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蒙县文化体育旅游服务中心(民族博物馆) 文化遗产——蒙古族传统织绣展

阜蒙县民族博物馆

<h3>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文化体育旅游服务中心(民族博物馆)为了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秉承“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这一主题特举办“蒙古族传统织绣展”于2019年5月1日正式开展。</h3> <h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蒙古族刺绣,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手工技艺,并且应用范围很广,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刺绣艺术。在漫长的历史中,在蒙古民族所创造的全部文化里,刺绣艺术也是十分瑰丽的一页。</h3><h3></h3> <h3>为进一步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阜蒙县民族博物馆和阜新市民族古籍文化研究会会长海春生共同策划举办“文化遗产----蒙古族传统织绣展”充分展示我县独具魅力和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同时,引领人们对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视,共同来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h3> <h3>本次“文化遗产——蒙古族传统织绣展”,共策划展出175件织绣精品,其中包括两大类:蒙古贞民俗类与宗教类。民俗类有,服饰、哈达、配饰、挂饰、地毯、挂毯等。宗教类有,织绣唐卡、萨满教服饰、藏传佛教服饰、配饰、挂饰等。精心为全县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打造一场蒙古族民俗文化的盛宴,力求让流光溢彩的蒙古族织绣艺术精品,从观赏体验到文化育人的价值,提升受众的审美感受与品味,达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h3> <h3>蒙古族刺绣同众多传统手工艺一样,在中华民族悠远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自古以来蒙古族的姑娘从小就学习刺绣艺术。主要师从于母亲,刺绣将伴其一生。心灵手巧的蒙古族妇女,仅凭一缕蚕丝线,几片绸缎,巧妙地缝绣出一件件凝聚生活哲理,包含人间情趣的各种服饰以及生活日用品。她们在漫长的游牧到半农半牧直到农耕生活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纹样粗犷、线条明快,色彩对比强烈,具有北方游牧民族风格和农耕风格的蒙古族刺绣工艺。</h3> <h3>蒙古族刺绣,主要运用帽子、头饰、衣领、袖口、袍服边饰、长短坎肩、佛像、靴子、鞋、摔跤服、赛马服、荷包、褡裢等处,刺绣的图案都含有一种潜在的象征意义,或喻富贵,或表生命繁衍,通过不同题材的造型表现,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寓情于艺术,是蒙古族人民手工技艺的精品杰作。蒙古族刺绣艺术,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蒙古族妇女精湛的技艺和蒙古族服饰的无穷魅力,那些充满浓厚蒙古族文化内涵的艺术宝藏,吸引着后人不断地去探知,去感受那凝聚着蒙古人民精湛的艺术珍品。</h3> <h3>本次展览旨在普及织绣知识和传播织绣文化,展览浅显通俗,希望带给观众朋友们不仅仅是各种织绣的视觉盛宴和感悟富有。更多的是丰富织绣知识,提高文化素养,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神力量,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华文明,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为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