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进入4月中旬就已经是春光无限好,比江南的春天要晚来近一个月,在石河子市的游憩广场,道路林里,花草丛中看到了以我们形象制作的花草牌。</h3><h3> “哇,好可爱啊!圆圆的脸庞,大大的眼睛!”</h3><h3> “一身戎装,精气神十足,帽徽上还有‘八一’两个字!”</h3><h3> “女娃身上印着‘艾兵’,男娃身上印着‘艾团’,这是什么意思?”</h3><h3>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这么大的范围内亮相,很多人好奇地问这两个可爱的卡通人物是谁?</h3> <h3>我们是军垦小战士</h3><h3> 我叫艾兵,穿着解放装,梳着两条小辫,威武又不失秀气;我的哥哥叫艾团,和我一样穿着解放装,眼神中透露着坚毅,威武又不失可爱。我们就是军垦卡通形象:“艾兵艾团”。</h3> <h3> “艾兵艾团”创作者——田世勇。 石河子新闻网记者叶红摄</h3><h3><br></h3><h3> 有人问,创作我们的初衷是什么,为何叫“艾兵艾团”这个名字呢?那就从我们的家乡谈起吧。</h3><h3> 我们的家乡石河子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大的一座城市。这是一座由军人选址、军人设计、军人建造的城市,到处充满着“军”的特色;这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只比共和国年轻一岁,它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生命的奇迹;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它以优美的环境、独特的文化和璀璨的文明,傲立于祖国的西北边陲。</h3><h3> 然而,谁又能想到曾经的石河子是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滩呢。</h3><h3> 1950年,王震将军率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石河子,选址、规划、创建了石河子垦区,开启了建设军垦新城的征程。就地转业的军垦战士们屯垦戍边,将一腔热血抛洒在边疆,将昔日的戈壁荒滩变成了美丽的绿洲。</h3> <h3> 田世勇介绍“艾兵艾团”创作理念。 胡雪岩摄 </h3><h3> 望着眼前这座花园般的城市,回首它的成长足迹,我们最不能忘记的是这些军垦前辈,因为是他们成就了这座城市,是他们给这座城市注入了一股股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这种精神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h3><h3> 曾经在石河子生活工作过15年的诗坛巨匠艾青,被军垦战士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所感动,创作了《年轻的城》《烧荒》《垦荒者之歌》等很多反映军垦战士开发建设石河子的作品。他说,他想写一种精神,一种白手起家、与天奋斗的革命精神。艾青以他富有感染力的诗歌及号召力,在石河子播下了诗的“火种”。一批批军垦诗人在艾青的影响下成长起来,造就了石河子“中国诗歌之城”的美誉,留下了兵团精神的文化之根。</h3><h3> 历史是一座城市的根,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魂。时间走到了21世纪,站在“一带一路”的新坐标上,石河子正以创新、开放、文明的姿态走向未来。面对新时代,如何赋予兵团精神新的活力,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打响军垦文化品牌,通过更加轻松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石河子篇章呢?创作一个简洁明了、趣味性强的卡通形象,更易被人们接受和喜爱。</h3><h3>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理解了创作我们的初衷,也明白我们名字里“弘扬兵团精神、传承军垦文化”的含义了吧!</h3><h3> 那么,我们又是谁创作的呢?下面,请听“艾兵艾团”继续为您讲述……</h3><h3>他们是军垦人的后代</h3><h3> 2018年6月的一天,成渝大厦今视传媒公司内,抑制不住创作激情的田世勇在忙完手头上的事后,一头扎入了创作我们的过程中。</h3><h3> 其实,我们的形象在田世勇的心中,出现过无数次。作为一名出生在石河子的军垦后代,他一直有一个想法:创作一个军垦卡通形象。</h3><h3> 上世纪60年代,田世勇的父亲响应建设边疆的号召,从山东转业到石河子八一毛纺厂工作,这一干就是一辈子。八一毛纺厂、八一棉纺织厂、八一糖厂、独立团、工农兵电影院、汽二团等带有“军”的符号的单位,拼刺刀、站军姿、打靶等父辈们工作之余参加军事训练时的场景和他们质朴的笑容、坚毅的面庞、打满补丁的衣服,是田世勇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也为他创作我们汇聚了力量和源泉。