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之路——说说我和扶贫的那些事儿

贻我彤管

<h1><font color="#ed2308"><b>题记:</b></font><font color="#010101"><b>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有一些风景值得留念,如同一幅幅的画面,在脑海中浮现,让人温暖、令人感动;在岁月的长河里,总有一些故事值得传颂,如同一朵朵浪花,在心海中激荡,给人力量、催人前行。</b><br> 2015年,对于刚过而立之年的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9月,历经8年“抗战”,终于艰难地从公考中上岸,而且幸运的是,考的还是原来工作的单位。11月,经过济南市委党校初任公务员培训后正式入职。正准备转变身份,放开手脚,在单位大干一场的时候,仅仅过了一个多月,在15年的最后一天接到通知,市里准备筹建扶贫开发办公室,抽调镇街和部门部分人员参与,我在名单之中。接到通知后,有点蒙圈儿,自己对扶贫的认识,仅仅限于民政的范畴,认为帮扶无非就是过年过节给困难群众送油送面送温暖,已经有民政、残联、红十字会这些部门了,为什么市里还要新成立这样一个部门?说实话,当时内心满是纠结挣扎,在单位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各项工作也顺风顺水,面对新的单位新的环境从头开始,肯定会有许多不适应。但是,组织安排容不得推脱解释,2016年1月5日,元旦假期刚过,我离开工作了13年的单位,到新单位报到,再到2017年8月又调到另一个岗位。1年半的时间里,结识了许多人,经历了许多事,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有欢笑、也有苦累,有收获、也有失落,有甜蜜、也有酸涩,成为一段宝贵的成长经历。</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一、不忘初心得始终</font></b></h1><h3></h3><h1>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h1><h1>——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新年贺辞</h1><h3><br></h3><h3><br></h3> <h1>我的家在美丽的白云湖畔,那里物产丰饶,土地肥沃。作为一名80后,我对贫困的认识和理解没有那么刻骨铭心。但是,有几个人物和镜头却是难以忘怀的。一个是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家街上一个60多岁的老人,虽然不是一家子,但是按街坊辈分我得叫老爷爷。记得上学放学的时候,经常看见他坐在门口的石磙上抽旱烟。从他身后的大门望去,家里两间土坯房,一侧墙边搭了个茅草棚,棚子下垒着“阔罗”(灶台),烟把墙熏得乌黑。冬天天冷的时候一件露着棉花的破棉袄扎在棉裤里,棉裤提到了胸口的位置,中间用一条黑色布腰带捆住;夏天热的时候光着上身,手里拿着一把破蒲扇,脖子上搭着一根看不出模样的毛巾,脸上皱纹纵横交错,像刀刻的一般,身上根根肋骨清晰地显现出来,瘦得怕人。尤其是他那双眼睛,总是直直地看着某个地方,浑浊无神,透着无助和绝望。只有我们这些小孩从他跟前经过时,那张满是皱纹的脸才生动起来,眼里也有了光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我小时候胖乎乎的,他见我格外亲,总是爱和我开玩笑。那时候调皮,远远地拿着土坷垃丢他,他假装生气的站起来撵我,但我早就笑着跑远了。听家里人讲,这个老爷爷小的时候就没了父亲,三个儿子还没成人,妻子又去世了。三个儿子中,老大在小的时候摔坏了腿,没能找上媳妇儿,只能一辈子在轮椅上,老二老三又因为疾病,在他晚年时先他而去,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人生三大悲他都摊上了。后来上了外村的初中,又后来上了中专,在家的时间少了,和他见面也就少了。直到有一次周末回家,听说他去世了,心里涌上一阵失落,还夹杂着一点释怀,或许死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当时,还不知道扶贫是怎么一回事,但是街头那个抽着旱烟、落寞孤独的老人却深深地刻在了我脑海里。</h1><h1> </h1> <h1>还有一个事,是我去扶贫办后遇到的。刚到扶贫办时,常听同事们说南部山区的一些群众生活如何如何艰难。比如,说大山里交通闭塞,出行困难,有的年龄大的老百姓一辈子也没下过山;说山上种地靠天吃饭,有时群众吃水都成问题;甚至在干部下村帮扶时,个别年龄大的群众连100元钞票都没见过,只认10元、20元。听到这些时,我将信将疑,现在哪里还有这么艰难的地方?直到在山区听到一个真实的故事后,让我彻底打消了怀疑的念头。到扶贫办工作几个月后,去曹范凹峪村。凹峪村地处大山深处,是章丘海拔最高的村,因为和当时驻村第一书记苑鹏关系不错,我和办公室程鑫书记便约着去村里走访调研。从城区开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左转右拐,用了一个半小时才到村里。村子不大,一共几十户人家,但是分布在两个山头上。两个山头看着距离不远,相互喊话就能听见,但是从这个山头到另外一个山头要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山上群众的住房低矮破旧,但是据势而建,布局倒也很合理。山上植被很好,到处都是树,尤其是核桃树、山楂树和桃树挺多,我们是夏天去的,树上果子还没成熟,平添了几许遗憾,暗想一定在秋天果子成熟时再来一次。因为生活在湖边,平时对大山接触不多,所以一到山里就觉得新奇,我们边走边看边聊,沐浴在富氧离子里,一时沉浸在了绿茵花红中。据苑鹏介绍,以前这个村交通不便,群众出行非常困难,村里孩子上学每天要来回走3个多小时的山路去赵庄村的学校,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村里还出了2名大学生,非常不容易,也看出了山里娃子的坚韧。直到2014年,重汽集团包这个村,把进村道路进行了改造提升,这才改善了村里的出行条件。2016年,按照市里安排,改由明水开发区包村,并选派了优秀干部任第一书记,结合村里的实际,确定了发展特色种养的扶贫思路,先后上了黑猪养殖、豆芽加工、红薯种植等项目,带动了村集体和贫困户脱贫致富。我们正聊着,路过的一位40多岁的妇女热情地和苑鹏打招呼,身上虽然穿得破旧,倒也很干净整洁。苑鹏说,这个妇女是村里的一个贫困户,前些年被村子里一个大她20多岁的邪教头子诱骗,生了一个儿子。后来,邪教铲除了,那个邪教头子也去世了,儿子天生一种疾病,见什么砸什么。为了儿子和他人的安全,她只好把他锁在家里,自己也不能出去打工,只能通过种地为生,加上儿子常年服药,生活贫苦,因此被列入了贫困户。虽然儿子有病,但是有她照顾,倒也吃喝无忧,身上也干干净净。听了之后,我们唏嘘不已,感慨还是有妈的孩子好。几个月后,又去凹峪村,当时已是秋后,山上结满了秋桃和山楂。和苑鹏聊着聊着,突然想起那天遇到的那个妇女,便问她儿子情况。苑鹏叹气说,那个妇女上个月因为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儿子送到了姥爷那里,虽然不至于饿死,但是蓬头垢面,已经和原来大不一样了。听到这里,我心情一下沉重起来,看着漫山的果实,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章丘百万人口中,不知还有多少群众因为这些“各有各的”,陷入贫困和痛苦中,需要扶贫干部用真心、下实功去帮扶。由于工作分工,主要是从事文字材料工作,平常下村入户少,接触到的人和事也少,听到的扶贫故事远远没有第一书记和包联干部那么多、那么具体,但是这两个故事还是深深地打动了我。随着工作的深入,感情也开始慢慢融入,态度上也由抵触向投入转变。