小思想大啊)。到景点,拉横幅,先拍照…… 咱蒙城景点虽美,可空间有限啊,一个班先行参观讲解,另个班,走,去趟卫生间。庄子祠全祠由祠堂建筑群与万树园两部分组成。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曲径通幽 以前农村常见的磨盘,被收集起来放在祠内各处,各种形状、各种组合、各种文字、造型别致,有种返朴归真之感。 石滚上面架磨盘、成语图画两相连,新颖的造型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纷纷驻足观看 磨盘石上刻有各种文字图案——dé yú wàng quán得鱼忘筌。《庄子 外物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意思是:筌是捕鱼的竹器,鱼已捕得,就忘掉筌。比喻成功之后,便忘了原来依靠的东西。哈,都有来历的啊 上好了卫生间,原路折返,按路线,从庄子祠大门前由外而内进行参观。 庄子祠正门是一座仿汉代样式的白石门楼,正门两侧有进出的小门,供游客进出。<br><br> 从斑驳的朱红大门往外看 庄子祠成为了很多人来蒙城必到的一处景点,不信你看,这张图片,是施涛老师手机拍的,这位徒步旅行者也来到了咱们蒙城,他也想瞻仰一下这位战国时期伟大的文化家和思想家。 进大门,影壁墙,法天贵真照壁。此为尊崇道家的唐玄宗李隆基的手迹集字。<br> 认识这个“法”吗? “法天贵真”是庄子美学的审美源,他认为只要一切顺于自然,谨守天性,就可以回复到本真的境界。导游在讲解苏轼所作的《庄子祠堂记》<br> 面对这些小朋友,讲解员是认真的 她给同学们详细介绍庄子祠的每处景点:庄子祠全祠由祠堂建筑群与万树园两部分组成。中轴线贯穿,将主要建筑放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主要建筑有大三门、影壁、山门、逍遥堂、古衡门,濮池、五笑亭、观台、观鱼桥、梦蝶楼、南华经阁、东西碑廊等等。 走,到里面看看 给两位外地的老师留个影,第一次来庄子祠,感觉很新鲜 就老庄文化三位老师在交流 濮池 观鱼台 观鱼桥 这一片池上建有观鱼桥,游人可以在这里可驻足观赏游鱼 在池塘内还有小荷,要是夏季来,荷花会盛开得非常漂亮鲜艳 走在观鱼桥上的老师,为同学们保驾护航 施涛老师,往这看 这种建筑感觉有汉代韵味,咱是外行,可不敢妄言啊 两边还有对联 穿红马甲的是咱们导游,一路辛苦,为同学们服务不厌其烦 逍遥堂可以说是景区核心级别建筑了。 走进逍遥堂 堂内有汉白玉庄子坐像,高约三米,左捻胡须,右握竹简,凝眉远眺,面容慈祥端庄,正在沉思出神。 拾级而上 三位美女老师在畅谈 导游用手指,孩子们抬头看 道,是一种哲学概念 道,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 “道”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 梦蝶楼内庄子像。庄周梦蝶:庄周那时还是漆园吏,常在住处冥想。有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后,不知是自己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了自己呢? 出梦蝶楼,右转 观赏名人字画,看到没,有句话是:化蝶亦蝶亦周 参观完字画,出来整队 进入万树植物园 虽时近正午,天气有点炎热,但绿意盎然 穿越竹林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孩子们,石盘上文字是对你们的祝福 抱瓮泉 施老师用手机为我拍了一张 得心应手 清澈见底的湖面<br> 磨盘上好多成语典故 路旁好多类似的造型 好多东西来不及细看 继续前行,出园 园内小路曲曲弯弯 有点累了,回到正门前坐下留个影 扔下帽子看下表,将近十二点,上午的研学告一段落,走,上车,去吃饭……(待续) 庄子思想,庄子文化受到海内外人士的推崇,漆园古城积淀的文化底蕴,文化内涵受到人们的津津乐道广为称赞。以下为在我县庄子祠举行的布衣祭庄大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