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没见过这样的老师。”“我也没见过这样的老师,20余年,能一直坚守在我们山上……”这是我们走访学生家时,听到的家长与新城中心校老师的真实对话。</h3> <h3> 常枝闯,新城乡马鹿塘小学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1971年11月28日出生,1995年9月参加工作,自参加工作的24年以来一直在新城乡红山村任教。新城乡红山村是目前乡内还在办校的唯一的山区学校,马鹿塘小学是红山村的一个校点,距离新城乡人民政府20公里,在乡内所有的学校里条件最为艰苦。</h3> <h3> 常枝闯,现年48岁,专科学历,工勤高级工。1995年9月至2002年7月在新城乡红山私立中学任教,2002年9月至2004年7月在红山村杞木寨小学任教,2004年9月至今在马鹿塘小学任教。</h3><h3> 与山区结缘。常枝闯老师从小的远大理想就是立志求学,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用知识改变山区落后的面貌。1994年的7月,刚从腾冲县第四中学毕业的他便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到山区从教。从此便于新城乡红山村结下了不解之缘。1995年的9月,他成为了新城乡红山村私立中学的一名教师。由于对山区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成为了村里村民口中的“好老师”。2002年6月转正成为了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h3> <h3> 不断学习。由于马鹿塘小学生源少,学校常常只有一个班级,也只有他一名教师在那里任教。虽然只有自己一名教师,但是他从未放弃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作为一名老师,常枝闯老师深知打铁还得自身硬,想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活水,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热爱学习,不安现状,克服困难,在百忙之中坚持自学,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他凭着对教育工作的满腔热诚,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时不时的向乡里的骨干教师虚心的请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细心聆听老师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向中心学校的老师请教管理学校的方法。四十年如一日,长期的坚持与自我的坚持不懈使得常老师不断的成熟起来,成为了新城乡小学教学骨干。</h3> <h3> 无私奉献。常老师,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与名利。自从踏上工作岗位以来,他把自己的一切时间精力和热血全部奉献给了山区的孩子们。早上起得比孩子早,开始一天的工作,带着学生们学习各门功课,带领同学们跑操,和同学们一起打扫卫生;课间与学生交心谈心、辅导学生解疑答惑;中午检查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并与学生们一起活动游戏;下午放学后他总是目送着学生离开学校,然后自己一个人走进办公室,批改作业,查阅资料,备课,常常做到深夜。双休日或节假日,他便走村入户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情况,联系爱心人士对山区贫困学生的资助。寒暑假期间学校里总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义务的为学校修补课桌、凳子。</h3> <h3> 常老师为了我们山区的教育事业,他背井离乡,未能照顾家中的年迈亲人,更未能照顾身体状况不好的儿子;为了学生,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孩子!</h3> <h3> 硕果累累。经过风风雨雨的洗礼,有付出就有收获,在他辛勤的劳动下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果。24年来,多次被新城乡中心校、新城乡党委政府授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6-2007学年中被盈江县人民政府授予县级“优秀教师”;在2017-2018学年中被新城乡人民政府授予“先进教育工作者”;多年来教荣获多科教学质量一等、二等奖。</h3><h3><br></h3> <h3> 在他所教授的学生中,有的成为了一些部门的领导,有的成为了乡镇部门的工作者,有的成为了他的同事。然而时间流逝了20多年,他依旧坚守在新城乡的红山村。有的人为他点赞,但有也有的人不太理解他。像他如此教学成绩优异,为教育付出了半辈子心血的老师,本可以申请到条件好的学校工作,为何还如此。他说:“我来自农村,对农村山区有着浓厚的感情,而且那里的孩子需要我,我想把自己会的、懂的都传授给山区的孩子,助他们成长成才。”</h3> <h3>盈江县教育体育局领导到校看望关怀</h3> <h3>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风雨潇潇。常枝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山区,以校以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人名教师的服务宗旨,为红山村这片边远土地带来了一片生机,为孩子洒下了一缕阳光。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激情,书写着一名人民教师的人生篇章。</h3>