</h1><h3></h3><h3><br></h3> <h1><b>一路艰辛一路歌,不忘初心得始终。没有一次改变不经历风雨,没有一次涅槃不忍受阵痛。致贫原因的复杂性、精准扶贫的艰巨性,注定了章丘脱贫攻坚的决胜之路,必定是一条艰辛但通往光明的道路,是一段曲折但收获美丽的旅程!</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二、但愿苍生俱饱暖</font></b></h1><h3></h3><h1 style="text-align: left;"></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水调歌头▪决胜脱贫攻坚战<br><h1 style="text-align: left;"><b> 中央总动员,誓赢脱贫战。章丘克难攻坚,帮扶走在前。着眼南山北滩,更兼插花分散,干群同心联。立下军令状,军中无戏言。强党建,壮产业,精准算。撸袖实干,上下同欲何惧难?综合施策给力,特色路径拓宽,群众笑开颜。奋进小康路,今朝梦正圆。</b></h1></b></h1> <h1><b>贫困,是一个古老又沉重的话题;扶贫,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抗争。</b>行善积德、扶危济困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周礼》记载,先秦政治家提出“荒政十二条”对付灾荒,保证老百姓不致流离失所。“一曰散利(发放救济物资),二曰薄征(减轻赋税),三曰缓刑(用刑要轻缓),四曰弛力(放宽徭役),五曰舍禁(取消山泽禁令,准许百姓采集菜蔬、猎取鸟兽、捕捉鱼虾),六曰去几(免除关市征税),七曰眚礼(省去吉礼的礼数),八曰杀哀(省去凶礼的礼数),九曰蕃乐(封闭乐器,不准歌舞作乐),十曰多昏(结婚减少礼数),十有一曰索鬼神(搜索鬼神,祈祷降福),十有二曰除盗贼(凶年盗贼多,要尽快铲除)”,这是较早记载贫困救助的施政措施。以后各朝各代对扶贫济困均有不同的思路措施。如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宋代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救助贫户,并设立“纳粟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明代《荒政丛言》提出“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贷”;清代《荒政辑要》中将“产微力薄,家无担石,或户倾业废,孤寡老弱,鹄面鸠形,朝不谋夕者”定为极贫,将“田虽被灾,盖藏未尽,或有微业可营,尚非急不及待者”定为次贫,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h1> <h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消除贫困的工作。但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扶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提出并大规模实施的。40年来,中国农村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占世界脱贫人数的70%以上,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8年底的1.7%,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出征,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多个重要节点、重要会议、重大场合反复强调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回答了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引领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首倡“精准扶贫”;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6年,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全国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b>在全国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形势下,地处齐鲁腹地的千年古县——章丘,正在科学布局,摆兵布阵,谋划一盘强党建、谋发展、促脱贫的大棋。</b></h1> <h1>章丘,位于齐鲁交界处,以泰沂山脉为界,山脉以南属于春秋时期鲁国范围,以北则属于齐国范围。据《章丘县志》记载,“章丘盖青济之喉襟,登泰莱之要冲。前控群山,有齐长城蜿蜒其界为屏障;后揽河泽,扼滔滔黄河之天险。素为战略要地”。从地理分布看,章丘南北狭长,北部滩区、南部山区、中部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有山,路就险;有滩,地就远。章丘人从江河的滋润和大山的怀抱中走来,祖祖辈辈生息、繁衍,不断从原始走向现代、从愚昧进化文明。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贫困也如同影子一般,以不同程度不同形式不同状态存在。<br>  </h1> <h1><b>城市因历史而厚重,时代因改变而精彩。</b>章丘人与贫困抗争了上千年,但大规模、系统性的开展扶贫工作却是从2013年开始的。2013年,章丘启动扶贫解困工作,并连续多年纳入年度“十大民生工程”,构建起由精准识别、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的通道。经过创新体制机制,健全三大体系,紧紧围绕切实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脱得了”的问题,开出了一张张良方。到2016年,从精准识别数据看,当时章丘建档立卡贫困村162个,贫困户10986户、20541人。全党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动员令,脱贫攻坚既是主战场,也是大考场,是各级党员干部的“必答题”,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但是,从哪里进攻,从哪里“下口”,是必须认真研究、谋后而定的关键。</h1> <h1>章丘的决策者们深知:<b>党有号召,党组织就要有行动;群众有期盼,共产党员就要当先锋。越是在艰苦的地方,越是在攻坚的时刻,越是要加强党的领导。</b>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交上一份合格答卷,经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章丘将党建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招牌动作”,做到脱贫攻坚的“战场”在哪里、党的工作就拓展到哪里、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协作、协作带动扶贫、扶贫助力党建”的新路子,取得了“支部共进、产业共利、脱贫共赢”的多重效果。<br> 2016年2月26日,章丘广播电视台三楼演播大厅,当时章丘市的所有市级领导、部门的局长主任、镇街的书记齐聚一堂,以电视直播的形式召开了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是我到扶贫办后参与筹备的第一个大型会议,会议的主题就是安排部署“联带扶贫”工作。