</h3> <h3>田世勇说,很多城市都根据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和时代要求创作出了城市卡通形象,并因此提高了知名度。石河子虽然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有着独特的历史基因和军垦文化,他有责任将这种城市内涵提炼出来,创作一个鲜活的、充满正能量和时代感的卡通形象,来凸显石河子形象,丰富兵团精神和军垦文化。</h3><h3> 田世勇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擅长平面设计的他,为创作我们着实费了不少时间和功夫。看似简单的我们,创作起来却非易事,除了造型、色彩之外,还包含着人们对军垦文化的思考和期许。创作期间,田世勇秉承这一理念,在查阅了大量的影像和文字资料后,首先将服装颜色进行了改动,把当时军装的土黄色改成了黄绿色,这样我们穿在身上更显精气神十足。在五官设计上,他根据现代大众审美和典型的卡通表现手法,将我们的眼睛设计得大而清澈,对鼻子和嘴巴则进行了简约处理,这样更加凸显了眼睛的明亮和可爱。“艾兵”是女娃,发型和服装运用了当时的流行元素:两条小辫和“苏联风”双排扣服装,端庄可爱又富有年代感;“艾团”是男娃,在服装款式上运用了当时的解放军便装,显得干练而英挺。田世勇还给我们佩戴了军帽,帽子中央缀着鲜艳的红五星,上面还刻有“八一”两个字。</h3> <h3>我们是打造</h3><h3>“共和国军垦第一城”的一分子</h3><h3> 我们的形象日趋成熟,田世勇又有了新的想法:制作旅游文创产品——毛绒公仔和卡通布偶。</h3><h3> 今年1月份,田世勇找遍了石河子及周边的厂家,不是因为价格高,就是因为达不到他的要求。无奈之下,他在网上联系了内地的生产厂家,根据我们的形象,自费近3万元订做了4个2米左右高的卡通布偶和400个30厘米高的毛绒公仔。卡通布偶已经在今年举行的元宵节社火巡演中登场亮相,毛绒公仔目前可在石河子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内购买。</h3><h3> 军垦前辈们来自五湖四海,在近70年建设边疆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军垦文化特色。它是以军队文化为背景、融合多民族地域文化的一种文化,展现了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和传承发展。</h3><h3> 田世勇说,令人热血沸腾的军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挖掘好、传承好军垦文化,让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是军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创作我们只是一个小小的尝试,他愿为军垦文化的传播尽一份力,愿做石河子文化产业发展路上的铺路石。</h3><h3><br></h3> <h3>以“艾兵艾团”形象制作的花草牌。 吴楠摄 </h3><h3><br></h3><h3> “艾兵艾团”诞生的故事讲完了,我们只是打造“共和国军垦第一城”的一分子,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军垦卡通形象,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h3> <h3>我叫艾团,男生,我的家乡在中国军垦名城石河子。石河子是一座由军人选址、军人设计、军人建造的城市,到处充满了“军”的特色,它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生命的奇迹……</h3><h3> 我有一个妹妹叫艾兵,我们名字的含义就是“爱兵团”。我们是打造“共和国军垦第一城”的一分子,肩负着“弘扬兵团精神、传承军垦文化”的重担。</h3><h3> 希望大家喜欢我们!</h3><h3> </h3> <h3>我叫艾兵,女生,我的家乡在中国军垦名城石河子。石河子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只比共和国年轻一岁,它以优美的环境、独特的文化和璀璨的文明,傲立于祖国的西北边陲……</h3><h3> 和我一起成长的还有一个哥哥,他叫艾团,长得可帅呢!从解放新疆那一刻起,军垦前辈们就把自己铆在了边疆,用一辈子去完成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在近70年的建设边疆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军垦文化特色。</h3><h3> 令人热血沸腾的军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挖掘好、传承好军垦文化,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