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如何炼成的”高一地理组同题异构公开课

温柔

<h3>  阳光明媚四月里的最后一天,高一地理组三位老师马春燕、温彩霞、韩慧仙开展了主题为“农业区位因素”同题异构课堂教学活动,大家积极参与,可谓精彩纷呈。</h3> 精彩的“入门戏” <h3>  马春燕老师的导入从两首诗《悯农》《敕勒歌》引入课堂,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把课堂带入了情景,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温彩霞老师的导入是从一幅网传的《中国吃货地图》入手,引出案例的主角——新疆红香妃葡萄干,品美食,思美味,进入情景。韩慧仙老师则以一段《舌尖上的中国》中的美食视频导入,吊起学生的“胃口”,借机启发学生思考,引出农业的概念,为课堂的推进做好了铺垫。<br></h3> 活跃的“重头戏” <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马春燕老师首先从两首古诗引导学生分析出农业的概念和农业生产的特点;接着学生复习城市区位因素,顺理成章地引出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然后,学生围绕导学案上的经典案例及中国地形图、温度带图、年降水量分布图等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精心的展示、点评;最后老师进行了精彩的指导、总结、升华。</span></h3><h3> 温彩霞老师以一个案例——新疆葡萄干农业发展的自然区位,社会经济区位为题,给定材料背景,分析总结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搭建框架,然后设计活动,分析不同农业活动的主导区位因素,总结农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最后设计随堂练,学以致用,渗透自然区位较稳定,社会经济区位常常变化,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农业生产,课到最后,用一张三只松鼠的包装袋背后的广告词结束,告诉学生,只要你有一颗发现的眼睛,生活处处是地理,地理就是生活!</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nbsp;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韩慧仙老师由视频《舌尖上的中国》导入,从美食入手引到食材,从食材引到农业,从农业引到本节课要讲的内容农业区位因素。在知识处理上,运用身边实例学生食堂引出农业的概念。让学生自己动手养花体验,找到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自然区位条件。再从小店区农业经济长远发展,找出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条件。从视频《过华清宫》引出影响农业的技术区位条件。选取案例典型,知识衔接紧密层层递进,再现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渗透地理学科核心素养。</span><br></h3> 我们的导学案 <h3>马春燕的导学案</h3> <h3>温彩霞的导学案</h3> <h3>韩慧仙的导学案</h3> 认真评课议课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课后,同组老师们进行了认真地评课议课:辨析了水源和水分条件;明确不同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应结合具体实例具体分析;马春燕老师用实例与因素一一对应分析,学生清楚明确了不同自然区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温彩霞老师用一个案例材料,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农业区位,学生获得了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综合分析的方法;韩慧仙老师用养花和小店发展花卉事例激发学生思考,引出农业区位因素包括哪些,然后用实例分析不同因素的作用。</h3>

区位

农业

学生

老师

韩慧仙

因素

学案

引出

彩霞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