所谓“联带扶贫”,指的是以“单位联百村、干部带万户”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广泛动员全市各级各方面力量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察民情、送政策、解民忧、促脱贫,通过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进一步提高扶贫精准度和有效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动力、凝聚合力。</h1> <h1>绣惠街道施家崖村,曾是一个年轻人纷纷逃离的“空壳村”。2013年以来,该村统筹推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美丽乡村、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积极发展白莲藕种植、特色林果、生态种养、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壮大,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6000元,发展到2018年的2万余元。收入四年增长三倍,施家崖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章丘积极实践“三联一化”党建扶贫工作模式,按照全区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把自身产业、市场等优势与贫困村资金、资产等优势结合起来,通过“支部联建引领扶贫合作,党员联动提升发展能力,产业联手共建扶贫项目,健全机制促进长效脱贫”的思路,促进全区扶贫产业拉长链条、统筹布局,在帮扶本村6户10人及绣惠街道233户“插花式”贫困群众脱贫基础上,带动7个镇街8个村发展扶贫项目,帮助100余户贫困群众通过土地入股、打工就业、收益分红等形式增收,实现了“支部共进、产业共利、脱贫共赢”的良好局面。</h1> <h1><b>“联带扶贫”,联起来的是干群心,带出来的是脱贫路。</b>通过支部联建强班子,统筹整合全区120个部门机关、70家企业和社会组织、61个经济强村和经营主体与贫困村户结对帮扶,建立251个贫困村(责任片区)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双向协作、互惠互利,推动扶贫脱贫由“单向帮扶”向“互补双赢”转变,着力解决了贫困村班子能力弱、基础差、办法少等问题。通过党员联动强队伍,安排全区党员干部包联所有贫困户,选派近200名优秀后备干部担任驻贫困村第一书记,设立“党员中心户”2800余户,培养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9000余人,划定党员责任区、先锋岗2.3万个,形成了临时党组织统筹指导、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包联干部全面覆盖、党员干部模范带动的组团化帮扶队伍,有效凝聚各方面人力物力。通过人才联智强发展,制定出台《关于实施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创业实训、资金扶持、干部挂职锻炼等22条一揽子扶持政策,凡是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项目,都能享受到创业扶持,通过人才回归、资金回流、创业回乡,培育起了一支“青年人才突击队”。通过功能联合强服务,把加强基层党建与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结合起来,以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为重要契机,以“多种经营体系、为农服务体系、综合保障体系”为整体架构,促进支部有作为、集体增收益、群众得实惠。通过一系列抓党建、促脱贫措施,使党支部始终处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变决策指挥为创业带动、服务引导,党群干群关系更加紧密。</h1> <h1><b><font color="#010101">体会一:“但愿苍生俱暖饱,不辞辛苦出山林”。抓脱贫需要抓党建来保证,抓党建需要抓脱贫来检验。只有党建抓得越实,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进一步调动起来,脱贫工作才能抓得越紧越有力。</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三、春江水暖鸭先知</font></b></h1><h3></h3><h1></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沁园春▪发展脱贫促共赢<br><h1 style="text-align: left;"><b> 脱贫奔康,发展筑基,产业为梁。兴光伏电商,特色种养。瓜果畅销,杂粮价强。鹁鸽味美,中药飘香,莲藕苇编美名扬。乡旅旺,游五彩山庄,揽胜兴章。产业路径多样,须精准落地不偏向。当生态优先,绿色至上。区域联动,协作共享。利益联结,明细算账,资金整合做保障。拼争抢,快达效扶帮,稳定久长。</b></h1></b></h1> <h1>驱车沿着章莱路南行到章莱边界齐长城锦阳关西的石子口村,但见两侧郁郁葱葱,山乡特色的小品景观映入眼帘。山乡民宿、地瓜采摘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引人注目,山乡面貌焕然一新。这个位于章丘最南端的市级贫困村,在扶贫开发的政策引领下,通过抓产业、建项目、强治理,由过去的“九沟十岭二十坡的穷村”、“集体收入空壳村”变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去年村集体年收入达30万元以上,成功摘掉了“穷帽子”,吸引了全市乃至全省许多地方来学习取经。而实现这个如同安徒生童话里“丑小鸭”般的故事,仅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这是章丘开展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h1> <h1><b>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实现稳定可持续的脱贫,最终要靠项目来支撑,靠产业来保障。</b>虽然大道理都懂,但是发展产业市场风险高、资金需求大、专业知识强,在先进地区、先进村推广都困难重重,何况是缺资源、缺市场、缺人才的贫困村?怎样才能破解这个貌似“难于上青天”的难题,区委、区政府一直在思索。</h1> <h1><b>路,是人走出来。</b>创新实干是章丘人骨子里的基因,村务监督委员会、支部“1+3”、“453”治村模式等都是章丘在全国的首创。在扶贫实践中,全区秉承统筹协作的理念,正确处理“长”与“短”、“强”与“弱”、“有”与“无”的辩证法,探索实施<b>“区域联合、项目联建、强企联动、利益联结”产业扶贫模式</b>,通过规模经营、整合资源做大做优产业项目,最大限度提升扶贫项目的质量和效益,既实现更高水平的脱贫,又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h1> <h1><b>区域联合,促进规模化。</b>针对南部山区、中部平原、北部滩区的基层班子、产业基础、资源禀赋、人才支撑等情况,坚持补短与拉长相结合,统筹扶贫开发与乡村振兴,用扶贫资金去撬动、放大各类资金和政策,形成集约效应,避免村村点火、分散用力,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b>项目联建,提升专业化。</b>把贫困村的政策、项目、资金、资源优势与经济强村、优秀经营主体的人才、市场、品牌、技术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项目共建、利益共享、发展共赢。<b>强企联动,实现产业化。</b>坚持促进企业发展与带动群众脱贫相结合,发挥金融扶贫专项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引导政策资金向龙头企业汇集、龙头企业向扶贫产业聚焦、产业效益向贫困户叠加,达到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扶贫产业调优调高、贫困群众增产增收的多赢效果。<b>利益联结,确保实效化。</b>围绕项目达效、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目标,创新“市场主体+基地+贫困户”的产业经营机制,构建“租金+股金+薪金”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政府+社会+市场”的投入保障机制,真正将贫困群众收益固化在产业链条上,带动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增收。</h1> <h1><b>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b>在科学的产业扶贫理念引领下,全区各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涌现出了一大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扶贫路径。白云湖街道立足生态环境良好、淡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坚持镇级统筹、全域联动,做大做强以白莲藕种植为主的生态种植业、做优做特以蒲草苇编为主的特色手工业,做精做深以莲藕荷叶加工等为主的湖特产品加工业,做活做靓以观光休闲体验为主的湿地旅游业,做新做长湿地文化、诗词文化、荷水文化、渔耕文化等为主的文化体验业,推进生态与产业深度融合、产业与扶贫互促共兴、扶贫与发展协调同进的良好局面。2018年,该街道扶贫项目总收益达130万元,累计发放收益32.5万余元,受益贫困户959户、2070人,户均增收330余元,保障了贫困村和贫困户的稳定脱贫。垛庄镇位于章丘区西南部山区,全镇可耕种农田多数为中低产田,土地贫瘠,农作物产量较低。但贫困的环境下却有着独特的发展优势,垛庄生态资源丰富,自然人文景点众多,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是章丘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广大城市居民实现返璞归真、康养休闲的理想目的地。2016年以来,该镇先后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到淄博中郝峪村、长清马套山村等地考察学习,借鉴他们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度假游的成功经验,坚定了全镇上下发展乡村旅游、促进脱贫攻坚的信心决心。在统一思想后,加大招商推介力度,与北京开元智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围绕十八盘、东车厢、小石屋、西车厢、西里虎、黄沙埠6个村,高标准打造“花山、乡居、石村、清泉、绿林”为主题的“五彩山村”田园综合体,将“五彩山村”项目开发定位为集休闲农业、山乡度假、康体养生、户外活动、文化旅游、民俗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能“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民宿养生休闲旅游目的地。项目建成后,采取市场化运作、公司化运营,构建起“旅游开发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开发形式,引导贫困村和贫困群众以农村土地、林权、闲置房屋等资源入股建设,促使乡村民宿旅游的整村规模化发展。在收益分配机制上,公司、村集体、农户按51%:30%:19%进行利润分红,贫困户每年收取保底租金和收益分红,贫困村提取一定费用作为协调服务酬劳。几年功夫,“五彩山村”就大红大紫起来,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贫困群众真正成为了“五彩山村”的参与者、推动者、合作者和受益者。官庄街道盆崖村在区委办公室的联带帮扶下,坚持“输血”“造血”内外兼修,在帮助解决吃水、出行等民生难题的基础上,坚定产业扶贫方向,选准村企共建路子,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成功趟出了一条集小米种植、加工、销售、分红于一体的“金灿灿”的特色扶贫之路,强了企业、壮了集体、富了百姓,实现了三方共赢。2016年以来,累计增加村集体收入20多万元,带动30多户残疾、困难群众增收,帮助28户47人甩掉了“穷帽子”,完成了脱贫退出,已累计给贫困群众分红5.9万元,成为全区产业分红第一村。</h1> <h1><b>体会二:“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给钱给物只能救济解渴,兴办产业才能开流活源。只有把项目抓实了,把产业育强了,把利益联紧了,扶贫根基才能更加稳固,脱贫质量才能更加过硬,扶贫脱贫才能让各级认可服气。</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四、沧海桑田须臾改</font></b></h1><h3>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浪淘沙▪东风送暖满目春</b></h1><h1><b> 医疗祛穷疾,教育扶智,易地搬迁换天地。危房改造增福祉,保障兜底。文明移旧习,就业转移,基础提升顺民意。协同作战聚合力,精准第一。</b></h1> <h1>  今年4月25日,由人民日报社、国务院扶贫办指导,人民网、《中国扶贫》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报告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活动以“大国攻坚 聚力扶贫”为主题,经过广泛征集,初审、网上公示、专家复审等环节,章丘区推送的黄河镇“爱心之家—贫贫互助”项目,以其成效显著、模式新颖、多方共赢且可推广、可复制的优势,得到各方的高度肯定,最终从五百余个评审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扶志扶智板块前十强,并代表该板块作经验介绍和模式推介。</h1> <h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章丘区对接落实医疗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基础提升、社会保障等“1+N”扶贫政策,针对困难群众致贫原因和需求,因贫施策,分类帮扶,努力打好精准扶贫“组合拳”,确保行业扶贫目标同向、工作同步、效果彰显。几年来,先后涌现出“贫贫互助”、“孝善扶贫”等全市乃至全省的先进经验,让广大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h1> <h1><b>医疗扶贫“祛穷疾”。</b>针对全区因病因残致贫比例高的问题,在济南市率先制定出台了《医疗扶贫实施办法》,设立医疗救助基金,开通“医疗扶贫绿色通道”,切实减免贫困群众负担。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医疗扶贫工作,专门安排电视问政落实医疗扶贫政策,全面对接《济南市医疗扶贫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落实力度,确保医疗扶贫扎实开展,取得实效。</h1> <h1><b>教育扶智“拔穷根”。</b>以落实各学段学生资助政策为载体,实施政策助学扶贫工程,建立完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实现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全面落实“雨露计划”、“泛海行动”、高等教育新生入学资助行动,全面发动慈善总会、爱心企业、义工组织等捐资助学,进一步提高贫困生资助水平。</h1> <h1><b>易地搬迁“挪穷窝”。</b>大力实施普集街道刘河村、垛庄镇西里虎村易地搬迁工作。其中,普集街道刘河村完成占地33.5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的4栋安置楼内外装修及配套设施建设,成为济南市首个实现易地搬迁的贫困村,并与晶荣食品等企业合作流转土地,打造无花果等特色产业基地,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的。垛庄镇西里虎整村搬迁项目建设安置楼房8栋、158户,配套幸福院、文化大院等设施,已全面建成搬迁入住。</h1> <h1><b>基础提升“换穷貌”。</b>加强与水利、交通、文化、住建、电力等部门协调,大力开展“五通十有”建设,提升贫困村基础设施水平。几年下来,先后实施贫困村饮水安全、塘坝维修整治、水库移民扶持等水利扶贫项目;加快贫困村街巷硬化,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贫困户改厕工程;深入实施贫困村道路改造提升工程,群众出行更加方便;组织开展文化扶贫专场演出,新建改造贫困村文化大院。同时,各包联单位和第一书记立足职能优势,积极对接争取上级政策,帮助所包村完善基础设施,较大改变了贫困村面貌。</h1> <h1><b>就业扶贫“改穷业”。</b>由区人社部门牵头,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建立了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识别卡,每年都开展以“促进转移就业、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春风行动”,对有就业意愿的贫困群众分类建档,梳理全区企业就业岗位汇编成册,向贫困群众推送;对有培训意愿的贫困群众,免费进行培训;建成10家“就业扶贫车间”,安置贫困群众就业。</h1> <h1><b>社会保障“兜住底”。</b>将全区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范围,由财政全额代缴不低于最低档次的保险费,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928元,农村特困人员集中和分散供养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6406元。试点推广孝德扶贫、精神扶贫、文化扶贫等模式,进一步营造勤劳致富、尊德文明、脱贫光荣的舆论氛围。同时,残联、妇联、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部门加大扶贫兜底政策宣传落实力度,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享受到扶贫政策红利。</h1> <h1><b>体会三:“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扶贫开发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需要举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把精准扶贫做实落地、生根结果。</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五、莫畏浮云遮望眼</font></b></h1><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西江月▪打赢问题歼灭战<br></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 攻坚拔寨冲锋,蹄疾步稳前行。透视体检查问题,整改巩固提升。上下一心联动,左右配合协同。精准下足绣花功,誓要脱贫过硬。</b></h1> <h1>“问题是时代的声音”。<b>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无处不在,问题无处不有,事物总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前进的。</b>导致贫困原因的复杂性、反复性决定了扶贫工作的艰巨性、动态性。基于此,全区强化问题导向和问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勇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以问题整改为动力推进扶贫开发,以解决问题为标准检验脱贫成效。</h1> <h1><b>“严”字当头,即知即改。</b>从2017年5月全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问题整改,到2018年“问题整改落实季”、“大起底 大提升”行动,再到现在开展的全区脱贫稳定性大核查活动,全区各级脱贫攻坚临时党组织和广大扶贫干部,切实增强整改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认真梳理汇总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广大第一书记、包联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来到群众身边,动真心、下实功,把党的扶贫政策落实到真帮实扶的实践中,把各级的温暖送到贫困群众的心坎里。随着一个个问题的发现解决,全区脱贫攻坚工作越来越实,贫困群众也越来越满意。</h1> <h1><b>“细”字着力,深查细照。</b>问题整改,是对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的一次全面“透视”和“体检”,目的在于把上级调研反馈的突出问题、日常督查和审计发现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全区脱贫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找准抓实,让问题发现在初始中,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中,让整改真正起到“消炎、化淤、去病根”的效果。工作中,各单位和广大包联干部夯实“建档立卡”这个基础,把准入口关、把实过程关、把严退出关“三个关口”,要求脱贫手册按内容一条不错,贫困村户档案按要求一项不落,贫困推出按程序一环不少,数据清洗按标准一条不差。抓住“联带扶贫”这个重点,重点对照检查各级脱贫攻坚临时党委和临时党支部责任分工是否明确、工作部署是否到位、有关制度是否落实;广大第一书记和包联干部考勤考核是否落实、调整更新是否到位、对接联系帮扶是否开展;结合“五个一”资料对帮扶干部入户、联系卡上墙、帮扶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落实。突出“项目建设”这个根本,加强项目资料检查,要求各镇街进一步完善档案资料、报账手续等,查缺补漏、完善提升,确保每一个项目都经得起各级检查审计的考验,经得起时间、效益的检验。强化“资金管理”这个关键,对扶贫资金管理是否合理、资金拨付是否按照进度要求、拨付程序是否规范等进行检查整改;加强对扶贫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建设情况检查,实地查看项目帮扶协议及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落实情况;对政策性资金落实情况进行重点检查,确保按程序研究、公示、发放到每一位贫困户,确保不出任何问题。</h1> <h1><b>“干”字为先,全面整改。</b>做好问题整改,基础在找准问题,根本在整改落实。只有通过实干把整改做到位,才能确保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此,大家发扬“快干、实干、巧干”的精神,对一个个问题进行歼灭。“快干”,拿出只争朝夕的不懈干劲、马上就办的雷厉风行,对一些具体问题,如投资性扶贫收益落实慢、帮扶措施未能及时入档等问题,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现已基本整改到位。“苦干”,各级领导以上率下、以身示范,深入到村到户访真情、查实底;各部门各镇街高度重视、统筹安排,把扶贫工作与经济发展、双拆双改、安全稳定等中心工作同部署、共推进;广大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明规守矩、身入心入,牺牲周末休息日,真帮实扶下实功、算细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问题检查整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巧干”,注重分类指导,对思想重视不够、对象识别不准、脱贫程序不严、基础工作不牢、帮扶工作不实、资金项目监管不严、工作落实不力、责任落实不严等问题,每个镇街分门别类地细化整改方案,明确责任目标,限定整改时限,制定解决问题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h1> <h1><b>“实”字托底,务求实效。</b>扶贫是严肃的政治任务,来不得半点虚假、掺不得半滴水分,唯有坚守严实干,力戒假虚空,才能真正让各级信服放心、让群众满意认可。在一次次的问题整改中,大家做到“三个实”:作风实,整改中牢固树立务实作风,实的能干多少干多少,虚的能减多少减多少,力戒形式主义,杜绝造假作秀,避免授人以柄,实事求是地做好整改工作;措施实,对贫困底子重新摸排,对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进一步梳理,明确要发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行业协同等各方力量,综合利用财政扶贫资金、涉农整合资金、小额扶贫信贷资金、一事一议奖补资金、企业市场资金等各种资金,积极探索产业带动、就业转移、政策帮扶等各项措施,提升帮扶实效,确保脱贫质量;成效实,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产业帮扶政策;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有医疗扶贫政策;对因学致贫的贫困户,有教育扶贫政策;有住房需求的贫困户,有危房改造政策;实在是老弱病残的贫困户,有社会保障兜底、爱心扶贫超市等各项兜底措施等,通过检查整改,摸出真实情况,找出现实问题,拿出务实措施,进一步把好的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h1> <h1><b>体会四:“莫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在问题整改中,对已经完成的,定期组织“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果;对需要较长时间整改的,建立台账,逐项销号;对需要长期坚持的,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有计划分阶段开展检查,常抓不懈、跟踪问效。章丘扶贫在风和雨洗礼中,在铁与火的历练下,日趋成熟,更加完善,不断结出丰硕成果。</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六、春风润雨细无声</b></font></h1><h3>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采桑子▪凝聚扶贫正能量</b></h1><h1><b> 扶贫脱贫鼓与呼,不忘初心,贴近民心,政策宣讲入人心。苦干实干唱与和,导向求真,评先认真,典型鼓舞促较真。</b></h1> <h1>笑意写在垛庄十八盘村青年黄允强的脸上。如果不是看到他空荡荡的裤腿,谁都想不到这样一个阳光爱笑的小伙竟然已经瘫痪了19年,就是这样的一个青年,与几年前相比还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人。2000年他外出打工,刚刚干了7天就发生了事故,导致双腿瘫痪。刚开始,他还可以坐着轮椅出去转转,但2005年骨髓炎病情恶化后,他就只能躺在床上。曾经有9年他只是躺在屋里的床上见不到阳光,绝望无助的他多次萌生出自杀的念头。姐姐怕弟弟憋出病来,给弟弟买了台电脑,让他从网上了解外面的情况,黄允强慢慢学会了操作电脑。 </h1> <h1>2014年,对黄允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章丘探索医疗扶贫模式,义工协会捐助黄允强进行了截肢手术。经过恢复后,他终于不用再忍受骨髓炎的折磨,还可以借助轮椅出门活动。2016年5月,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帮助下,黄允强又开了一家名叫“十八盘村山货店”的淘宝店,把乡亲们种的小米、花椒、核桃、山楂销往全国各地,他每月也有了固定的佣金,实现了稳定脱贫。更为关键的是,扶贫的春风吹开了黄允强的心结,也让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h1> <h1><b>扶贫贵在扶志,扶志重在宣传教育。</b>做好扶贫宣传工作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扶贫方针政策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全社会了解扶贫、认识扶贫、参与扶贫的重要手段,是凝聚社会扶贫资源的重要抓手,是锤炼干部队伍素质的良好载体。章丘区高度重视扶贫宣传工作,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扶贫脱贫鼓与呼,为苦干实干唱与和,为全区扶贫开发纵深推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h1> <h1><b>讲明政策: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b>扶贫政策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资源,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保障。让好的政策得到好的落实,让贫困群众应享尽享,是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的应尽之责。为纵深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区委区政府将精准扶贫政策宣传作为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先手牌”,采取“三步走”,使精准扶贫政策家喻户晓、入脑入心。第一步,编制手册,清晰明了掌握政策。由人社、民政、卫生、教育等部门,整合行业部门帮扶政策,针对贫困群众需求,捞出政策“干货”,精心设计编制《扶贫开发部分行业部门阶段性帮扶政策汇编》,以简洁清晰的方式全面展示了多项扶贫政策中的重点内容、重要环节,明确了政策“办什么、怎么办、找谁办”等核心问题,使帮扶政策更具针对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第二步,培训干部,传达学习扶贫政策。为进一步增强精准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区扶贫办利用组织辅导培训、外出参观学习、相互观摩交流等各种形式,向广大干部宣讲解读各项精准扶贫政策。同时,将政策解读发放给结对帮扶干部,由各镇街、各单位适时组织干部学习。第三步,进村入户,全面深入宣传政策。为了让精准扶贫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以“联带扶贫”为总抓手,安排各级帮扶干部到村到户开展政策宣传解读活动,面对面解答群众关于扶贫政策的疑问,做到“全面走访,不重不漏”。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明白纸等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扶贫政策宣传,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h1> <h1><b>讲好故事:找准扶贫开发“公约数”。</b>弘扬主旋律,干部群众就有了主心骨;传播正能量,扶贫开发就有了动力源。让扶贫宣传工作真正“硬起来、强起来、亮起来、实起来”,就要讲好章丘扶贫故事,传播章丘扶贫声音,把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伟大实践中来。几年来,全区坚持对外宣传树形象,注重章丘扶贫品牌打造,紧紧围绕党建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信息化扶贫等特色经验做法,在做好报纸、电视等媒介宣传的同时,加强扶贫信息宣传,讲话章丘扶贫故事;对内宣传聚合力,创新信息宣传方式,在做好传统媒体宣传的基础上,加大新媒体宣传力度,探索以微信、美篇、微博、手机APP等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地宣传推介扶贫工作。深度挖掘典型经验和先模人物,梳理总结了联带干部、第一书记、包联单位、社会力量、创业能人、孝亲敬老等100余个优秀典型;集中宣传造声势,对扶贫重大活动,提前安排信息联络员蹲点采集信息,坚持做到宣传信息与重大活动同步推进,使上级部门及广大群众第一时间掌握动态信息。</h1> <h1><b>讲出自信:发出章丘扶贫“好声音”。</b>当前全区扶贫开发正处于决战决胜、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实践和事实证明,越是应对巨大挑战和困难,宣传就越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让目标愿景更加坚定而执着,让路径做法更加至信而厚重。一方面,坚持正面宣传。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这是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有力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焕发出章丘扶贫的高度自信,真正形成“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强大力量。全区扶贫宣传工作坚持“大题大作、搞好策划、 把握导向、注重实效”的要求,认真做好谋划研究,切实抓好组织实施,一大批特色做法被国家级媒体宣传推介,做到了有影响、有深度、有效果。当然,正面宣传绝对不是文过饰非,更不是假大空地喊口号,而是实事求是、完整客观、有一说一地把章丘扶贫的成效讲出来,把扶贫路径的自信讲出来。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真正的自信是自豪成绩、更直面问题。把成绩讲充分,对问题也不回避。全区问题检查整改工作以来,扶贫宣传坚持问题导向和问题意识,直面问题不回避、立说立行抓整改,通过查问题、找不足、明差距,真正下实功、用实招、求实效,为推进问题检查整改工作营造了浓厚氛围。</h1> <h1><b>体会五:“春风化雨润无声,一点一滴总关情”。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各级各单位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工作自信,进一步深化扶贫宣传各项工作,让章丘扶贫形象更加鲜明,让章丘扶贫故事更加生动,让章丘扶贫声音更加响亮!</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七、直挂云帆济沧海</font><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干字当头求实效<br> 干,不畏滩远山路险。破万难,闯关敢登攀。<br> 干,真帮实扶践行严。信念坚,勇挑千斤担。<br> 干,智志双扶实效显。争当先,打赢脱贫战。</b></h1> <h1>“家门口免费学电焊技术,学成经过考试就能就业”。文祖街道鹁鸽崖村党群活动中心院内热闹非常,傍晚六点多,结束了一天农活的村民陆续来到鹁鸽崖村党群服务中心,不大的活动室里,被参加培训的村民挤得满满当当。这是章丘广播电视台驻村第一书记马成剑联系有关部门为该村免费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的场景。张丙新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以前苦于“手里没技术、致富没门路”,一度意志消沉,对生活失去希望。这次培训不仅可以帮他节省两千元的学习费用,而且在取得上岗证后,即可从事电焊工作,按目前劳务市场价格,每天收入不低于200元,他听到消息后第一个报了名:“这是最实惠的帮扶,送俺钱、送俺东西、不如送俺技术,有了技术在手,以后我就再不愁没有收入了。”鹁鸽崖村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事例是章丘区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效的一个真实写照。</h1> <h1>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群众回信,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强调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勉励乡亲们为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继续团结奋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党上下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崇高历史使命,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近年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倾注真情、真抓实干,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担当勇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面完成脱贫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从现实看,脱贫攻坚是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要把这件事干好、干出成效,非常不容易。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深化的关键时期,容不得有任何歇一歇、喘口气的想法,必须珍惜当前良好的工作局面,一鼓作气,趁势而上,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做好各项工作。</h1> <h1><b>不忘初心,打好收官战。</b>继续保持干则必成、战则必胜的精神状态,一级干给一级看,一级逼着一级干,一级督着一级办,营造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的浓厚氛围。各包联单位和行业部门切实发挥带动作用,增强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加强沟通、紧密配合,坚决完成各自承担的目标任务,协力打好收官战;各镇街切实发挥主体作用,将脱贫攻坚与其他工作统筹安排,协同推进,全力做好问题排查整改、资料规范完善、成效巩固提升等工作;广大包联干部和第一书记切实发挥中坚作用,积极做好贫困群众帮扶工作,协助镇村认真梳理存在问题,进一步查缺补漏、整改落实,真正把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有关部门切实发挥督查考核作用,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巡查工作,真实反映督查情况,实事求是提出整改落实建议。</h1> <h1><b>协力齐心,打赢歼灭战。</b>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前期检查督导发现出的问题,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对已经完成的,定期组织“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果;对需要较长时间整改的,建立台账,逐项销号;对需要长期坚持的,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有计划分阶段开展检查,常抓不懈、跟踪问效。在此基础上,坚持把落实整改任务同做好当前工作、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结合起来,用好整改成果,将整改成效体现到不忘初心、担当尽责上来,体现在攻坚克难、撸袖实干上来,统筹做好党建引领、产业支撑、行业协同、信息化保障等各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措施,确保扶贫开发取得实效。</h1> <h1><b>聚神定心,打响巩固战。</b>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还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把扶贫开发作为加快乡村振兴、夯实基层基础、改善社会民生的重大机遇,不但要让贫困群众摆脱“穷日子”,还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生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更可持续,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要以脱贫“算账”为核心,分类指导脱贫巩固;以“联带扶贫”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帮扶体系;以落实帮扶政策为重点,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以产业扶贫项目为基础,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以巩固社会保障体系为关键,不断加大救助力度;以统筹帮扶协作力量为根本,切实形成帮扶合力;以解决非贫困村“插花式”脱贫为着力点,进一步破解难题,走出路子。同时,总结推广脱贫经验,挖掘提炼党建扶贫、产业扶贫、医疗扶贫、金融扶贫、信息化扶贫等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在全省全市形成一批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扶贫脱贫模式,走出具有章丘特色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h1> <h1>  <b>体会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脱贫攻坚,百姓期盼,不容懈怠。我们坚信,有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各级各部门各镇街的同心同力,有广大第一书记和包联干部的真情投入,有广大贫困群众的自强自立,章丘一定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向党和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写在后面</font></b></h1><h3><br></h3><h1><b>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b>扶贫的经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最大的感受就是改变,这是一种脱胎换骨的变革,是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欣喜地看到,因为扶贫,多少穷山险滩变成了金山银山,党建扶贫、种养加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种类多样、特色鲜明的脱贫路径,总有一条适合贫困村;因为扶贫,多少“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偏僻村庄,容光焕发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垛庄、官庄、文祖、曹范等一些南部山区村,以前人迹罕至,现在每逢五一、国庆等节假日,这些山区村因为游客众多,已经开始堵车了;因为扶贫,多少病残者升腾了希望,多少求学者起飞了梦想,多少孤独者享受了温暖,多少困苦者张开了翅膀,原来漫山遍野的山楂、核桃,因为不够人工、运输的费用,只能任其在树上烂掉,现在山路两边都处都是卖山货的群众,如山楂也从无人问津,涨到了每斤3、4块钱;因为扶贫,多少第一书记和包联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在联带扶贫中增强了党性,在基层锻炼中增长了才干,在真帮实扶中密切了联系,在攻坚克难中升华了信念……<b>路遥先生曾经说过,“哭和笑都是因为欢乐,但哭的人知道而笑的人并不知道,这欢乐是用多少痛苦换来的”。</b>感恩扶贫,让千千万万个贫困家庭脱离“穷海”,过上了越来越好的生活;感谢扶贫,让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贫穷带来的痛苦,进而更加真切地感悟到幸福的含义,激励自己不忘初心,珍惜当下,满怀感激地不停向前、向前!</h1><h3><br></h3> <h3>部分图片源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